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高炉炉衬破损的实际调查,结合高炉操作和检测条件建立了炉体状态模型。该模型可在线监测和判断高炉炉衬的破损状况,并根据判断结果调用知识库中的操作知识对高炉操作进行指导,以及时调整操作,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相似文献   

2.
为稳定高炉炉况,改善高炉操作指标,安钢3^#高炉进行了优化操作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炉炉衬破损调查与炉体状态模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尚宝  窦庆和 《钢铁》1998,33(6):9-12
通过对高炉炉衬破损的实际调查,结合高炉操作和检测条件建立了炉体状态模型。该模型可在线监测和判断高炉炉衬的破损状况,并根据判断结果调用知识库中的操作知识对高炉操作进行指导,以及时调整操作,维护合理的操作炉型。  相似文献   

4.
应用系统工程原理 加强南钢高炉操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岳川  李荣森 《炼铁》1998,17(6):31-34
南钢炼铁厂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对高炉操作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加强了高炉操作管理,明显改善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1997年高炉利用系数达2.455。  相似文献   

5.
王绪 《冶金自动化》2003,27(Z1):30-33
从高炉冶炼生产实际出发,研究实现高炉生产数据共享和高炉工长冶炼操作辅助决策管理系统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高炉操作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陈令坤  周曼丽  吴男勇 《炼铁》2004,23(6):25-29
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人工神经网络理论(SOFM),开发了一个高炉操作炉型诊断管理模型。通过将该模型用于分析武钢1号高炉的炉型管理,发现利用该模型可以及时分析高炉操作炉型的波动及变化,从而帮助高炉操作人员调整炉况,维护高炉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7.
4号高炉在第二代首次大修后的生产实践中,利用客观条件的改善,采取相应的操作制度和措施,进行了高炉强化冶炼的操作。其经验主要表现在对高炉合理操作炉型的维护和强化冶炼操作制度的应用;成功的护炉措施;高炉不放上渣的炉前操作工艺的实施以及其他强化冶炼新技术的应用等。这些都对高炉提高产量、降低焦比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唐山及周边地区450m^3高炉的操作制度、高炉的稳定顺行及强化冶炼情况,阐述了高炉操作制度、稳定顺行、强化冶炼之间的辨证关系,客观地指出了一些存在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一些完善操作制度、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及强化冶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杜轶峰  李嘉 《炼铁》2005,24(3):48-50
通过对马钢300m^3级高炉长寿问题的分析,发现影响高炉长寿的主要因素是高炉冶炼强度大幅提高,原燃料条件变差,高炉操作不当等。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管理,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慎用萤石洗炉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安泰集团炼铁厂高炉炉墙粘结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处理实践,高炉下部粘结物处理以热洗为主,较高部位的粘结物采用降料面烧洗或炸除。总结认为:高炉粘结物的形成主要与原料质量及高炉日常操作制度有关。加强生产技术管理,稳定原料质量,规范操作,探索适合本高炉特点的操作制度,对维持炉况顺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侯化民  陈建伟  李世珺 《河南冶金》2007,15(2):38-39,53
安钢3号高炉通过加强精料工作、优化高炉操作等措施,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控制稳定的操作炉型,强化高炉冶炼,使高炉综合焦比大幅降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首钢高炉炉身上部损坏因素及对炉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首钢大型高炉炉身上部损坏因素,认为高炉炉身矮胖后炉身角变小,煤气流冲刷作用增大、高炉停风频繁、亏料线等引起的热冲击是上部炉墙损坏的主要原因。讨论了炉型损坏后对高炉操作的影响。通过高炉喷补修整内形,延长高炉寿命,同时可以保持好的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钢厂高炉区列车的运行情况,提出了一种控制列车运行的计算机模型结构——区段预约动态链,在此基础上对列车的死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水冷模块在安钢5号高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大型水冷模块可以降低高炉建设成本,并且具有很明显的优点。但在安钢5号高炉近3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使用模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对高炉操作有许多不利的影响,使高炉操作难度加大。通过不断的总结摸索,5号高炉逐步掌握了使用模块高炉的操作方法,使高炉能够长时间在较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15.
王文忠  赵庆杰  徐金铎 《四川冶金》2005,27(5):40-42,25
开发了一种新的高炉含钛护炉料送入方法,即将含钛护炉料包芯线通过喷煤通道由风口送入炉内,用以定向修补炉缸、炉底。在600m^3高炉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武钢高炉渣中Al2O3含量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泉 《炼铁》2006,25(1):20-23
针对2004年下半年来武钢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异常升高给高炉带来的严重影响,通过组织跟踪取样检验和统计分析,找出了导致武钢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异常升高的原因。经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将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优化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邹明金  宋木森 《钢铁》1996,31(8):70-74
模拟高炉炉缸生产条件,研究了定量测定高炉碳砖的抗铁水溶蚀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实验证明,铁水温度升高、流动速度加快均能加速碳砖溶蚀,此外,碳砖质量对其溶蚀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提出了延长高炉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永通公司2号高炉投产几年来,对设备的优化和三个阶段高炉操作的摸索及总结。通过不断的优化操作制度和设备的完善,最终形成了适合该高炉生产的基本工艺制度,高炉各项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南钢1号高炉上部调剂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南钢1号高炉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将理论与实际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研究了无料钟布料的规律,采取灵活正确的上部调剂手段,逐步 生产恢复到和超出正常水平,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20.
莱钢1#1880m3高炉自投产以来,经不断探索和完善炉内操作,加强原燃料管理和基础管理,确保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通过保证炉缸均匀活跃,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合理的理论燃烧温度、合理的焦批,实施低硅冶炼,适当提高炉渣碱度等,建立了完善的炉内操作制度;通过控制原燃料质量、确保布料精确等,严把原燃料入炉关;通过加强设备管理、炉前出铁管理等,强化基础管理。高炉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煤比168 kg/t,焦比355 kg/t,燃料比523 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