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沛玲 《辽宁化工》2020,49(4):351-353,357
以模拟含铅废水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均苯四甲酸二酐改性柚子皮吸附剂对铅离子的去除能力。研究改性柚子皮吸附剂的加入量、粒径大小、吸附时间、pH、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铅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苯四甲酸二酐改性柚子皮吸附法处理过的废水中铅的含量为(0.034 4±0.004 4)mg/L,耗时40 min,铅的去除率为96.56%。  相似文献   

2.
铁盐共沉淀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铬离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红星  孙兆申  裴建  谷水波 《化工学报》2006,57(9):2116-2122
采用铁盐共沉淀泡沫分离法对水中的铬离子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值、Fe2+/Cr(Ⅵ)摩尔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浓度、气液比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铬离子含量为8 mg·L-1时,去除率可达97.1%.根据泡沫分离过程与化学反应过程在物理行为上的类似性,引入等效的化学反应常数,对采用共沉淀泡沫分离法去除水中的铬离子进行宏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泡沫分离过程可等效为一级反应,结合停留时间分布测定对该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为相偶联剂,通过海藻酸钠(SAL)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修饰和改性,制备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并研究了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对水中磷的吸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磷在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液p H值显著影响磷在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中的吸附效果,在室温、溶液p H值6.5、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投入量1.25 g/L、吸附时间120 min条件下,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对水中磷的吸附量为86.78 mg/g,水中磷去除率为82.5%。  相似文献   

4.
5.
李春光  汪建 《河北化工》2010,33(7):6-8,77
对纳米TiO2去除水中铬离子进行了研究,并对反应条件对金属离子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铬离子体系,pH值越小,其光催化效果越显著。此外,EDTA的添加有助于有效地去除铬离子。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平衡吸附法用柠檬酸纤维素(Cell-CA)吸附废水中Cu2+,考察了溶液的初始浓度、吸附剂颗粒大小、pH值、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在pH值为5.5时Cell-CA对废水中Cu2+的吸附率为92.7%,吸附容量高达18.54mg/g;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更好.模拟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Cell-CA对Cu2+的吸附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异丙醇(20%)改性后的柚子皮对水中Cr6+的吸附实验,研究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及Cr6+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5,Cr6+初始浓度为35μg/mL,吸附时间为45min,吸附剂的投加量为6g/L时,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99.88%。  相似文献   

8.
以异丙醇(20%)-NaOH改性后的柚子皮为吸附剂对水中的Cr6+进行吸附实验,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以及Cr6+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4,Cr6+初始浓度为35 μg/mL,吸附时间为45 min,吸附剂的投加量为4 g/L时,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99.94%.四因素中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改性碳纳米管对水中铜离子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改性碳纳米管,用于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结果表明,改性碳纳米管对水中铜离子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未改性的碳纳米管,纯化的碳纳米管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在60 min左右达到平衡;溶液pH值对水中铜离子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吸附等温线既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又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改性骨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用AlCl3对常见的骨炭进行改性,并考察了pH、氟溶液初始浓度、温度及吸附剂用量对氟离子吸附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经AlCl3溶液改性的骨炭,用量为0.2 g/L时,其在24 h内对10 mg/L氟离子的去除率达97%以上。该吸附剂比未改性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8):1710-1714
用腐殖酸包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吸附饮用水中的六价铬离子。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腐殖酸包覆四氧化三铁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90℃,分散剂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5,反应时间60 min,Fe_3O_4/HA对Cr(Ⅵ)的吸附时间为30 min。在最佳条件下,Fe_3O_4/HA对Cr(Ⅵ)吸附量为25.83 mg/g,氨水(25%28%)用量为10 m L;Fe_3O_4/HA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2.
用腐殖酸包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吸附饮用水中的六价铬离子。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腐殖酸包覆四氧化三铁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90℃,分散剂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5,反应时间60 min,Fe_3O_4/HA对Cr(Ⅵ)的吸附时间为30 min。在最佳条件下,Fe_3O_4/HA对Cr(Ⅵ)吸附量为25.83 mg/g,氨水(25%~28%)用量为10 m L;Fe_3O_4/HA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求性能良好的环保型吸附剂,用于去除海水中重金属Cu(Ⅱ),以柚子皮对Cu(Ⅱ)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为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和柠檬酸对柚子皮改性后的吸附效果,并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海水中共存主要金属离子(Na+、Ca2+、Mg2+)、Cu(Ⅱ)浓度与柚子皮用量对改性柚子皮吸附海水中Cu(Ⅱ)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柚子皮被5%柠檬酸改性后的吸附率较好,比未改性柚子皮对Cu(Ⅱ)的吸附率高出约一倍;当Cu(Ⅱ)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在反应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 min、改性柚子皮投加量10.0 g/L时,改性柚子皮对Cu(Ⅱ)的吸附效果比较好,吸附率为97.0%;随着Na+、Mg2+、Ca2+质量浓度的变大,改性柚子皮对Cu(Ⅱ)的吸附率减小,但减少幅度不大,仍均保持在90%左右,说明改性柚子皮可以很好地用于海水中Cu(Ⅱ)去除,对于取样于天津附近海水中的Cu(Ⅱ),平均吸附率可达83.03%。  相似文献   

14.
张颖  梁彦秋 《辽宁化工》2015,(2):116-118
采用柚子皮粉末吸附水中Cu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温度、p H、Cu2+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为室温,p H为6.0,Cu2+的初始浓度为20 mg/L,吸附时间为20 min,投加量为0.15 g/50 m L。在该条件下,吸附率能够达到60%以上。热力学和动力学试验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改性粉煤灰去除水中磷及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煤灰用适量亚铁离子改性后对磷的吸附能力有较大改善.温度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含磷50mg/L的溶液投加改性粉煤灰的量为100:2.5、100:3.5时磷的吸附效率达98%、99%以上.根据粉煤灰改性前后的表面带电(ζ电位)变化,结合改性粉煤灰吸附磷前后的红外光谱,认为改性粉煤灰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属离子交换吸附.  相似文献   

16.
比较改性前后柚子皮吸附Cr(Ⅵ)的能力差异,并对吸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未经处理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1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经磷酸改性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5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2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磷酸改性的柚子皮吸附能力更强,可作为新型吸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改性前后柚子皮吸附Cr(Ⅵ)的能力差异,并对吸附原理进行分析。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未经处理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1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当含Cr(Ⅵ)废水中投加经磷酸改性的柚子皮时,在pH为2,Cr(Ⅵ)的初始浓度在5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反应温度为25℃,吸附20 min基本达到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公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磷酸改性的柚子皮吸附能力更强,可作为新型吸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19.
冯江涛  王睎  赵旭阳  龚向红  延卫 《化工进展》2021,40(7):4036-4046
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和在聚合过程中分别引入酸性红G(ARG)、甲基橙(MO)、α-环糊精(α-CD)和甲基橙等掺杂剂合成了表面带有毛刺的纤维、不同直径纳米纤维编织成的微米片状特殊微形貌的改性聚吡咯(PPy)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氮气吸脱附分析(BET)、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水体低浓度氟离子的吸附去除,比较了改性聚吡咯材料与传统方法合成的颗粒状聚吡咯对氟离子吸附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的特殊微形貌PPy的比表面积比传统颗粒状PPy提高了7~10倍;在常温和pH=5的条件下,F-初始浓度在3~5mg/L,投加量为2g/L时,改性的特殊微形貌PPy可在10min之内达到吸附平衡,并将F-的浓度降低到国家《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1mg/L以下,说明特殊微形貌的控制对PPy吸附F-具有很大影响。另外,该吸附行为是自发的放热过程,Langmiur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该吸附过程,PPy对F-的去除主要涉及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