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丙二醇(PP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和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原料制备了5种不同预聚体—NCO基含量分别为3.94%、4.54%、5.12%、5.68%、6.24%的浇注型聚氨酯(CPU)弹性体。对C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点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PG/TDI-100/DMTDA体系随着—NCO含量的增加,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硬度逐渐增大,扯断伸长率下降。随着扩链系数的增加,CPU的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永久变形增加,硬度和回弹基本不变;扩链系数在0.85时,CPU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最高;扩链系数为0.98时,撕裂强度最大可达到68kN·m-1。—NCO基含量越高的CPU弹性体具有的抗热变形性能就会越好。当—NCO含量为6.42%时维卡软化点温度达到114℃。  相似文献   

2.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燕 《山西化工》2010,30(4):44-46
浇注型聚氨酯的制备包括聚酯(聚醚)脱水、预聚体合成、制品的制备以及制品的后硫化等过程。介绍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PU)的制备工艺及各工艺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液化M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与二胺扩链剂、发泡剂和氧化铈粉末混合制备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抛光材料。讨论了PPG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抛光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TG)、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及万能拉力试验机等测试方法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抛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PP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3.01时,所制备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作为抛光材料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4.
5.
浇注型酶解木质素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酶解玉米秸秆制备乙醇的残渣中提取的酶解木质素替代部分聚乙二醇,采用一步法制备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并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添加量的增加会提高聚氨酯材料的拉伸强度和耐环己酮溶剂的溶胀性能,但伸长率有所降低.同时,酶解木质素的引入没有降低聚氨酯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PUE(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与硫化橡胶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因素,分别从粘合剂的类型、橡胶表面处理方式、表面处理剂及其浓度等方面考察了影响硫化橡胶与CPUE之间粘接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橡胶表面进行机械打磨并用浓度为2%~3%的三氯异氰尿酸丙酮溶液进行化学处理,有利于硫化橡胶与CPUE之间粘接强度的提高;当活化时间超过1.5 h时,粘合剂的活化程度较高,粘接效果较好;粘合剂224-2的粘接效果优于粘合剂5190S-2。  相似文献   

7.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步法工艺制备了两种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体系,对胶液的性能及固化后胶层的性能分别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预聚法得到的胶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认为该法制备的浇注型聚氨酯弹性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扩链剂等原料通过预聚物法合成了浇注型聚氨酯(PUR)弹性体,分析了柔性链段的分子结构、扩链剂的分子结构及异氰酸酯基的含量等因素对PUR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己二酸丁二酯为柔性链段、MOCA或TX-2为扩链剂、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为5%.5.5%时,所得PUR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合成方法、性能、浇注工艺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高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研究了 NCO 的含量、二异氰酸酯结构、多元醇结构对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IPDI基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品种的多元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合成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不同多元醇结构对IPDI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动态性能和耐溶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酯多元醇(Pol-2456)的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最好;聚醚和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在较高温度下tan8值仍然保持在0.4左右,可以作为阻尼材料;端羟基聚丁二烯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动态性能最好,峰值为0.715(-60.4℃),-10℃以下,tanδ值基本保持在0.2左右,且具有好的耐溶剂性。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高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研究了二异氰酸酯结构、多元醇结构对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基团含量增加,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撕裂强度和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们根据美国氰胺公司(Cyanamid)客商1981年10月来华座谈的资料,整理并编印了“美国氰胺公司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yanaprene”专辑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Cyanaprene予聚体的结构,硫化剂,配合剂,加工工艺,性能特点,粘合以及弹性体的应用,产品结构设计等。可供国内从事聚氨酯橡胶及其制品研制工作及使用部门参考。订价1.00元,需者可来函预订,印数很少,望需者从速订购,售完为止(地址:陕西省成阳市12号信箱)。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硅酸盐水溶液、乙二醇/丙三醇(质量比1:1)混合扩链交联剂、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等为原料制备了硅酸盐/聚氨酯弹性材料.探究了预聚体NCO基含量、乙二醇/丙三醇含量以及硅酸盐水溶液种类等因素对硅酸盐/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组分中预聚体质量分数为83.5%且其NC...  相似文献   

15.
以CPUE(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和45#钢为试验对象,探讨了胶粘剂种类、金属表面处理、聚氨酯(PU)硬度、加热时间和保存时间对CPUE/金属胶接件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胶粘剂中,双组分胶粘剂245N的粘接强度相对最高,而胶粘剂240N的耐水性相对最好;聚酯型CPUE/金属胶接件的粘接强度高于聚醚型CPUE/金属胶接件,高硬度CPUE/金属胶接件的粘接强度高于低硬度CPUE/金属胶接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随加热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CPUE/金属胶接件的保存时间为7 d时,粘接强度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制品的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品收缩率、型腔尺寸,分型面设计及骨架结构等方面阐述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制品模具设计的几个主要因素,介绍了温度、制品硬度等因素对聚氨酯弹性体收缩率的影响,举例介绍了嵌有骨架的制品和大型制品收缩率,型腔尺寸的计算公式,Y型密封圈和隔油袋模具分型面设计方法,模具材质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PUE)/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牌号分别为Aerosil R 972 和Aerosil 200的气相法纳米SiO2在基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二醇(PCL)体系CPUE中的分散性、贮存稳定性以及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Aerosil R 972在PTMG和PCL体系中均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贮存稳定性;Aerosil 200在PCL体系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贮存稳定性,而在PTMG体系中则相对较差.2种纳米SiO2的添加均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并能显著增强、增韧和提高复合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分子量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预聚物,以N,N-M(2-羟丙基)苯胺为扩链剂制备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并着重研究了预聚体中游离异氰酸酯基含量、扩链剂用量、HTPB分子量以及不同分子量HTPB并用和扩链剂并用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还对弹性体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预聚体中游离异氰酸酯基含量为9.0%时,拉伸强度最大,且综合性能最佳;扩链系数为0.89时,拉伸强度、定伸应力、硬度出现最大值;HTPB分子量增大,弹性体力学性能有下降趋势,不同分子量HTPB并用时分子量大的HTPB增多,力学性能下降;当HTPBMn=3100,游离异氰酸酯基含量为9.0%,扩链系数为0.89时,弹性体综合性能最佳。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HTPB型聚氨酯有微相分离,且软硬键段分布不规整。  相似文献   

20.
以聚醚多元醇3010,甲苯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催化剂为原料,采用一步法来制备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工艺条件(不同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初始反应温度)以及浇注成型产生的缺陷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固化温度为140℃,固化时间为4 h和初始反应温度为50~60℃的合成工艺条件时,聚氨酯弹性体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并且能够解决浇注成型时所产生的缺陷,可使产品的综合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