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参与CABR近零能耗示范建筑的32家节能企业联合发起的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日前在京召开。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指出,希望通过此次联盟成立,整合近零能耗建筑的产学研资源,提升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科技水平,加强企业间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参与CABR近零能耗示范建筑的32家节能企业联合发起的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日前在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指出:近零能耗建筑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建筑节能发展的最新趋势,中国建筑节能工作通过近30年的发展,需要树立更高远的目标。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3.
<正>研讨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于2014年8月13日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处,被动房创始人、德国被动房研究所Wolfgang Feist教授和美国、丹麦等国际和国内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创新联盟的各位理事等近300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与会编委对业内普遍关心的"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净零能耗建筑"等相关概念进行了交流,对主要发达国家建筑物迈向近零能耗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对相关概念和技术体系是否适用于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编制组就编制大纲、主要技术难点、需要调查研究的主要专题开展讨论,明确了编  相似文献   

5.
业界     
正中国节能协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在京成立2014年6月6日,中国节能协会节能低碳专家联盟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在京揭牌成立。研究中心技术体系将涉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等六个大类,合计84项通用技术的数据研究。同时,也将围绕中国节能协会整体行业资源,逐步开展绿色人才核定与培训、工业厂区实施绿色工业建筑标准及能源评估、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2月17日,美国能源部副部长Jonathan Elkind、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美方主任Robert Marlay博士、美国驻华使馆官员以及美国建筑节能专家一行17人到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观了正在建设的近零能耗示范建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是根据中美两国政府于2009年11月签署的《关于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合作议定书》,由建筑节能工作联盟的中美双方30余位专家联合研究、设计、建造的。近零能耗示范楼面向中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秉承"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的原则,以先进建筑能源技术为主线,以实际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8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14首届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领导,被动房创始人、德国被动房研究所Wolfgang FEIST教授和美国、丹麦等国际和国内发言专家,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项目负责同志,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创新联盟的各位理事,社会各界关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零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最高形式,BAS在近零能耗建筑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各系统的特点,探讨了近零能耗建筑中BAS设计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在详细分析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集成的特点和难点基础上,阐述了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BAS系统构建、各子系统控制器的选型和配置设计过程和BAS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零能耗建筑是建筑节能发展的最高形式,BAS在(近)零能耗建筑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各系统特点,探讨了近零能耗建筑中BAS设计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在详细分析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集成的特点和难点基础上,阐述了CABR近零能耗示范楼BAS系统构建、各子系统控制器的选型和配置设计过程和BAS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0.
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实际运行能耗和室内环境数据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验证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性能的关键参数.本文披露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连续4 a实际运行数据.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该建筑的技术体系,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4 a的运行数据.该建筑投入使用4a多,年平均暖通空...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18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在北京成立。联盟有关负责人表示,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凝聚行业优势力量,促进技术创新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并为我国建筑业的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7日,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金属复合装饰材料技术创新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建材报》社副总编辑刘彦广,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金属复合材料分会秘书长蒋荃,湖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蒋涤非,金属复合装饰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和部分各省建筑设计院的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3.
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减少碳排放和减缓石化能源燃烧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战略选择。中国的能源主要消费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建筑行业,其中建筑行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8%左右,随着建筑面积的逐年递增,建筑能耗所占比例不断增高。"近零能耗建筑"由于其超低能耗、高热舒适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我国建筑行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及研究的现状,探讨了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明确了"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发展的技术路线,最后为"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中心     
《中国住宅设施》2012,(9):63-64
广饶县成立建材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8月15日下午,广饶县建材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广饶宾馆举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申林、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曹彬、县政府副县长燕东军、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刘法光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东营瑞源特种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月30日,在绿色建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姜中桥就联盟成立的背景、宗旨、定位和主要任务等作了介绍:一、联盟成立的背景1、成立联盟推动绿色建材发展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的建筑大概有20亿平方米左右,资源消耗巨大,每年大概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13%以上。建材生产造成的高粉尘、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消息,T/CECS 740—2020《近零能耗建筑检测评价标准》近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18】015号"文件,协会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检测评价标准》由建筑环境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归口,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编。主要章节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近零能耗建筑检测方法、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方法。该标准通过广泛调研,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许一鸣 《城市住宅》2022,29(3):211-213
我国建筑业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然而在人口密集的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缓慢.为加快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从被动式节能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3个方面论述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技术措施,同时建议相...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美近零能耗建筑标准的居住建筑部分为研究对象,对比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与美国准零能耗住宅项目要求.通过研究两部标准基本内容、主要指标与评价方法,从标准框架、技术要求、与其他标准和认证的关系三个方面开展了对比分析,希望对我国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业内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设计体制改革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成员大会在京召开;我国建筑产业化迈进标准化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相比于欧洲及日本,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在我国起步略晚,但由于其在室内舒适度、建筑能耗以及建筑耐久性方面的卓越表现,很快获得市场的认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近零能耗建筑面世。近零能耗建筑有其特殊的设计方法,这与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法有较大的不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为了揭开近零能耗建筑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业内同行深入了解和理解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方法,本文以某建筑艺术博物馆为例,系统性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的核心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一些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