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设计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芝明 《山西建筑》2009,35(25):14-15
通过对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环境、功能、空间及几何性的分析,来解析贝聿铭设计东馆的手法,包括如何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如何处理空间与形式、功能的关系,以提高人们对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代杰出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大力继承和革新了现代主义,而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更是使他轰动建筑坛的代表作。本文将从空间、环境等方面详述美国国家美术馆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创新,并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方面分析贝聿铭个人风格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世界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作品,1978年落成。原有的国家美术馆老馆于1941年建成,位于华盛顿政府中心区大林阴道的东头,与国会大厦靠近,是一座古典式建筑。东馆是老馆的扩建部分,位于老馆与国会大厦之间的一块梯形地段上,由于区位重要,又是在老建筑丛中建造新房,设计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4.
贝聿铭 《建造师》2007,(9):52-54
贝聿铭:世界著名的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大师,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1935年赴美留学,1955年在美国创办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相似文献   

5.
《云南建筑》2009,(6):34-34
据英国《卫报》10月7日报道:92岁高龄的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最近获2010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贝聿铭先生的主要作品有: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东馆、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他一共完成了170个项目的设计和50个总体规划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1978年,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此作品奠定了其设计美术馆的崇隆地位。本文透过文献、口述历史与亲身体验,呈现历经十年的过程与成就,进一步了解设计的心路与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7.
信息中心     
《建筑技艺》2012,(1):30-33
《贝聿铭全集》中文版面世再现大师设计杰作"贝聿铭对于现代建筑史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杰作,如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卢浮宫,确保了他的名字会超越很多同时代的建筑师而长远流芳。"美国建筑评论家卡特·怀斯曼如是写到。近日,60万字的《贝聿铭全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华裔建筑设计家贝聿铭一生的建筑杰作得到了完整展示。  相似文献   

8.
2019年5月16日,美国当地媒体报道,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2岁。贝聿铭是新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他尊重艺术和历史,善于运用古典主义几何构图。文章拟从贝聿铭先生的人物生平、建筑风格、主要作品等角度来追忆贝先生的一生,以此来表达对贝先生的沉痛悼念。文章希望通过对贝先生设计风格的阐述,国内的建筑师能秉持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谦虚态度把我国的建筑理论带上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建筑和雕塑一直是一对姊妹艺术。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为贝聿铭、亨利·摩尔提供了展示建筑与雕塑依存的舞台。贝聿铭从东方园林得到启示,创造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自然交错的结构和空间关系。亨利·摩尔把实体与空间共同当做形式构成的要素。他大胆自由地异化形体,使之成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如果说贝聿铭把建筑当做雕塑来做,亨利·摩尔则是把雕塑当做建筑来做。  相似文献   

10.
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建筑实践中,以纽约为总部的贝·考伯·弗里德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原名贝聿铭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已经在北美的数十个城市和世界各地设计了200多项工程,其中的150个已建成。最广为人知的工程包括: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和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和联邦法院、达拉斯的迈耶森交响乐音乐厅和泉水广场大厦、旧金山市的中央公共图书馆、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增建工程。1955年,贝聿铭、伊森·莱昂纳德和亨利·考伯共同创建了建筑事务所。1968年,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贝聿…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18日,应贝聿铭先生之命,我从我现在的工作地点加拿大多伦多市到他纽约的事务所,参加了一次有关他为中国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的研讨会。在座除了贝先生和他的次子贝建中建筑师以及几位有关的助手们之外,还有此工程的主要助理顾问等。会议整整进行了一天,使笔者对贝先生的这个作品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作为一个客居海外的中国人和建筑师,我这篇文章不但要写给国内外的建筑界同行,作为交流意见的参考资料。同时,笔者也有责任为这个工程的  相似文献   

12.
米俊仁     
<正>母校系统的建筑学课程积淀深厚,给我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筑初步的课程给我的大脑用毫米单位调了准星、做了四至,尺规告诉我:建筑首先是一门科学!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学习回国的老师用幻灯机细说参观贝聿铭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感受,那道锋利的外墙告诉我:建筑师是个有神性的职业!在设计课的宽松环境里,我总是尝试新东西,来看稀奇的同学们告诉我:爱琢磨、有想法就是好!  相似文献   

13.
这么些年过来.国内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人们开始谈建筑中的“品位”、“风格”,“灵魂”.谈“华人建筑第一人”贝聿铭及其杰作: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日本的美秀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德国历史博物馆等等。然而.对贝聿铭内心深处的世界却只能神往,因为人们对他的了解甚微。贝聿铭一向希望世人透过他的建筑了解他.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5月1日米兰世博会正式开幕,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首次以独立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的世博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队统筹设计,我的朋友陆轶辰和他的团队完成了建筑设计的部分,完成了园区内仅次于德国馆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记得三年前在纽约和陆轶辰长谈,曾在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事务所工作的他,和我聊起当代建筑文化的挑战,谈起中国青年一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对未来的看法,都让我记忆犹新。这  相似文献   

15.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自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立艺术馆东厅问世以后,追求奇特几何构图特别是三角形构图的设计手法,成为一时之风尚.特殊几何构图是平面和空间组合的方法之一,运用得当,确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但是,不从自己所设计的环境着手,而力图抄袭他人成功之作以取巧,不仅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反而会招来“东施效颦”之议。这在建筑创作上,实不可取.贝先生设计之国立艺术馆东厅之所以受到国际建筑界的高度评价,好就好在它诞生在那面对新古典主义的西厅;而其拟建东厅的用地又呈不规则的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3,(2)
本文从荷兰风格派的形成写起,分析其发展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的影响,并以风格派代表建筑师雷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及贝律铭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为例,阐述风格派所主张的抽象和简化,及以几何结构为创作元素的纯粹创作风格在后来建筑创作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贝聿铭和他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允平 《建筑》2003,(8):62-65
2003年5月25日联邦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博物馆云集的“博物馆岛”又增添了一座新的博物馆。建筑大师贝聿铭(IeohMingPei)的又一项杰作,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在这里建成开馆。这也是贝聿铭在德国的第一个建筑。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的贝聿铭,70年代及80年代以他杰出的新老建筑结合的完美设计闻名于世。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1978年建成),波士顿美术馆(1986年建成),特别是1983年至1993年卓越的巴黎卢浮宫扩建修缮工程等证明了贝聿铭对博物馆设计所具有的出众才能。他的能力在于他的设计总能够在各自不同的地方找到与之相符的“建筑语言”…  相似文献   

18.
薛明 《建筑》2014,(20)
与我们合作的国外建筑师很多,我从中学到最多、感受最深的还是跟贝聿铭先生合作,中国银行在他的作品里不是最响亮的,也有人对他有其它的评论,更重要我们在合作过程中更多地学习.我有几点感受,第一,对环境的尊重,当时我记得贝先生到北京来做设计,他说我不做高层,在西单地段严格按限高做设计,另外在设计当中考虑中庭,西南角,南面和东面做得很通透.  相似文献   

19.
李翔宁 《时代建筑》2004,(3):162-163
建筑评论 视野 R-库哈斯在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举行的盛大的展览会上得到广泛宣传。此次展览使他设计的纽约新惠特尼博物馆广为人知。 |SCHLAICH+BERGERMANN在法兰克福的德国建筑博物馆举行了展览,回顾了他们从德国历史博物馆到柏林火车站的屋顶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刘玉龙 《城市建筑》2009,(12):47-50
2009年4月,乘车穿行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山林中,春天的阳光穿越森林斑斑点点洒落在满地的树叶上,周围的空气随着时间的变化由清冽至温和。当我们到达华盛顿的时候,正值樱花灿烂的日子,在大片大片樱花的映衬下,光线在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墙面上缓缓地爬行,遇到玻璃面又突然发散出闪烁不定的映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