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2.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优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常见的设计方法,实现了为实际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九如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89,(4):39-43
前言震害和研究表明,框架节点是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这是因为在地震作用下,框架节点经受着很大的水平剪力(比柱子剪力要大4~6倍),因而往往产生剪切脆性破坏。另外,由于反复荷载的作用导致钢筋粘结退化,发生钢筋锚固破坏,从而大大降低节点的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框架节点是结构传力的枢纽,应具有足 相似文献
4.
5.
在分析归纳近年来国内外抗震框架节点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将在梁端或柱端纵筋屈服后可能发生剪切失效或破坏的节点的受力特征分为斜拉型、斜压型和斜拉-斜压复合型三类,并给出了这三类受力特征的节点在相对作用剪力和相对配箍率坐标中出现的区域,还对其受力性能随相对作用剪力或(和)相对配箍率变化的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8.
目前国内建筑设计一般都规定梁端塑性铰先于柱端形成,柱端先于节点形成,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进行大量研究,以在梁端屈服之后的节点区各项力学性能为研究对象,对框架边节点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边节点进行相关抗震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最后再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对照现行设计方法加以验证,从而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施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低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主要研究了节点核心区混凝土非线性抗剪切性能、核心区梁柱纵筋锚固滑移性能、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三方面因素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核心区梁柱纵筋锚固滑移性能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最大;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抗剪切强度,但盲目的靠提高剪切性能寻求较好的节点抗震性能是没有意义的.核心区抗剪性能的提高应该和粘结强度提高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等其它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提高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同时得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很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11.
以汶川县威州镇一幢既有典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现有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安全水平.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设定的设防烈度及地震水平,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该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依据该模型确定结构地震易损性水平,建立继续使用、严重破坏和倒塌3种状态下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以此研究汶川县此类结构设计的抗震安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能完全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不同抗震设防等级关于房屋破坏和倒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带X型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抵抗超设防烈度地震的能力,研究了在框架中合理设置支撑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8层框架工程为背景,对3种不同的结构方案——无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带X型钢管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带X型钢管混凝土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合理设置支撑可以有效提高结构抗侧刚度,增大结构耗能能力和抗震能力,减小结构顶点侧移和层间侧移;不同材料的支撑起到的抗震效果也不相同,对于本文分析模型,合理设置钢管混凝土支撑起到的抗震效果比设置钢管支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按现行规范及技术规程设计了设防烈度为8度的一个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并进行了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空间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考查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水准下的整体抗震性能,对结构能否达到抗震设防目标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8度区按规范设计的结构在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楼梯系统对于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楼梯构件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楼梯构件的精确分析模型,首先对弹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的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楼梯构件的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塑性变形机制与常规的框架计算模型有较大的差别。最后.文章给出了考虑偻梯构件影响的抗震框架结构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榀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采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非线性Nlink单元来模拟梁和柱两端的塑性角,其中柱铰单元采用纤维PMM铰,梁铰单元设置弯矩铰。分别指定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顶点位移角作为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并定义了相应的破坏状态。输入8条地震动记录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易损性曲线。该方法可为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针对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施工图审查中存在的大量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进行了 6个 1/ 2比例框架梁柱组合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重点研究了按我国规范设计的 RC框架结构的典型受力单元 (梁柱组合件 )的变形性能及恢复力特征。试件的主要研究参数为梁纵向钢筋配筋率、梁塑性铰区配箍率以及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在对试件总体变形及塑性铰区域和节点核芯区局部变形量测结果统计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塑性铰区域的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纵向钢筋在节点区的粘结滑移以及节点区的剪切变形所产生的侧移在框架结构总侧移中所占的比例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以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原型,按1∶2的缩尺比例设计了2榀钢筋混凝土框架。对其中1榀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对另1榀采取屈曲约束支撑加固后进行低周反复试验。试验主要研究了原型框架和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滞回特性以及位移延性等,并采用Seismostruct 5.03程序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有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高强钢筋对框架结构抗震破坏机制和性能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柱中配置高强钢筋作为纵筋,以实现对结构抗震破坏机制和性能的控制,并利用其弹性恢复特性,减小结构震后的残余变形。论文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通过普通配筋和高强配筋的两个3层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高强钢筋对框架结构抗震破坏机制和性能控制的效果,及其地震响应和震后残余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筋配筋后,不仅提高了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承载力。而且完全避免了出现柱铰屈服机制,并且地震后结构具有很小的残余变形,结构的损伤仅发生于框架梁端,有利于震后的加固修复。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以1个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为例,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了该结构的简化模型,并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附加摇摆墙前后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附加摇摆墙后,结构以摆动振型振动,各层的层间位移角趋于一致,结构层间变形的集中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结构形成整体屈服破坏机制,防止局部层屈服破坏机制的产生,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耗能能力;附加摇摆墙后,结构周期略有减小,不会显著增加结构基底剪力,即使仅附加高度为结构总高度一半的摇摆墙,也能有效控制结构底层的变形集中;该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