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0%三唑磷微乳剂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30%三唑磷微乳剂,选用1.5%SE–30为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为内标,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三唑磷色谱峰与内标色谱峰的分离度为3.0。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6,标准偏差为0.1567,变异系数为0.52%,平均回收率为99.1%。  相似文献   

2.
魏方林  魏晓林  伍翔  朱国念 《农药》2006,45(5):333-334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40%三唑磷水乳剂,固定相为1.5%SE-30,内标物为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三唑磷色谱峰与内标物色谱峰的分离度为3.0。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6,标准偏差为0.0689,变异系数为0.17%,平均回收率为99.8%。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同柱条件下,30%水胺·三唑磷乳油中水胺硫磷和三唑磷分离测定方法,为质检机构及企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5%OV-101色谱柱固定相,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为内标物,利用FID检测器在恒温条件下对30%水胺·三唑磷乳油中两种组分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结果]30%水胺·三唑磷乳油中两种组分及杂质得到了有效分离,水胺硫磷和三唑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4、0.069;变异系数分别为0.26%、0.67%;回收率分别为98.45%~102.82%,98.73%~102.44%;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7。[结论]该方法测定30%水胺·三唑磷乳油中两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分离效果好,准确度、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符合定量分析要求,是一种可行、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开莲 《云南化工》2010,37(3):56-57
在同一色谱柱的条件下,采用程序升温的气相色谱方法对20%三唑磷.氯氰菊酯乳油中有效组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5%OV-101/Gas Chrom Q为填充物的玻璃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癸二酸二正辛酯为内标物,丙酮作溶剂,测出三唑磷、内标物和氯氰菊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0 min,5.6 min,10.8 min。研究表明三唑磷和氯氰菊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5和0.041,变异系数分别为0.80%和2.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3%和100.2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1和0.99982。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三唑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在5%(m/m)OV-101/硅烷化(HMDS)101白色担体(80~100目)的色谱柱上,从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为内标物,定量测定三唑磷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三唑磷和内标物等之间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以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为内标物时,其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相当稳定,fw A=1.97±0.10和fw h=1.13±0.07(α=0.05,n=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用于实样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毒·唑磷乳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5 %OV -10 1/GasChromQ(15 0~ 180 μm)色谱柱 ,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物 ,对毒·唑磷乳油有效成分毒死蜱、三唑磷含量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毒死蜱、三唑磷变异系数分别为 1.6 3 %和 0 .6 7% ,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0 7和 1.0 0 6 9;回收率分别为 99.1%~ 10 0 .1%和 99.6 %~ 99.7%。  相似文献   

7.
陈坚强 《云南化工》2005,32(4):29-30
以ODS色谱柱,UV246 nm为检测波长,用甲醇:水=90∶10(V/V)作为流动相,在ODS色谱柱上同柱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唑磷、毒死蜱的含量。方法的变异系数三唑磷为0.41%,毒死蜱为0.35%,三唑磷的回收率为98.9~100.7%,毒死蜱回收率为99.5%~100.6%。相关系数三唑磷为0.9968,毒死蜱为0.9999。  相似文献   

8.
30%辛酰溴苯腈水乳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30%辛酰溴苯腈水乳剂,固定相为SE-54,内标物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辛酰溴苯腈色谱峰与内标物色谱峰的分离度为3.0。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9,标准偏差为0.27,变异系数为0.89%,平均回收率为99.4%。  相似文献   

9.
周根学 《河南化工》2011,(12):52-53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固定相为SE-30,内标物为磷酸三苯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色谱峰与内标物色谱峰的分离度为5.0。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 2,标准偏差为0.29,变异系数为0.86%,平均回收率为99.6%。  相似文献   

10.
采用程序升温的气相色谱法,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测定36%敌·三唑乳油中的敌百虫和三唑磷的含量。敌百虫和三唑磷的分析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 13、1 38%和0 09、0 42%,回收率分别为97 2%~102 6%和97 5%~100 8%,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77,0 99925。  相似文献   

11.
司伟  李波  彭江涛 《应用化工》2007,36(10):1035-1037
以起始外观、冷藏[(0±2)℃,7 d]外观、热贮[(54±2)℃,14 d]外观和/或稀释稳定性(1∶200倍液)合格和/或流动性好为标准,考察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助剂、助溶剂、水的用量等对30%三唑磷微乳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配方为:三唑磷30%,丁醇1%~3%,二甲苯3%~5%,二甲基甲酰胺3%~5%,乳化剂(500#、NPE-PO4、1602#和400#按一定比例混合)17%~20%,水余量。该微乳剂贮藏稳定性良好,平均分解率为2%;田间药效试验显示,在有效成分浓度相同时,30%三唑磷微乳剂药效好于40%三唑磷乳油,但两者差异性不显著,前者的工厂成本比后者低。  相似文献   

12.
30%三唑磷水乳剂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永勤 《安徽化工》2009,35(5):50-53
介绍了30%三唑磷水乳剂的配方研究过程,叙述了乳化剂和分散剂的筛选方法。依照该方法成功确定了30%三唑磷水乳剂的优惠配方。  相似文献   

13.
谢光东 《现代农药》2010,9(1):25-27
以30%三唑磷微乳剂、40%唑磷·毒死蜱微乳剂、40%辛硫·三唑磷微乳剂为例,介绍了乳化剂DK90#在农药微乳剂中的应用,包括微乳剂的生产工艺、原料成本、产品稳定性等。结果表明,乳化剂DK90#适用于多种微乳剂品种,生产工艺简便,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
15%三唑磷微乳剂配方研制及其田间药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相法研制15%三唑磷微乳剂,所得制剂在54℃下热贮14d分解率小于5%,室温下2a分解率小于5%,透明区域为-30~100℃,稀释稳定性及低温稳定性合格,药效优于20%三唑磷乳油。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在相同的液相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三唑磷、辛硫磷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XTerra RP18柱,以甲醇、水溶液(75:25,V/V)为流动相,在波长261nm下,外标法对试样中的三唑磷、辛硫磷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唑磷、辛硫磷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0;标准偏差分别为0.063、0.060;变异系数分别为0.63%、0.6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95.9%。  相似文献   

16.
芮国华  邢平 《世界农药》2010,32(2):31-32,3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同柱分离测定混剂中的氟啶脲和三唑磷。结果表明,氟啶脲、三唑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89和0.115;变异系数分别为1.780%和0.3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100.3%,线性相关系数r^2三唑磷=0.99996,r^2氟啶脲=0.9998。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唑磷。方法的标准偏差为 0 0 5 ,变异系数为 0 5 8% ,线性相关系数 0 9998,回收率为 98 9%~ 10 0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