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目前国内高温高压油气井依赖于进口完井液体系,研制出了一类廉价的非溴盐完井液体系JB-Ⅰ型非溴盐完井液体系(CaCl2/ZnCl2)。该体系具有密度在1.00~1.87g·cm-3内可调,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广、渗透率恢复值高、结晶点低等优点,完全可替代进口的溴盐盐水完井液。  相似文献   

2.
JB-Ⅰ型非溴盐(ZnCl/CaCl2)盐水完井液是一种无固相清洁盐水完井液,属强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强腐蚀介质。通过多次反复试验,研制出了适合JB-Ⅰ型完井液的JB-Ⅰ型清洁盐水完井液缓蚀剂,成功地解决了这种完井液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3.
JB-Ⅰ型非溴盐(ZnCl2/CaCl2)盐水完井液是一种无固相清洁盐水完井液,属强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强腐蚀介质。通过多次反复试验,研制出了适合JB-Ⅰ型完井液的JB-Ⅰ型清洁盐水完井液缓蚀剂,成功地解决了这种完井液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无液接电势电池:Na-ISE(或K-ISE)|(NaCl(mA),KCl(mB),H2O|Cl-ISE同时测定了298.15K,溶液离子强度I:0.1、0.5、1.0、1.5、2.0和2.5mol/kg时,钠电极与氯电极组成的电池和钾电极与氯电极组成的电池的可逆电势值,根据Nernst方程分别求出NaCl-KCl-H2O体系中,NaCl和KCl的平均活度系数。用Pitzer方程拟合两套实验数据,求出两套基本一致的Pitzer混合参数θNa-K和。将混合参数代回Pitzer方程,分别求出另一组分的平均活度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标准偏差分别为:0.0081(NaCl)和0.0073(KCl)。  相似文献   

5.
绘制了298K下三正辛胺盐酸盐(TOA·HCl)-正庚烷(C7H16)-水(H2O)体系的三元相图.富盐相中分子的有序聚集均为层状排列.这种层状结构中,盐对水和正庚烷的饱和增溶量为TOA·HCl:H2O:C7H16=1:2:3(摩尔比).TOA·HCl的表面性质和增溶能力决定了体系的相行为.在整个范围内未发现有球状或其它形状聚集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完井是保证油气井能够长期稳定生产的有效技术手段,而完井液则是高质量完井的关键。无固相完井液以其优越性能而备受关注。按照无固相完井液的性质特征分为:清洁盐水完井液、甲酸盐完井液、有机盐及高分子完井液、弱凝胶完井液、隐形酸完井液等。论文综述了近年来无固相完井液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对未来无固相完井液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热点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酸性膦酸酯钕盐催化聚合丁二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酸性膦酸酯(P507)钕盐(Nd)、Al(i-Bu)3(Al)和Al2Et3Cl3(Cl)为催化体系,已烷为溶剂,进行丁二烯(Bd)溶液聚合。催化剂采用Al+Nd+Cl的加料方式,Al/Nd=20(摩尔比,下同),Cl/Nd=3.0,室温下陈化2h以上,于50℃恒温水溶中聚合5h,可得到顺式-1,4含量高于97%,[η]大于9.0dL/g的聚合物。同时证明,在相同的催化剂组分配比及聚合条件下,该  相似文献   

8.
黄超  钱保华 《江苏化工》1995,23(6):28-29,55
对NaCl-CaCl2融盐体系氧化物涂敷电极、瓷电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以瓷电极性能最佳,该电极比石墨电极寿命长1倍以上,污物少,且槽压接近。  相似文献   

9.
液膜富集铀(VI)与水中痕量铀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液膜技术富集水中的痕量铀(Ⅳ),研究了分离、富集铀(Ⅵ)的最佳液膜组成,实验了Span80-TBP-CCl4-液体石蜡-HClO4液膜混合体系的最适宜条件,用该法富集工业废水中的痕量铀(Ⅳ)富集倍数为75以上,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测定水和废水样品中的痕量铀,相对标准偏差为2.1%,回收率为99.0%~100.8%。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氯化钡标液与溶液中SO2-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用玫瑰红酸钠作指示剂,当达到计量点时,过量的Ba2+与玫瑰红酸钠反应生成红色的玫瑰红酸钡沉淀达到终点,根据消耗的BaCl2标准液毫升数可以算出SO2-4的含量。1测定方法1.1BaCl2标液的配制与...  相似文献   

11.
渤海X油田储层为典型欠压稠油油藏,随着长期注水开发,表现出地层欠压、原油黏度高、储层污染等问题,常规完井液体系易发生液体入侵污染、水化膨胀、原油开采困难等现象。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结合渤海X油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强抑制、强降黏、强储层保护的完井液体系优化方案,利用室内实验对常用的3种完井液体系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出的有机胺完井液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适合渤海欠压稠油油藏的改进型有机胺完井液体系,通过高温长期浸泡实验验证了该完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该完井液体系的优化方案和体系配方对类似油田开发时完井液体系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有望在渤海及其它类似油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钴-1-(2-吡啶偶氮)-2-萘酚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测定钴。钴与PAN二元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可达9.4-10^3l.mol^-1.cm^-1加入表面活性剂后,钴与PAN生成三元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数值提高到2.12-10^4L.mol^-1.cm^-1,钴含量0-25μg/50ml范围内经耳定律,方法应用于测定化学镀钴液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碳笼烯非质子酸经体系引发异丁烯正离子聚合的反应规律,并与TiCl4正离子催体系进行了比较。GPC的测试结果表明,TiCl4-C60Cln催化体系中可能存在2种活性中心:(1)体系中的微量水与TiCl4配位形成的质子引发体系;(2)(TiCl5)-(C60Cln-1)^+离子引对引发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4.
曲雅焕  李晓莉 《化学与粘合》1994,(4):202-204,F004
合成了含-CH2SH和-CH2SOCH3功能团的高分子载体氯化稀土配合物P—CH2SHNdCl3和P-CH2SOCH3·NDCl3.P-CH2SH·NDCl3对丁二烯聚合没有催化活性,P-CH2SOCH3·NdCl3对丁二烯聚合有催化活性.其催化体系有很高的定向效应,聚丁二烯顺-1,4结构含量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料一次加入进行间歇反应、抽真空连续吸收产品气体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硫酸-氯酸钠-氯化钠法制二氧化氯中ClO2/Cl2的选择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较高的反应原料浓度、酸度和反应温度、NaCl/NaClO3的摩尔配比为1.1进行反应时,可获得产品气体中较高的ClO2/Cl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评价了涠洲12-1C平台调整井目标储层损害因素,提出了完井液体系优化与产能释放措施建议,并优选了核心处理剂,系统评价了优化后完井液体系性能。结果表明,钻完井过程中主要损害因素为低渗水锁和储层水敏;优化后完井液体系具有溶蚀性好、防膨性强、腐蚀性小、防水锁性好等特点,优化后的单项流体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性能和储层改造性能;提出的涠洲12-1C平台调整井钻完井液体系使用建议有利于充分释放产能。  相似文献   

17.
液膜法富集镉(Ⅱ)与测定镀液中微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215-TOPO-SPAN80-液体石蜡-煤油-内相(HCl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Cd(2+)的迁移行为,只有Cd~2能与各种阳离子得到满意的分离。最佳液膜体系为4%P215、2%TOPO、5% SPAN80、4%液体石蜡、85% 煤油和内相(4mol/LHCl)。确定了分离与富集镉(Ⅱ)的最优实验条件,Roi=1:1(油内比),Rew=20:120(乳水比)。用此法已成功地测定镀液和工业废水中微量镉,其回收率为99.4%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3.7%以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隐形酸完井液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钻井完井液均为碱性完井液,作者介绍了一种隐形酸完井液,重点研究了隐形酸HTA徊量与其溶液的PH值、与钙、镁垢的溶解率、与有机处理剂的降解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油层岩心渗透率恢复值的影响。通过室内研究,建立了一种隐形酸完井液体系。室内研究结果和现场效果表明,隐形酸完井液能够消除钻井、固井以及完井过程的储层损害,提高油井产量、降低表皮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用该厂40余年积存的高盐烧碱渣中的Na2CO3、Na2SO4与氨碱法的蒸氨废液中的C2+a反应,控制适宜的兑合比,生成CaSO4、CaCO3沉淀,以除去清废液中的C2+a、N+a、与CaCl2中的Cl-生成NaCl,制备成NaCl170~190g/l、SO2-42.4g/l的淡盐水,通过补盐至饱和、精制,进入氨碱生产系统。目前该厂40kt/a纯碱已减少1/3的废液排放,减轻了对黄河的污染,减少40%的用盐量。本文还探讨了氨碱法最大的母液回收量及消除废液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由氯化钴制备四羰基钴盐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氯化钴与CO制备四羰基钴盐是一个多相羰化反应,本文研究了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测定了323~343K温度范围的动力学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反应速度方程式为:-d(CoCl2)/dt=k(CoCl2)(Red)反应活化能为74.03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