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本期主要探讨冶炼操作在大型高炉强化冶炼中的作用,炉前工作对大型高炉强化的影响。其中包括大型高炉下部调剂、大型高炉上部调剂、大型高炉负荷调剂;增加铁口数目、铁口维护、炉前水力冲渣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共分两期发表。本期主要探讨大型高炉强化冶炼的基本条件和大型高炉特性对强化冶炼的影响.文中指出,高炉强化冶炼过程是以炉况稳定顺行,提高冶炼强度同时降低燃料比.论述了料柱高度和阻损变化、高炉炉容几何尺寸、高炉炉型、高炉风口数目对强化冶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炉冶炼生产中,因炉型、容积大小不同,设备装备水平和原燃料条件的差异,每座高炉在冶炼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了解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提高高炉生产率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合理地组织强化冶炼,维持适宜的冶炼强度,相对稳定各项操作制度,是高炉能否获得良好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临钢5~#高炉(300m~3)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浅谈一下冶炼过程中诸因素的影响以及与强化冶炼的关系。 1 焦炭质量指标对强化冶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高炉冶炼水平的提高,高炉喷吹煤粉对整个高炉冶炼过程产生影响,是高炉炉况调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唐钢1#高炉的强化冶炼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稳定原燃料质量,特别是减少粉末入炉、提高富氧率、严格热制度和造渣制度、加强上下部调剂以及炉前配合、加强人员培训和生产设备的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强化冶炼,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提高高炉利用系数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两年包钢炼铁厂的生产情况,阐述了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即坚持精料方针、搞好上下部调剂,强化高炉冶炼。  相似文献   

7.
陈亚彬 《昆钢科技》2006,(B08):35-36
对6号高炉炉役中后期在强化冶炼与高炉长寿方面的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加强原燃料、炉内操作、设备和炉前管理,优化上、下部调剂,采用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高炉保持长期稳定顺行,实现了强化冶炼生产,延长了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8.
对天钢2000m3高炉强化冶炼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随着高炉生产强度逐步提高,对高炉采取了重视精料入炉、优化送风制度、合理分布炉内煤气流、富氧喷煤等调剂手段,使焦比达到375kg/tFe、煤比149kg/tFe、高炉利用系数2.51,保证了高炉的稳产、高产及强化冶炼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从压差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出发,浅析了大型高炉如何通过优化上下部调剂和值班工长"操业"管理,实现高炉压差的合理控制,为高炉压差控制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炉强化冶炼的基础,通过合理的上下部调剂,富氧和喷煤以友严格的操作管理和原燃料管理等,实现了高炉强化冶炼,指出了制约高炉进一步强化冶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鞍钢高炉工作者根据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系统试验,曾于1962年总结了高炉强化的冶炼和调剂规律,后来随高炉大量喷吹燃料又作了补充总结。其主要论点是: 1.高炉气流的合理分布是强化冶炼的关键。其发展方向是减弱炉内边沿和中心气流,使之沿高炉截面和高度合理均匀分布,炉喉CO_2%曲线由双峰式趋于平坦,使煤气能量被充分利用,冶炼指标良好; 2.控制高炉气流合理分布的关键是正确进行上下部调剂,以下部调剂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曹勇  刘仁检 《炼铁》2021,(1):33-36
攀钢钒2号高炉第四代炉役已连续生产12年,单位炉容产铁量达10 940 t/m3,在强化冶炼的生产模式下,冷却壁出现大量破损.认为:①高炉强化冶炼与长寿应统一来考虑,不应过分强调其中一面;②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③双钟炉顶高炉由于上部调剂手段受限,必须调整进风系统风量分布偏析,确保煤气流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攀钢高炉与不同容积高炉的指标对比,提出了衡量高炉冶炼强化程度的指数ξ,包括渣铁量指数和炉腹煤气量指数两个部分,克服了传统冶炼强度和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局限,更能体现高炉冶炼的本质。通过对不同高炉强化程度指数的分析和对比可知:渣量对攀钢高炉强化程度的影响很大,是攀钢高炉强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富氧率可以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提高强化程度;高压操作是在高冶炼强度下缓解下降炉料与上升煤气流之间相对运动矛盾的有效手段,提高炉顶压力是攀钢进一步提高强化程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大型高炉对原燃料质量的要求以及提高原燃料质量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的高炉强化冶炼技术措施,对大型高炉的强化冶炼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高炉强化的一般状况我国的高炉工作者对强化高炉冶炼的经验是很丰富的.早在1958年,太钢首先在中型高炉上突破了建国后一直沿用的中等冶炼强度的方针,使冶炼强度从1.0左右逐步提高,到1959年第二季度达到了1.5左右.同一时期,鞍钢、本钢的大中型高炉急起直追,把冶炼强度提高到1.3~1.4.其他各厂也有较大进展.从而使重点企业的利用系数从1957年的1.321提高到1958年的1.489.1959年我  相似文献   

16.
王继萍  焦刚  郝彦东 《山西冶金》2003,26(3):11-12,32
长钢350m3高炉经过加强管理、改变入炉原燃料状况,对高炉上中下部进行调剂,加强各个岗位操作,实现了强化冶炼,焦比大幅度降低,利用系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龚树山  张聪山 《河北冶金》2000,(4):39-42,51
宣钢1260m^3高炉经过系统优化生产工艺,采取加强炼铁厂内精料工作、合理上下部调剂、平衡好护炉与强化关系和强化技术操作管理等措施,实现了低硅低硫生铁冶炼,改善了高炉生产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昆钢2000m3高炉生产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淼 《炼铁》2009,28(5)
对昆钢2000m3高炉的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原燃料筛分、煤气流调剂、强化冶炼、高炉长寿维护等各方而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介了首钢1号高炉的生产条件及生产操作指标,重点介绍了大型矮胖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包括稳定状况,搞好基本操作制度,逐步增加负荷和喷吹量等,文章还指出了大型矮胖高炉强化冶炼中顾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掌握准确的炉料落下轨迹是高炉上部调剂操作、装料装置设计以及布料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本依据。上部调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料流轨迹即炉料落点、堆尖形成位置和各部分的料层厚度,来满足冶炼过程对矿焦比的分布和煤气分布的要求。现代化大型高炉采用变径炉喉和无钟布料等新技术的成功也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