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渤海强非均质、中高粘油藏聚驱过程中低渗层吸液剖面初期改善,之后又变差的现象,首先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聚合物溶液浓度对吸液剖面的影响规律;然后测试了高浓-低浓聚合物驱交替注入方式在非均质油藏中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在聚驱早、中期阶段增加聚合物溶液的浓度,能够对高渗层有效的封堵,增加注入压力、显著改善低渗层的吸液剖面。结合油田实例研究表明:在现场条件允许情况下,相同聚合物用量,采用高浓-低浓段塞聚合物驱方式相比恒浓度聚驱,能够提高低渗层动用程度,增加总体采收率约1%。  相似文献   

2.
通过非均质岩心水/CO_2交替驱油实验,采用双管并联的方式,模拟正、反韵律地层,对注入压力,注入强度,采油速度,地层采收率和动用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非均质岩心,水气交替驱效果差别很大。在同样条件下,反韵律地层采收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情况,正韵律地层的采收率最低;反韵律地层注入压力最高,注入强度最低;高渗层的相对吸水(气)量占90%以上,高渗层贡献的采收率占总采收率的83%以上。因此对于纵向非均质地层,水气交替驱时,主要开采高渗层原油,低渗层动用程度非常低。对反韵律地层进行水/CO_2交替驱,是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三元复合驱常规注入方式对于非均质油层的中低渗透层动用效果较差并且化学药剂损耗多。为确定合理的三元段塞注入方式,有效调控非均质油层,更好地发挥三元复合驱的驱替效果,本文使用人造三层层间非均质平板岩心模型(200、400、700m D),模拟二类夹杂部分三类油层的现场区块特征,通过改变三元段塞注入方式进行强碱三元体系室内驱油对比实验。分析比较不同注入方式的作用机理、驱替效果及对各渗透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阶梯降粘注入时岩心入口端升压快,高压维持时间长,对低渗透层有良好的升压效果整体波及更均匀,最终采收率高于常规注入和阶梯增粘注入,驱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于洋 《当代化工》2023,(7):1523-1527+1599
基于二类B油层存在较强非均质性,不同层段动用差异较大,开发效果较差,设计恒压并联驱替实验和两层非均质并联聚合物驱剪切吸附实验,研究在并联驱替条件下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吸液比例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层段聚合物溶液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保留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 900万时,低渗岩心聚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且整体聚驱效果最好;从吸附剪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万的聚合物溶液与低渗层配伍性较差,造成低渗层的黏度保留率要高于高渗层。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 900万的聚合物溶液剪切3次后,低渗岩心比高渗岩心相对分子质量损失率高5.30%。  相似文献   

5.
真武油田块属于典型的单层孔、储层物性中等、非均质严重、低渗高含水开发单元。针对该区块的非均质性严重造成的注水开发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开展室内高分子聚合物驱油实验,对聚合驱所用化学剂的注入浓度、注入时机、段塞大小和段塞组合等注入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聚合物驱在目标区块有很大的挖潜潜力,最佳的注入参数与组合方案为前置段塞(2 500 mg/L 0.05 PV)+主段塞(1 200 mg/L,0.38 PV),该方案在水驱基础上可提高2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文东沙三中深层低渗储层为例,通过成岩相研究,地质化验分析资料研究以及静覆压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和水驱油效果分析,多方法评价深层高压低渗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研究认为,深层高压低渗储层埋藏深度大,成岩作用强,压实作用、晚期自生伊利石一绿泥石和二氧化硅胶结作用强。主力产层是为数较少的大孔较粗喉及中孔中细喉型孔隙结构,大多数储层是小孔细喉孔隙结构,表面积大。油田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明显,受静覆压影响储层物性变差,注水效果差。储层非均质性强,注入水波及面积小。驱油效率低,增加注入压力与注入水推进速度对减少剩余油饱和度作用不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双河油田438块ⅠⅡ1-2层系目前已进入水驱开发特高含水阶段,为保证二元复合驱矿场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开展非均质仿真模型二元复合驱实验,给出适用于研究区块二元复合驱注入参数的技术界限:表面活性剂最佳浓度为0.3%,段塞大小为0.4PV;并对二元复合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双河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元复合驱在采油现场应用中存在的作用机理较复杂的问题,建立了二维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以五点井网的1/4单元作为物理模拟对象,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渗流规律,并对比分析了水驱、聚合物驱及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率与含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注入三元体系后,在三元复合体系的协同作用下,在油藏内形成了从主流线向两侧扩展的油墙,同时中、低渗透率层的剩余油得到明显的动用,形成高含油饱和度带逐渐向生产井运移,大幅度提高了中、低渗透率层的波及体积。对于非均质油层,三元复合驱可以降低低效、无效的水循环,较好地控制流度比,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驱油效率及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两性离子型聚合物调驱体系在葡北油田中低渗储层的注入性、封堵性以及选择性封堵能力,模拟葡北油田油藏条件,利用单管均质岩心注入实验测定两性离子型聚合物调驱体系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和封堵率,利用三管均质岩心并联实验测定高-中-低渗各层的分流率.结果表明:该调驱体系在渗透率小于0.1μm2的储层中...  相似文献   

10.
水气交替(WAG)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和应用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借助室内驱替实验,明确了WAG驱在平面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及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将并联式填砂管替代常规岩心夹持器,进一步减弱了长岩心驱替产生的末端效应和应力敏感现象,模拟真实的平面非均质油藏条件。实验结果表明,WAG驱可减缓气窜,改善吸水剖面。注入N2可加强三相分子之间的交换、扩散、渗吸作用。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水气交替注入后水驱封堵高渗带,气驱驱扫小孔隙,帮助形成稳定的驱替前缘,提高低渗储层的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改善储层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本文制备了一种低粘缓凝型凝胶.通过三层岩心室内驱油实验,对该凝胶的剖面调整能力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并通过改变不同化学剂的段塞组合方式,对注入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聚驱结束后在化学驱阶段注入0.12PV低粘缓凝型凝胶进行调堵能够有效改善储层的非均质性,高渗...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二三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三元液沿着高渗透层突进,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较低,影响了整体驱油效果。分层注入技术可有效缓解层间矛盾,改善注入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三元复合驱开发过程中采液指数降低,提液可以减缓产液量下降提高开采效果。采用CMG软件模拟三元复合驱分层和提液,并对分层和提液时机进行优化,使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调驱效果,采用人造填砂管模型,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微凝胶可明显改善低渗层的分流量,具有较好的改善注入剖面效果。当注入0.3 PV浓度2 000 mg/L的可动微凝胶时,可提高采收率7.7%;浓度越高,注入量越大,驱油效果越好,但当注入量超过0.3 PV以后,采收率增加幅度已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沈161区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长期高压注水条件下未能取得很好的驱油效果,而注空气成本便宜,且低渗油藏空气驱有很多成功案例。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空气驱可行性。通过水、空气驱油实验,气驱采收率为65.56%,比水驱高13.5个百分点;细长管空气驱低温氧化实验研究和燃烧管高温氧化实验研究,确定空气驱安全时间是注入1.2 PV,实现高温氧化的点火温度应该在400℃以上,且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室内长岩心氮气泡沫驱替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注入方式、注入速度、气液比和注入量条件下的驱替压差和原油采收率,分析了低渗油藏氮气泡沫在不同注入条件下驱替时泡沫的封堵能力和驱油效率,为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方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泡沫的封堵能力和提高采收率效果与泡沫的注入参数联系紧密,经过综合对比分析,优选出了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替注入参数:在注入速度为0.20 mL/min、气液比为1︰1的条件下进行驱替,泡沫的封堵能力和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且随注入量的增大,封堵能力和驱油效率都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三元复合驱同水驱、聚驱一样在注入过程中存在吸水剖面分布不均匀,见剂时间差别大,存在高渗透吸水层等矛盾,造成三元驱过程中采油井见效不均衡、化学剂突破时间早等问题。因此,需要在三元复合体系注入前及注入过程中进行调剖,以实现对试验区平面和纵向非均质调整的目的。本文主要对目前大庆油田在三元复合驱应用的高浓、高粘聚合物调剖、复合离子调剖等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现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三元复合驱的调剖时机以及各种调剖体系对油层的适应性。分析认为高浓度聚合物调剖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调整剖面作用,但对于油层渗透率大于600×10-3μm2、渗透率级差较大的井效果不明显。碱性环境下的复合离子调剖及铬离子胶联体系调剖在三元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聚合物微球颗粒调剖剂与凝胶型调剖段塞组合调剖方式,可以在三元复合驱取得较好的调剖效果。该项研究为三元复合驱取得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空气泡沫/凝胶复合驱技术综合了凝胶和空气泡沫的双重优势,在中高温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应用较少。根据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地质储层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为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凝胶和泡沫的注入顺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凝胶注入量、泡沫液注入速度、空气注入速度和泡沫总注入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水驱高含水后,优先注入凝胶段塞,再注入泡沫,调堵效果最好。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渤海S油田属于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自化学驱以来一直单一聚合物段塞注入,较易出现剖面反转,即注入液沿高渗层突进,而低渗层动用程度较低的现象,一旦水流优势通道形成,含水将快速回升,导致聚驱有效期变短.针对以上问题,优选与聚驱油田油藏相匹配的普通聚合物、界面活性聚合物体系、速溶凝胶体系分别与增粘型粘弹颗粒相组合形成3套复合增效体系,并开展增粘性粘弹颗粒与3套复合增效体系的静态性能评价、调堵性能评价及驱油实验研究.驱油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增效体系的驱油效果,特在聚驱增效体系之前注入弱凝胶调剖段塞,形成调剖+增效的组合提效方法,形成适合海上注聚油田的复合增效组合调驱技术体系.最后优选出性能较优的粘弹颗粒P4,并以此为主剂复配形成的3套复合增效体系;经考察3套复合体系的静态性能及调堵性能,均满足目标油田调驱要求;AP-P4增效体系、交联聚合物增效体系、界面活性聚合物增效体系3套复合增效体系的驱油效率均较高,相对聚驱提高采出程度分别为13.85%、10.58%和12.61%.  相似文献   

19.
针对聚合物单一段塞注入易发生高渗层突进、薄差油层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大庆油田开展变粘度聚合物段塞交替注入方式,改善了非均质油层的驱油效果,交替注入方式一般采用高、低粘度的交替[1]。而本文结合恒压法驱替实验中不同渗透率油层可动用压力梯度不同的现象,提出在聚驱不同开发阶段,采用压力梯度与聚合物注入参数相结合的交替注入方式,即在较低压力梯度下注入高粘度体系动用高渗透率油层,在较高压力梯度下注入低粘度体系启动低渗透率油层,最终达到最大程度动用不同渗透率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牛佳  孙丽艳  董驰  宋立甲  贾林 《当代化工》2021,50(8):1802-1805
海上稠油油田在聚驱之后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而聚合物和表活剂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用来驱替聚驱后残留剩余油效果显著,为了在微观和宏观上进一步研究二元复合体系是如何动用聚驱后的剩余油,采取微观可视化实验、4层非均质岩心驱替实验、二维平面非均质岩心的驱油实验进行研究,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有效地驱替簇状、柱状剩余油以及附着在岩壁表面的膜状剩余油,并且二元复合体系与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其会动用一部分水驱和聚驱已波及到但无法采出的残余油,进而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