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局部地基沉降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阜阳某单层工业厂房,采用门式刚架结构,厂房长204m,跨度24m+30m+24m,柱距为9m,每跨有2台5t吊车,1台10t吊车;建筑面积为15912m2,设计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基底尺寸边柱4mb×2.5mh,中柱2.5mb×2.5mh,埋深2.0m;根据地勘报告,有一条暗沟横贯该厂房,暗沟宽10~12m,沟深3.5~4.3m图1。位于暗沟之上的8个柱基坑底土质较差,设计单位提出了对这部分地基用级配砂石进行强夯处理的方案,要求地耐力达到150kPa。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在揭露深度内暗沟处地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列于表1。1地基沉降现象及原因分析该厂房于2002年5月初,大部分安装工程已经完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延炼高层住宅砂石垫层地基〈2.1mm厚度的工程实践和中航油综合楼〈1.5m厚的工程实践,简要介绍换填砂石垫层地基的施工及压实度检测中应注意事项及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刘占彪  吴强 《岩土工程界》2006,9(3):81-82,86
针对某工业厂房的地质条件和地基工程的设计要求,采用了低能量强夯联合井点降水的地基加固方案。并介绍了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案,检测结果表明低能量强夯联合井点降水地基加固方案处理本厂房浅层软土地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火力发电厂工业厂房结构对地基的变形要求较高,在天然地基承载力或变形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要求时,一般要采用人工方法对地基进行强化处理。本文通过工程实际,介绍了在火力发电厂工业厂房结构地基处理工程中强夯技术的设计、施工、检测及效果。表明了强夯在工业厂房结构地基工程中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上可以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某大型厂房场地的建设为大型挖填方工程,场地地层岩性以红层软岩为主,填方厚度0~60m不等。为分析不同高能级的强夯处理对红层软岩碎石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现采用15000kN·m、12000kN·m、8000kN·m三个强夯能级对碎石土填方地基进行现场试验,强夯处理后,分别进行了平板载荷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地震波检测、多道瞬态面波测试等试验,分析强夯加固前后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评价高能级强夯处理该地区碎石土高填方的效果。结果表明15000kN·m和8000kN·m能级强夯对于填土加固效果较好,12000kN·m能级强夯对于填土加固效果较差,原因是12000kN·m能级的试夯区域细粒土含量较多且含水率较高,并对红层软岩对强夯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可为类似填方场地地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四川北川新县城体育中心为援助重建项目,工程所在地周边空旷无建筑物,地质条件复杂,土层为鱼塘和河道基础,以及拆除后尚未外运的建筑垃圾.原地貌高差较大,场区内均需回填,回填深度为2~9 m.根据工程实际条件,调整原来大开挖至持力层再分层回填的设计方案,改为利用当地河床多见的连砂石和粉土及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混合料回填后强夯,以满足设计承载力的施工方案.强夯地基加固法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强夯置换主要用于既有软弱地基的加固,在分层建造以高含水量黏土为主要填料的高填方地基方面尚无工程先例.依托布拖(建昌)±800 kV换流站工程,以现场试验为主要手段,研究了采用强夯置换技术建造高含水量黏土填方地基的填筑方式、处理效果和关键强夯工艺参数等.研究表明:采用强夯能级3000 kN·m、填筑厚度4 m、直接堆填方...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加固碎石填土地基的夯后效果检验是比较困难的。 攀枝花市某工业厂房用单击为3200KN·m的夯击能、强夯加固平均厚度达15m的碎石填土地基的效果检验,是以120kg重型动力触探和静载荷试验(浅层和深层)为主要手段的。该工程深层地基土静载荷试验在井模中进行。井模设计按沉井的设计方法进行。为了防止逐段施工的井模下滑,井模制成如图所示的?型。  相似文献   

9.
某厂房地基为人工填土及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偏低,为提高地基承载力,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工期,采用强夯法加固软弱地基,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武汉市王家墩山体公园的堆山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人工堆山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方法与山体填筑方案,监测并分析堆山过程中地基沉降、地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超孔隙水压力、土应力和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堆山采用砂石桩地基辅以强夯和堆载预压处理效果良好,山体交汇处是应力集中区域,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山体下8m处是一个应力集中区域,宜重点监测,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的堆山工程地基处理与监测方案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某沿海碎石回填土地基上国内首次实施18 000 kN·m高能级强夯法加固地基,并分别应用平板载荷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瑞利波试验方法对高能级强夯处理地基进行效果检验及分析,得到了碎石回填土地基上18 000 kN·m高能级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等检测效果,有效加固深度为15.5 m,地基承载力为290 kPa,若用Menard公式计算,其修正系数为0.37,为18 000 kN·m高能级强夯法的参数设计、施工工艺和工程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施工与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培涛 《地基处理》2010,21(2):59-64
本文结合我院近期完成的柳州市阳和工业园区的汽车座椅联联合厂房强夯法加同软弱地基等工程实际情况,总结强夯法施工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施工经验,介绍强夯法施工工艺。强夯法施工技术参数的选择与确定及施工中的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永春  张凤如  刘永奇 《建筑技术》2006,37(10):754-755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公司1号厂房工程,建筑面积218840m^2,为单层钢结构厂房混凝土独立柱基础工程,檐高16.5m,内设50t天车。基底为承载力110kPa的粘土层,下卧层为150kPa的粉砂层。根据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大于200kPa,基础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5mm,相邻柱基沉降差不大于10mm,需进行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14.
变厂房深基础为浅基础设计,选用砂石材料对下卧软层进行换填垫层处理。为确保2.40m厚砂石垫层的回填质量,预期制定各项合理技术指标和碾压工艺,通过效果检测证实,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超过了250kPa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15.
对黄土塬某工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15 000 kN·m高能级强夯加固处理.通过探井取样与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3种方法对强夯处理效果进行综合检测和研究,得出15 000 kN·m高能级强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试验表明,强夯处理后消除湿陷性效果显著,地基土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强夯法加固地基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有待于我们在工程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此,结合齐鲁乙烯工程,根据30余万 m~2强夯地基的工程实践,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强夯法的几个问题,提出探讨性看法。一、夯点布置及夯击遍数问题在齐鲁乙烯工地,夯点布置有正方形(井点)和梅花形网格排列两种形式。不同能级的强夯,采用不同的夯距.1000kN·m、2000kN·m、3000kN·m 能级的夯点间距分别为3.5~4m、4.5~5m、5~6m。  相似文献   

17.
砂石桩对于简易厂房的地基基础或大面积厂房和仓库的地面软弱土地基,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加同处理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几种施工方法和桩身填充材料不同的砂石桩型,并根据各自的效果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正> 用强夯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国内外看法不一。从一些工程实践结果来看,这类土往往不易取得理想的效果。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采用袋装砂井作为排水通道,加速孔隙水消散提高了强夯效果。本文介绍的夯坑中填砂石强夯法(一般3~4击填一次) 夯后在夯坑中形成一根很粗的砂柱,砂柱可达4m多。砂柱不仅是良好的排水通道,且组成复合地基,提高了地基强度,也解决了施工困难(避免了锤击后锤难拔出)。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装置区20万m2回填区域地基处理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方案、钢筋混凝土桩基方案、高能级强夯加固地基处理方案及低能级强夯加桩基加固方案,并对四种地基处理的经济方案作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出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地基处理工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复合强夯地基处理方法对软弱土层进行地基处理:1当加固深度小于7m时,采用普通强夯加固技术;2当加固深度介于7~17m时,采用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技术;3当加固深度大于17m时,采用碎石桩+强夯联合加固技术。采用以上复合强夯技术不仅可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节约造价,节省劳动力,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