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钛UO2微球中出现的掺钛凝胶微球粘连严重、烧结过度、微球抛光面腐蚀等现象,通过改进工艺条件和参数来解决工艺中出现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加胶凝时间不仅能解决凝胶球的挤压变形问题,而且能大大改善凝胶球的粘连问题;降低烧结温度可以得到表面更加光滑的烧结体;选用浓硝酸(ω=68%)和高纯H2O(二者体积比为... 相似文献
3.
用全胶凝法生产HTR-10陶瓷UO_2燃料核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用全胶凝法生产HTR-10临界量陶瓷UO2燃料核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给出了陶瓷UO2产品的检测结果:密度>98%理论密度,氧铀比=2.00,不圆度<1.05,直径=500±50μm,标准偏差<15μm,提供了主要工序的控制参数。通过对温度、水解速度、胶液铀浓度、脱碳速度、还原-烧结升温程序、气氛等的控制,使质量达到了HTR-10燃料元件的设计要求,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还就若干关键技术:溶胶的质量控制、多喷嘴均匀分散、三功能回转真空干燥机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尺寸范围为2~3 mm、球形度≤1.10的大直径UO2球过程中,对影响UO2球的球形度以及球尺寸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影响UO2球的球形度的因素包括胶凝介质、表面活性剂、胶凝温度和溶胶密度;影响UO2球尺寸的因素包括分散头与载带流液面间的距离、载带流流量及流动稳定性和溶胶流量。最终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经过试验验证,制得UO2球尺寸在2~3 mm范围内合格率达到93%以上,球形度小于1.1的比例平均达到89%以上,满足球型反应堆UO2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控制Petri网的高温气冷堆燃料装卸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控制Petri网(CPN)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将库所与输出和操作关联,将变迁与输入和条件关联,并引入了宏库所和宏操作,实现了对复杂控制系统的分层次设计.在分析燃料元件装卸系统(FHS)基本功能和装卸流程的基础上,利用CPN对其进行了分层设计.根据变迁的触发条件,设计的CPN可直接转换为PLC的LAD程序;该程序在FHS模拟控制系统试验台上进行了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计结构清晰,描述严格准确,程序设计高效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球床式高温气冷堆(HTGR)燃料装卸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球形燃料元件探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MW高温气冷堆为氮气冷却,石墨慢化的核反应堆,球形石墨燃料元件松散堆积在堆芯中。反应堆运行期间,燃料元件的输入,再循环和卸出由燃料装卸系统完成。燃料元件输送和缓冲管段充满程度的监控由燃料元件探测器和其他测量仪器完成。本文介绍了以感应线圈为敏感元件的工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电桥载波频率为30kHz时,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经对桥式探测器的实验表明,该探测器分辨率高,计数可靠,可满足10MW高温气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温气冷堆He载气中的H2O和CO2在5A分子筛固定床上吸附净化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吸附穿透曲线,获得了5A分子筛床对H2O和CO2的动态吸附规律。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工作压力、杂质浓度、流速及床层高度等因素对H2O和CO2单吸附及共吸附的吸附容量及转效时间的影响,获得了最佳运行参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净化后He气中H2O和CO2的质量分数低于10-5,满足了净化系统的要求,为高温气冷堆中5A分子筛固定床装置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水平布置的同轴双层热气导管在10MW在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中是连接堆芯和蒸汽发生器的重要部件, 外分别流过高温和低温氦气,在氦气工程试验回路上进行了热气导管热工性能试验,使用氦气介质,在3.0MPa,950℃温度下连续运行时间超过98h,d3.0MPa700℃以上温度条件下的热运行时间超过350h,还在0.1-3.4MPa压力范围内进行了20闪压力循环;在100-950℃范围内,进行了18次温度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