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酸碱比值控制是氰化钠生产中关键的控制回路,论述了控制对象的工艺特性和主要扰动因素及其应用SLPC改善比值控制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丙烯氯醇化法环氧丙烷生产装置的丙烯氯醇化工序中,丙烯与氯气的流量控制采用比值交叉限制控制的方案,该控制方案通过Delta V系统实现。该自动控制系统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酸碱比值控制是氰化钠生产中关键的控制回路,论述了控制对象的工艺特性和主要扰动因素及其应用SLPC改善比值控制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造纸过程中气垫式流浆箱的控制问题,提出了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案。首先描述了气垫式流浆箱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分析PID和MPC控制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基于MATLAB平台,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技术,开发出了气垫式流浆箱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软件。通过该仿真软件,分别对气垫式流浆箱中PID和MPC控制方案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气垫式流浆箱这类双输入双输出的控制系统,MPC具有更好的解耦性、稳定性和鲁棒性,其控制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针对亚磷酸二甲酯生产过程配料控制中存在的流量测量问题,采用了减量法计量2种反应物料的瞬时质量流量,并实现双闭环比值控制;为了使实际料量比值满足工艺的严格要求,由2种物料的累计量对瞬时流量比值进行实时修正。实际运行表明,该控制方案在DCS系统上实现,瞬时质量流量变化范围为±20kg/h,累计配比值变化不超出±0.05。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6.
吴微  师佳  周华  曹志凯  江青茵 《化工学报》2012,63(4):1124-1131
以Aspen Batch Distillation(ABD)中的间歇精馏仿真系统为过程原型,提出了利用过程的模拟测试数据来建立间歇精馏过程的样条插值简化模型(spline interpolation model, SIM)。结合变回流比下的动态修正函数,构造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动态模型。该模型可有效模拟不同组分浓度下回流比发生变化时馏出液浓度和流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以该模型作为预测模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变回流比的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算法来使馏出液浓度按照期望的设定值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计算简单,同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模糊非线性内模控制算法及其在pH值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寅  荣冈 《化工学报》1997,48(3):347-353
pH值控制过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历来是过程控制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针对pH值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网的非线性内模控制算法(FNIMC)。模糊推理网用于辨识对象的模糊模型;FNIMC由一个逆模控制器和具有一个可调参数的鲁棒滤波器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非线性PID调节器,且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罗万里 《中氮肥》2007,(3):10-13
对稀硝装置氧化工艺氨-空比值控制系统的2种控制方案——流量控制方案和比值控制方案分别作了介绍。比较了2种控制方案在参数显示、运行操作方式和系统性能上的差异,比值控制方案较流量控制方案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9.
蓄热式氧化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废气不稳定及安全与节能需要,导致运行过程中温度控制值需频繁切换,必须控制好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的关系,保证炉膛在不同废气工况下能够稳定运行并达标排放;同时避免燃烧过程中出现冒黑烟现象,达到既保证运行安全又节约能源的目的。采用单交叉限幅比值控制方法对蓄热炉的炉温进行控制,在负荷提高时高选、负荷降低时低选,保证燃气与空气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最优燃烧效果并能够应对废气变化的扰动。通过基于S7-300实现单交叉限幅比值控制方法在某项目中对炉膛温度的控制,满足项目的各项负荷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测函数控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了预测函数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间歇过程提出了一种在于预测函数控制的先进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抗干扰能力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高炉炼铁焦比和炉温的链系统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高炉炼铁经济效益和生产质量,以焦比和炉温为研究对象,采用链系统控制方法,分析两者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并建立以焦比和炉温为控制对象的链系统控制模型,根据模型求出链预估算法和控制算法,最后做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氯化聚乙烯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的分析,应用PI型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在B&R公司的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PCC)上,用Automation Studio BASIC语言编写了控制程序,开发了相应的模块,并完成了对模拟氯化聚乙烯生产中升温、恒温过程的实际温度对象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较小的超调、较好的跟踪性能、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丙烯精馏塔的工艺流程,介绍丙烯精馏塔机理模型和辨识模型的构建方法,并通过系统辨识方法得到了被控对象的多输入多输出模型。介绍预测控制及其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编写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单步预测控制算法,对丙烯精馏塔进行多变量预测控制仿真,比较了预测控制算法对可测干扰,不可测干扰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元机组的大迟延、强耦合、参数时变且不确定性的特点,将T—s模糊模型引入预测控制中,作为预测模型。首先,用改进的模糊c一均值聚类算法和随机牛顿法辨识得到非线性系统的T-s模型;然后基于线性化后的系统模型设计模糊广义预测控制器,并对非线性对象进行在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FGPC对于时变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两相调制控制策略在保证输入电流正弦化、母线电压稳定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设计了基于两相调制方式下PWM整流器的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策略,采用了基于前馈解耦控制算法的直接电流控制方式。建立了整流器和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进行了研究.在传统SVPWM算法的基础上,对扇区判断环节、电压矢量作用时间求解环节进行改进,化简了传统计算方法中的繁琐过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最终实现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控制算法.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研究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跟随性和抗扰动性的效果,以及系统具有良好的转速伺服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规则自寻优的过热汽温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过热汽温大惯性、大延迟的动态特性及在电厂单元机组中的控制难点,根据规则自调整模糊控制算法,同时考虑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对模糊控制的影响,采用全论域自修正因子函数实现了改进的模糊PID复合控制。同时在误差较小时设置阈值细调自修正因子,大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对过热汽温的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APSO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及在pH中和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预测控制算法,得益于APS0的全局最优和快速收敛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克服常规优化算法的不足.将此算法应用于中和反应过程的pH值控制中,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强耦合、大时滞、非线性对抄纸过程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内模控制算法,通过建立控制器模型,设计自适应调节律和控制算法来实现对增益和时滞的在线自调整,使系统在模型参数失配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跟踪性,表现出较强的解耦能力和自适应能力。通过与常规内模控制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该控制算法改善控制品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PVC胶槽温度控制的可靠性和精度,将模糊算法与PID算法结合并应用于PVC胶槽温度控制系统中,通过两种控制算法的优势互补,利用模糊控制算法求得PID参数修正系数,实现PID控制器3个参数的在线自调整。仿真结果表明:PVC胶槽温度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明显地优于常规PID控制器,温度控制精度达到±1℃,满足了PVC胶槽温度参数动态变化实时调节控制的需要,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调节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