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番茄红素是抗氧化性最强的类胡萝卜素,由于其脂溶性的特点,限制了其在水溶性体系中的应用。透明水分散型番茄红素是将脂溶性的番茄红素纳米乳化转化为水分散型,得到呈透明均一状态的番茄红素微乳液,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概述番茄红素微乳液的生物活性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乳液具有抗沉降和抗乳析动力学稳定性,是提高脂溶性物质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本论文探索了大豆酸溶蛋白(acid soluble soy protein,ASSP)/大豆多糖(soy soluble polysaccharides,SSP)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系统分析了p H条件、加油量、压力、质量比、热处理等因素对纳米乳液形成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 3.0~4.0范围内,酸溶蛋白与大豆多糖质量比1:4,400 bar的压力下,可以很好地包埋5%~20%的油,此时制备的乳液粒径为269.33±2.26 nm,并且储存60天粒径无显著性变化(P0.05)。p H条件、高压以及热处理对乳液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ASSP/SSP纳米乳液适合食品工业中的酸性介质、高温以及高盐环境下的应用。通过果胶酶水解大豆多糖,对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微滴表面被多糖覆盖,大豆多糖能够很好地固定在微滴表面并使得纳米乳液微滴稳定和分散。  相似文献   

3.
张宏康 《粮油加工》2009,(7):137-140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对物质进行测量、控制和操纵等的高新技术。它在运输功能性食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以改善人体的健康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前号。本文综述了微乳液、脂质体和纳米乳化液等纳米微粒输送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纳米乳液载运体系能够改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在食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食品纳米乳液制备过程中芯材、油相和乳化剂的选择,及其对乳液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制备方法、理化性质评价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水包油型乳液是食品、保健品、药品等的重要成分,单一或复合乳化剂对水包油型乳液的形成、稳定性和功能性质有重要影响。如今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促使食品生产者更倾向使用天然成分取代合成成分。本文综述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小分子天然乳化剂的理化性质,讨论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在乳液中使用复合乳化剂,尤其是磷脂与其他乳化剂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机理;最后概括复合乳化剂对乳液功能性质的影响,包括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和胃肠道消化特性。以期为开发乳液产品、选择乳化剂及其组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相转变点法制备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研究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及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桔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和D-柠檬烯纳米乳液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同等浓度的D-柠檬烯纳米乳抑菌效果比甜橙精油的抑菌效果好,14%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1.7、14.0、9.7和9.0 mm,而D-柠檬烯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圈直径直径分别为19.0、23.7、13.0和12.0 mm。甜橙精油纳米乳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约为7.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桔青霉的抑菌作用较弱,其对这两种微生物的MIC均约为11%,对大肠杆菌的MIC介于7.7%~11%之间。甜橙精油和D-柠檬烯制成纳米乳液后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为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肉类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天然抗菌剂作为一种肉类保鲜剂,因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安全性及生物可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有些天然抗菌剂具有高挥发性、低水溶性、热不稳定等缺陷,导致其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受到局限。纳米乳液作为一种包埋系统,能够将天然抗菌剂包埋在其内部,以提高天然抗菌剂的稳定性和抑菌活性,并改善天然抗菌剂的释放性能,从而缓解天然抗菌剂的局限性。本文综述天然抗菌剂纳米乳液的构成和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天然抗菌剂纳米乳液的抑菌机理与优势以及天然抗菌剂纳米乳液在肉类保鲜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天然抗菌剂纳米乳液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纳米乳液作为一种拥有较小粒径的动力学稳定体系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中,包括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载体、用于开发低脂食品以及提升食品的质地和口感。该文结合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对纳米乳液的组成和形成机制进行综述,介绍制备纳米乳液的高能和低能两种方法,阐述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纳米乳液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葱提取物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粘红酵母、黑曲霉为对象,研究了大葱的总提取物、蛋白成分、脂溶性成分及多糖成分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大葱总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白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粘红酵母黑曲霉也具有抑制能力;大葱脂溶性成分对细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大葱蛋白成分和多糖成分对细菌和真菌均没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大葱中的抑菌成分主要为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蟹油的稳定性,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蟹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剂种类、乳化剂添加量、蟹油添加量、水添加量对蟹油粗乳液粒径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蟹油粗乳液的组成。结果表明:蟹油粗乳液中各成分最佳添加量为乳化剂(大豆磷脂)1.84 g (6.9%)、蟹油1.94 g (7.2%)、水23 mL (85.9%)。对制备的蟹油粗乳液进行进一步超声分散制得平均粒径为68 nm的纳米乳液,与粗乳液相比,超声分散得到的纳米乳液在不同温度(20~100℃)、pH(3~9)及钙离子浓度(100~500 m M Ca Cl2)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物理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纳米乳液的脂肪酸释放量及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均高于粗乳液。用超声分散法制备蟹油纳米乳液,可提高蟹油作为添加剂在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由固体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高纵横比、可再生、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的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是一种出色的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综述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制备流程,重点介绍影响纤维素纳米晶体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因素,简要介绍CNC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牛乳蛋白纳米乳液体系不稳定,易发生絮凝和相分离等现象。为了改善纳米乳液的稳定性,需要对牛乳蛋白进行改性处理。以牛乳蛋白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化学改性方法及效果,以及目前牛乳蛋白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牛乳蛋白的化学改性方法主要有酸碱化、酰化、脱酰胺、磷酸化、糖基化等,其中糖基化是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常用的牛乳蛋白改性方法。以改性的牛乳蛋白制备得到的纳米乳液,其冻融稳定性、乳化性以及抗氧化性得到改善。牛乳蛋白纳米乳液可以包封活性物质,实现靶向递送,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也可以作为药物的稳定剂在制药行业应用。  相似文献   

13.
芝麻油的功能性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前言各种植物油的功能性受原料种子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和溶于油中脂溶性成分的影响。油脂中的脂溶性成分有甾醇、三萜烯酸、类胡萝卜素、酚类等。酚类大多和生育酚、酚羧酸类一样,具有抗氧化性。油脂在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后很容易氧化,而在含大量抗氧化性酚类等脂溶性成分后不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薄荷油易挥发、不易溶于水的缺点,以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酰胆碱复合物作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薄荷油纳米乳液,研究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薄荷油质量分数及均质压力对薄荷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Zeta电位、浊度、乳化产率、乳液稳定性指数的影响,并确定制备薄荷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2.5%、薄荷油质量分数5%、均质压力80 MPa。通过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验证最佳条件制备的薄荷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小且分布均匀;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发现大豆蛋白-磷脂酰胆碱为乳化剂制备的纳米乳液可有效保护薄荷油功能成分;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薄荷油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稳定性较好的蛋白基Pickering乳液,实验采用pH循环法以绿豆蛋白和乳清蛋白为原料制备双蛋白纳米颗粒并进行表征,进一步以此为基质制备Pickering乳液,并对Pickering乳液微观结构、粒径及流变学等进行表征,同时探讨了乳液的加工稳定性。结果:获得了粒径为100~250 nm的蛋白纳米颗粒;其制备的Pickering乳液为水包油型,且具有良好稳定性;与单一蛋白纳米颗粒乳液比较,双蛋白纳米颗粒乳液的乳化特性及其本身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乳液的流变学说明乳液出现了剪切稀化现象,形成了凝胶网络结构。随着双蛋白中乳清蛋白比例的增加,乳液粒径减小,稳定性增加。因此,双蛋白制备的纳米颗粒Pickering乳液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研究结果可为混合蛋白构建稳定的乳液体系及活性成分的递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纳米技术在食品、药物、化妆品、石油、农业及涂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纳米科技包括众多科学技术,其中包埋技术是纳米科技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功能性食品组分的运输载体构建方面,纳米包埋技术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该文综合叙述了纳米乳液结构、性能、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情况。同时,该文以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应用为基础,围绕着被包埋物的人体利用率以及可能存在的被包埋纳米颗粒潜在的生物毒性,阐述了当前纳米乳液技术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为纳米乳液技术在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脂溶性功能因子的包埋、释放及稳定性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聚合物电解质沉积在带电油滴表面形成多层乳液可提高其贮藏稳定性和消化吸收率。本文综述了层层自组装技术及制备多层乳液所需电解质种类,介绍了多层乳液在脂溶性功能因子中的应用及其结构表征,并提出了目前需重视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食品及其加工设备和环境中的腐败菌和致病菌污染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高效防控这些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大需求。植物精油不仅具有快速杀菌的作用, 而且不易引发有害微生物对食品加工理化因子产生抗性。然而, 植物精油具有亲脂性和易挥发性等缺点, 限制了其在食品消毒领域的应用。纳米乳液技术可以将植物精油包埋在食品级表面活性剂中, 形成稳定性良好的分散体系, 从而较好地克服植物精油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瓶颈问题。因此, 本文综述了植物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纳米乳液提升植物精油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的效果、纳米乳液在食品表面的抗菌膜作用, 以期为植物精油纳米乳液用于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不可或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果胶是从苹果渣、柑橘皮和甜菜粕等原料中提取的一种结构复杂的阴离子多糖,具有特殊的表面和界面特性,是构建纳米乳液的理想材料。然而,天然果胶的亲水性较强,疏水性不足,不易吸附到两相界面并发挥作用,限制了其在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对天然果胶进行甲酯化改性,或者将果胶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司盘等)或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如蛋白质等)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克服天然果胶在稳定纳米乳液时的缺陷,提高纳米乳液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效果。本文综述基于改性果胶的纳米乳液制备方法、表征手段,以及不同形式的果胶基乳化剂的界面及乳化性质,旨在为果胶基纳米乳液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活性物质包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分别利用高压均质、空化射流和超声破碎3 种均质方式制备以大豆分离蛋白和磷脂酰胆碱包裹的鱼油纳米乳液和微胶囊,并对纳米乳液粒径、Zeta-电位、稳定性、黏度、乳化产率及微胶囊形貌、理化性质、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均质工艺对鱼油纳米乳液和微胶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空化射流工艺制备的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小,乳化产率和乳液稳定性较高,经过空化射流10 min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达87.44%,溶解度较高,微胶囊颗粒表面形态饱满、致密、无裂纹和空隙,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高压均质和超声破碎制得的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大,乳化产率和乳液稳定性较低,经过100 MPa高压均质和400 W超声破碎制得的微胶囊包埋率分别为80.36%和78.64%,溶解度相较于空化射流差,微胶囊颗粒表面分别出现微孔和较大的孔洞,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3 种均质工艺均有较好的包埋效果。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空化射流均质工艺制备的鱼油纳米乳液及微胶囊在产品性能上要优于其他两种均质工艺。本研究可为鱼油纳米乳液和微胶囊产品的均质工艺选择以及应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