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鑫 《建筑师》2021,(1):26-33
文本、结构、类型学的观念贯穿了中国建筑师王澍的理论、设计以及教学实践.随着王澍作品影响力的扩大,其博士论文《虚构城市》的核心观念"语言隐喻"也从一个个人理论立场发展成了一种集体建筑文化.本文通过话语、建筑形式分析等综合手段对这种建筑文化进行评介,并着重讨论了其中3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语言隐喻的模式问题;类型学的内涵问题;类比的认识论问题.本文指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语言模型在王澍的理论写作中同时存在,两相冲突;王澍类型学设计实践的开放文本性质未能引起评论界足够重视;语言隐喻延伸至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的研究生教学活动且成果颇丰,但王澍及其后学较少对隐喻在建筑研究文化中的正当性提供严格的方法论解释.本文在作为一种研究文化的"虚构城市"未完结处立论,并指出它20年前的承诺——为建筑研究文化的想象力正名——似乎还未完全兑现.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王澍建筑作品策略方面的剖析,以三个方面阐述王澍建筑中"活"的体现:以旧材料的循环建造体现"活化"的建筑;以低成本科技的节能环保体现"活力"的建筑;以传统工艺与现代做法结合产生的随机性体现"活泼"的建筑。该文同时从这三个方面解读了王澍建筑的技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2017,(3)
本文以王澍建筑中的本土建筑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王澍建成建筑作品中本土建筑元素的呈现,结合王澍所著文章中对自己的建筑和建筑理念的阐释,总结出王澍在处于悬欠状态的建造理想、建造观念与建造方法的影响下,建筑作品中单一本土建筑元素以"反复"的方式呈现。而对于由单一本土建筑元素组成的"秩序"、"复杂"、"循环"和"体系"四个方面的多本土建筑元素以"叠加"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4.
<正>当2012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余温未散之时,王澍的又一件作品已经悄然伫立在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内。在保护自然传统、保留文化多样的课题上,永远孜孜不倦的王澍,此次将目光集中到了距今几千年的我国古老建筑材料——夯土上。当全世界都在热衷挖掘新奇的建筑形式,寻求新型建筑材料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愿意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思考建筑的本源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需求。建筑是一种载体,做有生命力的建筑,是解决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师王澍曾说过:对于"活"的  相似文献   

5.
王澍荣获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中国建筑界来讲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作为和王澍近8年的同窗好友,对他表示祝贺!也为中国建筑界感到骄傲!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解说王澍获奖的原因:"讨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演化成能够植根于历史并能面向未来、永不过时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次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深度对谈,对象是新近投入使用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园山南二期的建筑群。对谈者们认为,王澍的建筑反映出一种倾向——重新关注民间的建造经验,从日常现象的直接关系中寻求建造方法,设计可能来自于一种“手边关系”:建筑的空间形式和基础语言都源自直接的、生活化的、基本的存在体验,这恰恰是今天学院化的建筑学和教育活动正在遗忘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王澍建筑师在杭州进行的成规模的校园建设实践,本文通过记述校园一期与二期现场参观经验,对在校园总体营造中体现出来的当代建筑中国性具有中国传统气息的建筑观,以及建筑师在校园建筑群中实现城市性的尝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富春山馆"是业余建筑工作室于2017年完成的一个代表作品,文章从工法的角度对作品的建造过程展开讨论,特别聚焦于其中所采用的带有地域性特点的传统砌筑工艺如何同现代建造技术相结合,进而指出工法的研究产生于真实的建造过程,是劳作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以工法的角度展开研究性的思辨,使我们能够回到建造的内在逻辑,回到材料、做法、工艺、构造、节点等具体问题中去展开讨论,从而避开当下建筑界由外在表现主宰的陷阱。  相似文献   

9.
童明 《建筑师》2013,(2):6-19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疏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童明 《建筑师》2013,(4):46-59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疏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童明 《建筑师》2013,(3):16-26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梳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和我谈论建筑的学者中,潘公凯教授是最为特别的一位。以中国画知名的潘公凯多次非常认真地向我提及他对建筑的兴趣,一度让我觉得只是个玩笑——和他比起来,前不久获得普利茨克奖的王澍的事务所"业余建筑"倒是该改改名了,因为潘公凯的设计见解更很难用我们熟悉的"专业"理论来解释,他毕竟并没有像王澍那样,在执行业牛耳的  相似文献   

13.
将王澍的建筑设计定义为在泛建筑观视角下进行的造园实践活动,着重探讨了其最有特点的几个空间意象的生成逻辑,从而分析王澍是如何做到能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元素的,为现代建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王澍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文本一直保持着对传统文化和个人经验的探索,建筑作品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文章通过对王澍早期和近期作品的比较分析,从设计观念、空间形式、建造技术以及建成效果等方面,对其建筑历程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梳理,试图探讨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发展整体上呈现"模糊"的状况下,力求突破的价值与现实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亦方亦圆     
2010年王澍以"衰变的弯顶",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获得特别荣誉奖,这是以简洁的木料构筑成的一个大弯顶。之初,王澍的建筑实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当代建筑中,是建筑学对于传统的创造性传承。2011年在台北,王澍延续可快速搭建与拆卸,且对建筑环境负担的思维,以同样简洁的木料做模具构筑,坚持消耗资源少,技  相似文献   

16.
王澍从来就是一个传奇,他的所有成就都与"非典型性"联系在了一起。这或许是善于思辨的天性使然。如今,王澍作为"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艺术学"的领军人物,他的使命就是如何让后辈从他的诸多"非典型性"中学会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把中国的建筑新文化复兴继续下去。非典型性国际大奖中国得主  相似文献   

17.
宁波博物馆     
一直以来,王澍都在现代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传统艺术之根。作为传统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它的建筑是与这样的一种探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在王澍看来,传统一旦死亡,我们就没有未来。自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25日,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本期世界建筑导报[本期人物]专栏报道了王澍的专访.当然,我们并不想加入额首相庆或羡慕嫉妒恨的大合唱中.相反,我们更希望与读者们一起思考这样问题:王澍获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看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给予王澍的评价:“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但是,我们怀疑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对于建筑界提出的挑战仅仅是“面向传统”还是“面向未来”的问题.和前两期相比,在本期杂志里我们关注焦点也许有些改变,从建筑的物质性存在转向精神层面的“都市欲望和建筑记忆”.  相似文献   

19.
王澍访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记录了一次对王澍的访谈。采用对话形式,通过提问的设置、王澍的回答及其他参与对话者的互动讨论,展示出王澍对写作、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中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8月1日,王澍获聘西安市政府城市规划建设顾问,西安市市委书记王永康书记赠其"金钥匙"。王澍,世界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著名规划专家、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著名的设计大师。王澍:在西安,有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它的建筑明显地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具体地说,就是它的留存已久的古代建筑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动,而它的现代建筑却整体上乏善可陈。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略微次要的对立,即在某些区域或者以某一个体而论,现代建筑着实带给人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