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芊宇 《四川建筑》2007,27(5):33-34
形胜概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历史地理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形胜本身具有景观元素,与地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文中阐述形胜在景观设计与地景学中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近落成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是一个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巨构综合体。它将传统中学布局中起着仪式化作用的公建全部做了下埋或是覆土,而将教学、办公、休闲和生活空间连成一体,漂浮在地景之上,并将屋顶开拓成为可种植的田地。作为万科集团代建并全力打造的城市建筑,北京四中房山校区的确改写了人们对于中学教学模式的既有印象,带出诸多关于中学设计的新话题。本文所记录的是2014年9月18号笔者与该项目的主创建筑师李虎以及黄文菁的访谈内容。两位建筑师详细回顾了该建筑从竞赛到施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卢强 《华中建筑》2002,20(3):17-21
该文通过黄山“贡阳山庄”的改建设计,努力使其所处的北海宾馆地段的环境得到改善,并总结了“地域”、“地景”、“地形”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和“地形”、“地景”、“地域”由微观到宏观为实现良好的景观环境的建筑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庆辉 《新建筑》2006,(1):47-51
深圳市核电大亚湾现场总部办公楼的中标方案设计,通过庭院、架空空间、连续的步行动线以及竖向设计的整合等策略,完成了一个将人工地景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联的场所。同时,作为表现空间和象征价值的一部分,材料和细部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红军 《时代建筑》2021,(5):126-133
地景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动态体系.上海的乡村景观,源自地方的自然条件,被长时间社会生产和制度化过程所塑造,进而构成了地方的场所特征与集体记忆,也成为当代乡村建筑设计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6.
迈向城市、建筑、地景一体化的景观建筑学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龙华 《建筑师》2005,(1):109-112
文章以现代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为依据,探讨规划、建筑、地景一体化的景观建筑学设计方法;并结合作者创作实践,阐述景观建筑学在规划设计创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整合规划、建筑、景园三者关系,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使景观建筑学体现于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与全过程,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当代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若干地景建筑案例的分析研究,详细分析地景建筑产生的项目背景和其设计逻辑;并结合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科学产业园综合服务楼项目,应用地景建筑的设计策略,解决项目场地环境、功能需求、行为流线以及空间价值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王维仁 《建筑师》2012,(4):41-43
我今天讲边缘的现代性,边缘有很多的意思,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就是地区的边缘。这里面我们也可以再讨论边缘跟中心有什么样的关系。刚才赖德霖教授讲了在中国整个对于现代建筑、现代跟传统关系的思考,而我想谈的是在这样一个架构下——1949年以后在台湾和香港,这两个地方的建筑师,对传统或者是对现代中国建筑问题的思考,特别是转变。  相似文献   

9.
人类生活空间的声环境正随着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变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声景作为探索人对声音感知的学科正在快速发展,并为改善声环境作出贡献,对当代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为了对声环境进行调查和优化,需要必要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大量数据。目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声景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要求。数字技术可以提升声景研究效率和精确性,并形成更直观的表示法对声景中的舒适度感知指标进行可视化。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数字化技术在声景领域应用的4个方面,包括声音采集和再现、声音处理和分析、声场模拟和评估、声景感知的可视化。重点综述了重要支撑性技术、处理原理以及评价等方面。以公园的声景感知地图为例,详细阐述了声景地图的技术路径及其相关的可视化和智慧调控,同时也讨论了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声景感知地图计算模块。其中舒适度预测模型可在小型公园的局部环境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与模型调整,从而提高舒适度模拟的精确度,并随着采集技术和模拟技术的发展,舒适度模拟模型也将进一步迭代。此外,也可根据舒适度和声级地图,设置感控调节模块,真正实现智慧公园的及时性、可视化、人性化。基于此,对数字化技术在声景领域的应用作出了若干总结和探讨,如各项技术仍需完善方面,如何面对未来技术、气候和生活方式改变等,以期为未来声景研究提供参考信息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园林》2018,(2)
正在美国,有些人早已在自己的草坪打造一种你认为不可思议的菜园景观;在南非,用石块或砖做一个简单的分割就能让一个菜园摇身变为花园;在法国,花园内种植蔬菜、果树、香草、草药等众多植物品种,作为装饰性蔬菜和烹饪调料以满足家人食用、调味或医用所需……。其实它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做edible landscaping(可食地景),以瓜果蔬菜打造出美观又实用的景观,将  相似文献   

11.
<正>获奖:公共建筑设计|提名奖获奖者:(中国)UAO瑞拓设计项目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场地是典型的江汉平原的丘陵地形。在项目伊始,设计师在考察地形后,将建设的基地选择在与乡道对面的水塘边,希望从高速下来的车辆,在拐进这条两侧种满意杨林的乡间道路后,第一眼可以远远看到建筑的全貌,从而形成一个对景的关系。在方案构思阶段,设计师多次往返现场,发掘基地的特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3月22日,3场展览同时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开幕(图1),分别为日本艺术团队teamLab的大型数码音像装置展《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 in the Tank)、当代中国艺术家组合展《建造中》(Under Construction),以及阿根廷雕塑艺术家阿德里安·比利亚尔·罗哈斯(Adrián Villar Rojas)个展。这座新建成的艺术中心位于黄浦江西岸,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建筑师和普罗大众前往。本次活动也标志着这座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油罐艺术中心的  相似文献   

13.
地景艺术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这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制度的变革,也是表达对生态问题的关切。如今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高速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艺术家试图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参与自然和环境中去。正如五十多年前美国地景艺术家创作的初衷一样,地景艺术不仅能带来审美上的喜悦感和满足感,而且以艺术介入自然的方式去呼吁社会关注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董豫赣的作品始终不同程度地彰显着传统园林意向的品质.传统园林的图景性文化又一次为小岞美术馆的创作提供了感知世界的方式。文章以现象学的维度对作品进行阐述,在"地形""场所""场景"的视野下理论性地审视小岞美术馆的造园意趣所在。然而,这种独特的景观和建筑思想语言是否具备承载现代观念结构和技术文明的全面性,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绪言院校理念与其所进行学习的空间——架构——之间的关系包含着一部鲜活的历史,因为它引发了一个理论困境,这个困境根植于一个经久不衰的建筑辩论的核心:即,形式与内容以何种形式对话,是结盟、分离还是勉强契合。教学方法是否以某种方式从其所处的建筑物中产生?建筑物是否为某些教学方法搭建了舞台?将结构主义学派提出的教学方法与语言学类比,能指(形式)与所指(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假定的。因此,两者之间的宽泛契合为文化差异留有余地,这就使得诸如cat和chat之类的不同单词可以指同一种毛茸茸的动物,而两个不同语种中的相  相似文献   

16.
建筑设计中的绿化、地形与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条件,是建筑师必须认可的一种约束,它制约着设计人员不对以像画家一样思绪所欲,信手涂抹,他只能在限定的地域之内驰聘。这种约束,一方面限制着建筑师,但另一方面却为建筑师提供素材,让他们从这些限制中获得创作灵感,以这些材料来进行加工,并最终以巧妙地利用了这些限制而塑造了一个建筑独有的个性。一、将绿化融人建筑设计内,让人们生活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旅游观赏、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而目.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的日趋发展,空气污染的程度愈趋严重,人们居住在压抑、闭塞,公共空…  相似文献   

17.
这个主题讨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位于大陆边缘的台湾或香港建筑师,如何反应战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在中国文化的空间传统和台湾或香港的地域传统之间,经由反省与互动,摸索出来的另一条中国建筑现代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景观设计是先做好规划或建筑设计然后再进行景观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往往会把景观设计逼入搞绿化,栽花种树的尴尬境地之中。文山民族文化中心尝试从融合地景、名俗、建筑三大元素来进行景观设计让建筑从一开始就融入景观设计中,与其他景观元素一起构成整个场地的建成景观环境。这种方法利于建筑与景观环境紧密结合,从大的景观环境入手考虑建筑设计也有助提高场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保存在近年世界遗产登录名单逐年增加的环境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近年来工业遗产提名登录有持续增加、序列地景及范围扩大的三大趋势,为了能说明清楚工业遗产的生产及社会价值常以序列方式分区或主题共同提报,因此以“文化景观”的概念应用于工业遗产保存的不只是提名登录的策略,更是实质推动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文章研究的对象为英国世界遗产康瓦耳及西得文矿业地景,目的在说明以“文化景观”的概念应用于工业遗产保存的思考及实践。主要方法为文献分析、实地田野访查及焦点人物访谈。经由案例研究结果展现文化景观的整体脉络性结构及地方文化的内涵,是协助工业遗产保存界定标准及保存现况与问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