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蔓  王丽琴 《陶瓷》2013,(2):13-17
古陶瓷的断源研究一直是古陶瓷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分析步骤包括陶瓷元素成分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两个过程。从我国陶瓷研究的历程来看,所使用过的元素成分分析方法主要有核分析技术如中子活化分析法(NAA)、X射线荧光分析法(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CP-MS)以及扫描电镜微区成分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文物研究中的使用率也不相同,其中以核技术分析手段中的XRF最为常用。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主要是应用SPSS软件的相关处理方法。笔者将对这些元素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局限性、应用现状以及数据处理手段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12月,一位新加坡陶瓷收藏者特意前往景德镇,为鉴定一对南瓜套盒是何年代,亦真亦假?经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鉴定,利用现代科技高端设备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分析确定南瓜套盒是景德镇宋代湖田窑青白瓷。吴老师向记者介绍。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才干逐渐被入接受,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多元统计分析用计算机考古。其中用于古陶瓷研究表现在两个方面,器型分析科地推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陶瓷工艺精湛、种类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因此,古陶瓷的科学鉴定一直是文物鉴定研究的热点.针对当前古陶瓷断代方法的不足,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提出利用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古陶瓷文物图像进行器型分类和断代的方法.该方法打破了"古陶瓷断代特征量确定依赖人工完成"的技术瓶颈.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在中国古玻璃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化学成分分析是中国古玻璃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为研究中国古玻璃的起源和技术发展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必要发展新的测试方法。质子激发X荧光(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多元素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概要介绍了PIXE分析的原理、特点,相关的设备和分析过程,列举了外束PIXE技术应用于中国战国、西汉古玻璃样品分析的一些实例。PIXE分析技术在古玻璃样品特别是整形器皿的成分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周青山 《轮胎工业》1995,15(1):36-41
轮胎用橡胶的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法小谷真理奈田代育代石井子著周青山译刘登祥校前言轮胎用橡胶一般应能满足苛刻环境条件的要求。在胶料中添加各种配合剂,例如硫化剂、补强剂、填充剂、软化剂、防老剂和粘合增进剂等乃是为了改善轮胎的耐磨、耐切割、耐疲劳、耐...  相似文献   

7.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明代青瓷EDXRF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EDXRF)对龙泉大窑枫洞岩出土的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明代青瓷进行测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胎、釉化学成分入手,将测试结果与早前测试的北宋、南宋龙泉大窑青瓷以及南宋官窑青瓷瓷片的化学组成进行对比,发现从北宋到明代,龙泉青瓷釉中CaO含量显著下降,K2O+Na2O的含量逐渐增加。明代龙泉青瓷与南宋龙泉青瓷相比,CaO的含量平均下降了6.05%,碱金属氧化物总量平均上升1.51%。从胎体成分上看,龙泉大窑青瓷从南宋到明代制胎原料取用上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同时,探讨了釉色成因与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批中国古玻璃化学成分的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多元素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采用外束PIXE技术对内蒙古地区和博山出土的一批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出土的玻璃中,西周时期的玻璃珠是含有少量K2O和CaO助熔剂的釉砂,其主要成分为SiO2;汉代的玻璃珠属于PbO—SiO2玻璃;多数元代的玻璃制品和部分北魏时期的玻璃珠属于K2O—CaO—SiO2玻璃。博山出土的元末明初的玻璃基本为KzO-CaO—SiO2系玻璃,并采用了Cu,Fe等微量元素作为着色剂。结合实验结果,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古陶瓷研究所涵盖的科技和人文元素,并分别探讨了科技和人文元素在古陶瓷研究中的作用及意义.本文结合古陶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运用科技和人文元素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古陶瓷,对挖掘古陶瓷的优秀传统工艺、恢复失传的名瓷品种及研究古陶瓷在人类社会中所形成的文化渗透、技术传播和审美观念变迁等理论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浇注料抗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X 射线荧光光谱仪( 岛津XRF─1700) 的区域分析功能对钢包浇注料用后残块的元素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析精度高、分析范围宽、制取样品简单、显示数据直观等优点,是检测非均质材料化学组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陶瓷装饰艺术角度出发,在描述人物纹饰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运用状况的同时,揭示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本质属性并予以美学、历史、文化意义上的提升,从而为现代装饰艺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纳米陶瓷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施锦行 《中国陶瓷》1997,33(3):36-38
本文描述了纳米陶瓷的主要制备技术和某些独特的性能,并且对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古陶瓷分类研究中的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古陶瓷分类研究中,给出了古陶瓷分类的数学判据,用计算机设计了新的陶瓷釉化学组成点,并对古陶瓷的分类进行了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14.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法(EDXRF)是目前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应用最广泛的成分测试技术之一。在应用该法进行古陶瓷科技鉴定时,由于不同研究者所选择的分析测试条件不同,测试数据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严重的甚至导致截然相反的结论。有鉴于此,本文对EDXRF应用于古陶瓷科技鉴定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建立统一的测试标准,实现数据的通用性打下基础,以提高成分鉴定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杨云  郭立文 《陶瓷学报》2005,26(1):53-56
根据古陶瓷数据资料的特点和研究工作的要求,采用当今先进的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中国古陶瓷器型结构数据库系统。本文对该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古陶瓷纹饰中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情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霞 《中国陶瓷》2007,43(4):72-73
陶瓷纹饰饱含着中华民族的魂与神,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更有研究当时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情怀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石榴纹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之一,它不仅具有形象美、形式美,还有其美好的寓意即寓意美,受到各个阶层人们的喜爱.本文以中国陶瓷工艺学为依托,再结合陶瓷石榴纹装饰的图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时期即永乐、宣德时期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石榴纹在这两个时期的诸多不同的装饰特征,其中包括石榴纹装饰的技法、石榴纹装饰的形式包括...  相似文献   

18.
借助对应分析方法研究耀州古瓷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93个耀州窑瓷肥与83个耀州窑瓷釉的化学组成数据分别进行了对应分析。结果发现耀州古瓷的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瓷胎与瓷釉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特点,这表明它们的制作原料及配方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王建保 《陶瓷学报》2011,32(1):111-117
2008-2010年间考察了11处磁州窑窑址,基本掌握了磁州窑白釉、黑釉以及曹村窑址烧制器物的造型、装饰及烧造工艺。将新发现的曹村窑址青黄釉标本与范粹墓出土"白瓷""、白釉绿彩"器物及讲武城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比对研究,结果极有可能属同一窑口;曹村窑可能属于官营窑场。通过研究表明,曹村窑址及两处墓葬出土的青黄釉器物应属陶器范畴。磁州窑经历了北朝、隋唐、宋金与元明清四个发展阶段并有曹村、临水、观台与彭城四个代表性窑址。  相似文献   

20.
首次应用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PIXE)技术对古代建窑‘供御’和‘进盏’款天目瓷的主量、痕量化学组份进行测定,应用模式识别方法将测量结果与古代吉州天目瓷、耀州天目瓷作比较。同时对建窑天目瓷胎和釉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为恢复和重现古代建窑天目瓷的各类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