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要教学生"学问",必须首先从教学生学会发问开始,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发展和前途,因为问题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从而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所以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化的源头,是主动学习的基础.通过问题的创设,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与探究等心理状态,井在其驱动下,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并会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状态又能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这个中介在课堂教学中去启发学生的思维,从"问"到"思".所以,教师就要把握好时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激励他们提问,特别是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创设宽松环境,使学生敢问;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培养问题意识,养成提问习惯,使学生善问.  相似文献   

4.
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从本质上讲,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这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李约瑟难题",质询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钱学森之问",质问为什么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答"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需要从研究中国科教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入手,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综合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侯,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到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精心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语文,使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形象,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生们刚刚接触到"游戏与心理"课程时,兴趣点几乎都在"游戏"二字上,一进入教室就问我今天做什么游戏,好玩不好玩,游戏用具可不可以带回家等问题.呵呵,真是让我应接不暇又有苦难言.  相似文献   

9.
职业高中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薄弱.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了"预-求-练-创-结"的五步教学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两位科学家无疑想说明同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从问题意识的维度分析"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具体表现在:听话教育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和功能,泯灭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知识教育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太过功利性教育稀释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既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也不是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一个心满意足的答案,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本任务是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自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的莫过于作文课.许多学生为了完成这两周一次的作文费尽心思、七拼八凑,不知所措.归结起来,作文教学主要面临着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的畏难心理,他们往往谈"写"色变,缺乏写作的欲望;第二是"写什么"的问题,许多学生表示没有东西可写,即使搜肠刮肚,也无计可施;第三是"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让学生尽可能去"想"、"看"、"画"、"说"、"做"、质疑和授以"点石成金"的方法.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对科学的探究,在探究中体现了对科学的认识过程.为了在新的课改理念下打破旧框架,倡导新的教学法,使学生适应现代化教育,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创设情境,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问""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评价来进行的,那么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则是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学生往往十分在意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甚至会影响教育的成功与否.正确的评价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全面地发展,因此教师创造适合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只有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予以评价,使评价实现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让评价成为学生前进的"加油站",发展的"推进器",个性的"生长点",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教研组会上大家谈到在德育课教学中,几乎没有学生提问,教师在唱"独角戏".这肯定是没有激情的教学,不是创新教育的课堂.在创新思维活动中,首先是问题的发现、提出、思考与解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可见没有"问",就没有创造,没有"发问"的教学就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更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了.  相似文献   

17.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学生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意识,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往往涉及许多知识.这就有一个教学站位问题.立足于传授知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那将有悖于语文教学大纲.若从能力习得的角度教学,就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迅速链接知能.具体说,就是要教会学生树立八种意识.通假意识.通假字全部记忆不可能.这就需要树立一种意识,遇有不解的字,按通假的规律,参考语境,自觉用同音字或形近字取代,文意往往能贯通.如"距关,勿内诸候."(<鸿门宴>)距,通"拒",把守.内,通"纳",容纳,使进人.  相似文献   

19.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能悟.要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使用得当,必须在"问题"上下功夫,在"问题"上求创新、求发展,它是熔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作用、基本要求、提问技巧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新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成为发现者、探索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使政治课成为广大学生喜欢而又感到轻松的学科,真正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们伟大民族的母语,她的影响力正逐渐波及整个世界,正如咱们国家蒸蒸日上的国力一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汉语言能力,故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不达愿.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一些原因,语文课堂教学总是很难被有效利用,常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上.以前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的话具有权威性,学生需要的是安静,是听话;而今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