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防洪设计中,若设计断面上游有调蓄作用较大的水库或分洪、滞洪等工程,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将改变天然洪水的状况.设计洪水计算必须考虑上游工程调节作用的大小,同时应考虑工程所在断面洪水大小.山东省临沂城市防洪规划设计要求,祊河近期按50年一遇治理,远期按百年一遇治理,设计洪水按相应标准进行设计.祊河流域上游有两座大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要充分考虑水库的调蓄影响,本文对断面洪水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用地区组成法设计的洪水进行了合理性检查.  相似文献   

2.
黄河宁夏段干支流洪水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宁夏段干支流洪水特性差异,洪水来量及遭遇组合复杂,再加上汛期青铜峡水库防洪形势严峻,故需要对青铜峡水库入库洪水来源及洪水组成进行分析。基于Copula函数构建青铜峡水库上游干支流洪水变量的联合分布,并采用最可能地区组成法计算青铜峡水库上游最可能发生的干支流洪水要素组合。结果表明:青铜峡水库断面设计洪水主要来自上游干流,合理的洪水管理应当考虑支流对青铜峡水库断面影响。通过与同频率地区组成法和典型年实测洪水组成对比分析可知,基于Frank Copula函数的最可能组成法能得到更加合理的干支流洪水遭遇组成情况,从而为青铜峡水库断面提供了更加合理的上游洪水组成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水电站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研究中常采用频率组合法,即分析计算上游与设计断面同频率(区间相应)或区间与设计断面同频率(上游相应)等情况下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成果.在南桠河栗子坪水电站设计洪水计算中,采用常规方法计算受上游水库影响的设计洪水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适用于较小流域受上游水库影响的设计洪水计算的简易方法,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头屯河水库断面上游的洪水地区组成,分别计算出上游水库下泄洪水与区间洪水,并对楼庄子水库下泄洪水与区间洪水的遭遇进行方案比选,推荐最不利组合方案作为头屯河水库设计洪水组成方案。因区间洪水比例较大,故千年一遇洪水时楼庄子水库对头屯河水库的削峰率为17%。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河流白河设计洪水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明波 《人民长江》1998,29(7):17-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白河交叉断面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594.6km^2。控制干流河长115km面上游有相关联的大中型水库3座,设计条件复杂,水文资源匮乏,交叉断面设计洪水计算在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交叉流中极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6.
以淮河流域鲁台子上游大型水库群为例,比较水库修建前后下游断面洪水过程变化情况,分析水库群对洪水过程的总影响,提出逐库添加法划分各水库在洪水过程变化中的贡献,明确各水库的影响程度,采用分级聚类法对水库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甑别重要水库。结果显示淮河流域大型水库群显著削减了鲁台子断面洪水总量与洪峰流量,峰现时间也有所变化,各库贡献差异较大,其中梅山、响洪甸、宿鸭湖、南湾、鲇鱼山和佛子岭等6座水库对鲁台子断面洪水过程影响显著,是流域防洪调度的重点水库。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坝址上游本流域建有两座小(Ⅰ)型水库,由于水库的调洪作用,改变了下游河道天然洪水特性.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天然洪水过程相比,一般洪峰及时段洪量减小,峰现时间延后.这种削峰及延后峰现时间的结果随天然洪水的大小和洪水过程线开头的不同而不同.水库的下泄流量过程与区间洪水过程组合后形成下游断面受水库调洪影响后的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大多缺乏实测流量资料,设计洪水往往采用暴雨间接推求。在流域上游建有水库时,其下游各设计断面处的设计洪水要考虑水库的调蓄作用,进行设计洪水组合计算。针对小流域暴雨洪水的特点,对大陂海设计洪水进行组合计算。  相似文献   

9.
谭绪丰  白斌 《小水电》2022,(2):35-38
针对乌江支流永兴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充分考虑上游高寨水库消峰调洪及区间洪水对区域设计洪水的影响,以邻近余庆气象站66 a资料为基准,采用"雨洪法"对太平水库坝址断面处的洪峰流量及时段洪量进行论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坝址处洪水分析成果与历史洪水调查成果接近,与流域洪水特性匹配,成果合理可行,可为工程规模确定、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0.
北滩水库在设计洪水计算中,采用天然情况下及受上游水库调蓄影响下两种方法对水库坝址断面洪水进行计算,并对两种计算方法的成果进行分析后,采用较合理的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用多种洪水演进方法对郁江上游南宁、百色年最大洪水、特别是百色到南宁区间洪水作了分析计算,得出百色至南宁区间设计洪水成果,与实测比较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东平湖水库为黄河下游重要的防洪水库,分新、老湖两部分。由于受黄河水顶托和出湖河道淤积的影响,老湖向黄河退水日益困难。本文对出湖河道按5种不同过流能力的断面分别对老湖进行调洪演算,得出扩大老湖调蓄能力的合理途径是:出湖河道须按过流能力1500m~3/s断面开挖;二级湖堤防洪水位应提高到46m。  相似文献   

13.
浔江平南城区河段防洪设计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洪水调查和文献资料考证,推算平南水位站年最大流量系列,分析计算防洪设计洪水及对成果合理性论证,为平南县城区防洪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有的水文资料分析了克孜河出山口卡甫卡断面上游的洪水地区组成,分别计算出干支流洪水和区间洪水,采用同频率地区组成法确定设计断面洪峰流量。结果表明:卡甫卡断面频率0.5%、1%、2%、10%所对应的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4 664、3 609、2 638、891 m3/s。  相似文献   

15.
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理论入手,分析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探讨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工程防洪规划与防洪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仲志余 《人民长江》2003,34(8):37-39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根据"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指导方针,规划长江防洪采取堤防、水库、分蓄洪区、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并结合非工程措施,形成完善的防洪体系,其中三峡工程是规划的长江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蓄和荆江分洪区的运用,荆江大堤可防1 000 a一遇洪水.  相似文献   

17.
李可可  张婕 《中国水利》2006,(11):54-56
美国是一个洪灾多发的国家,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战略,取得了很好的防洪减灾成效。美国形成了以陆军工程师团为领导机构、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统一的防洪减灾组织与管理模式;层次分明、内容完善的防洪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和体现不同时期理念的防洪减灾策略,从注重工程措施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尤其是以洪泛区管理为核心的非工程措施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54年型洪水淮河中游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现状工况条件下,对1954年型洪水进行了调度模拟分析,研究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蓄洪区与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954年型洪水,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全部启用,不启用临淮岗工程,蚌埠以上大部分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蚌埠以下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启用临淮岗工程,可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少行洪区启用数量,减少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同时也增加了上游蓄洪区和部分河段的淹没水深和高水位历时.综合全河段分析,启用临淮岗工程,干流大部分河段水位较低,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减少,防洪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洪水管理基本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与"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是我国新时期治水方略调整的重要标志与必然趋向。实践表明,对于"洪水管理"的理念,有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对于如何从"控制洪水"转向"洪水管理",存在着把握阶段性目标、路线与进度的问题。本文结合2003年我国水灾暴露的新问题与新特点,探讨洪水管理的基本理念,以及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市位于柳江中下游河段,是国家重点防洪城市,规划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防洪方案为堤库结合,泄蓄兼施。柳州市分片修建50年一遇防洪堤,上游修建蓄洪水库,蓄洪削峰,使柳州市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针对柳江流域存在多个暴雨中心的实际,在研究分析了柳江洪水及组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支流修建防洪水库,多库控制柳江洪水,提高柳州市防洪标准的柳江防洪体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