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云南化工》2016,(2):22-24
精己二酸中水分和硝酸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粗精酸结晶器、粗精酸增稠器、粗精离心机、干燥流化床等设备的操作参数,达到了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质量指标的己二酸和1,4-丁二醇作为原料,制备一系列的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并考察己二酸的主要杂质含量对聚酯多元醇色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灰分对于己二酸的熔融色度影响显著。在NO-3含量较低时,灰分对聚酯多元醇色度的影响不明显,而铁含量偏高会导致聚酯多元醇的色度加深且发红。当灰分和NO-3含量同时偏高时,聚酯多元醇由黄色变暗,色度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己二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表现在产品价格逐渐提高,另一方面表现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事实上,己二酸质量与其成分中的高硝酸根含量与高水分含量等存在极大的关联性,针对硝酸根含量高与水分含量高进行深入探究,并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确保己二酸的产品质量,促进己二酸产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考察了己二酸中的铁离子含量、硝酸根离子含量、缩聚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和氮气流量等因素对聚酯二醇合成的缩聚反应时间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P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缩聚反应温度220℃、搅拌速率为320~350 r/min以及氮气流量50 m L/min;当己二酸中铁离子含量≤0. 10 mg/kg、硝酸根离子含量≤1. 0 mg/kg,聚酯二醇产品APHA色度保持在20以下,产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荆门分公司聚丙烯装置提升产品质量的要求,分析了影响聚丙烯产品灰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已达到降低聚丙烯产品中灰分的含量,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由辽阳石化公司起草修订的《工业精己二酸》、《精己二酸硝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精己二酸水分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3个行业标准日前通过审批。为指导行业生产、规范市场提供了有力保证。与会专家认为,《工业精己二酸》行业标准在产品质量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精己二酸的进出口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精己二酸硝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行业标准有多处创新,改善了原方法的重现性,为产品质  相似文献   

7.
结合己二酸与1,4-丁二醇缩合制得聚酯多元醇的工艺反应过程,通过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证明原料己二酸杂质中铁、灰分、硝酸等因素对最终产品聚酯多元醇酸值、羟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己二酸也就是肥酸,是一种有机二元酸,其作用是成盐反应、酯化反应、酰化反应等,同时也能够与二元胺与二元醇缩聚成高分子聚合物。己二酸在工业、医药、化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国内己二酸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一方面是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另一个更为主要的方面是产品质量的提高。己二酸质量主要受制于硝酸根和水分这两个指标,为此,加强己二酸产品质量的分析,尤其是对硝酸根和水分影响因素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高己二酸产品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将对己二酸的当前质量标准进行阐述,分析影响己二酸质量的具体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己二酸生产负荷和产品质量,在对环己醇与硝酸反应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环己醇与硝酸反应生成己二酸的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及NOx气量较大,制约了氧化反应负荷的提升。通过调整NOx总管压力以及吸收塔吸收液输送阀自控条件,提高氧化反应的空气补入量,同时稳定输送吸收塔吸收液,实现了己二酸装置高负荷连续运行。另外,通过增加原料过滤设施,控制己二酸中丁二酸、戊二酸含量等措施,提高了己二酸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己二酸的生产过程中,结晶工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己二酸微结晶,导致结晶器运行不稳,影响其结晶质量,进而影响到己二酸的产品质量。对己二酸微结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己二酸结晶器稳定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是保证选煤厂产品质量的关键,以同煤某选煤厂为研究载体在分析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重介质旋流器工艺参数(原煤灰分、悬浮液密度、煤泥含量以及磁性物含量)的在线检测方案,并研究得出分选效果对应最佳分选密度值,为保证选煤厂的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装置的生产工况,讨论了PTA的色相b值、粒径、灰分对PET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PTA装置与PET装置联动调优的控制中心值及措施。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调整PTA装置氧化单元、精制单元工艺参数,可将PTA的b值控制在0.5~1.1,PET产品b值控制在3.5~4.5;PTA的粒径主要影响PTA/乙二醇的浆料性质和酯化反应速度,实际生产操作中可通过控制结晶器压力、液位来调整PTA粒径,以PTA平均粒径175μm作为日常优化中心值,PET产品的b值控制在3.5~4.5;控制粗对苯二甲酸中灰分含量小于25 mg/kg,可保证PTA灰分含量小于6 mg/kg,从而保证PET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然 《山西化工》2024,(1):158-159+164
为探究精己二酸产品质量的改进策略,本次研究以某化工厂为研究对象,对其精己二酸产品指标不符合预期要求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精己二酸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主要指标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离心机推料频率为58次/min、活性炭添加量为120 kg/d、离心洗涤环节中水与己二酸的质量比为0.9∶1,以此作为优化后的参数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精己二酸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这表明本次优化实验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的优化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针对己二酸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现阶段该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成品无论是质量还是产能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效果。但是其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当前此项技术发展过快,但由于尼龙材料以及二腈技术停止补强,对其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我国当前己二酸产能过剩。在此种状况下,己二酸成品除了价格竞争以外,就是质量的竞争,其中灰分以及铁含量对己二酸成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探究和分析,以帮助提升己二酸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合成纤维工业》2016,(5):70-73
为了探究己二酸生产过程中影响己二酸产品质量的微量杂质并加以控制,采用GC/MS-TQ803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环己烯水合法生产己二酸时中间产物环己醇中的杂质,采用酯化萃取与中和萃取的方法,分别对环己烯和环己醇重组分氧化产物以及己二酸结晶母液和己二酸产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环己醇中的主要杂质为环己烯和环己醇重组分,环己烯硝酸氧化产物能够确定的有12种,影响己二酸的纯度,且氧化液颜色为深褐色,给后续吸附脱色造成困难,实际生产中应控制环己醇中环己烯含量低于100mg/kg;环己醇重组分硝酸氧化产物能够确定的有36种,且多为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影响己二酸的色度,实际生产中应控制环己醇重组分含量低于500 mg/kg;己二酸结晶母液和己二酸产品中均检测到苯酚,反应器散热效率低,微量苯酚难从己二酸体系中分离是导致己二酸中微量苯酚存在的原因,实际生产中采用6台反应器串联,当1#,2#,3#反应器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70%,且3个反应器温度控制在80℃以下时,己二酸产品中苯酚等杂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张跃杰 《河南化工》2013,30(13):60-62
简述了国内精己二酸行业的市场、生成工艺现状、产品质量及分析方法的现状,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改进产品质量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Unipol聚丙烯工艺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气相流化床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灵活、经济安全、操作和维护简单等特点。本文从工艺生产角度,简述了影响均聚聚丙烯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和探讨了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度、灰分含量、表观密度、分子量分布、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关键参数的控制方法,为聚丙烯的工业生产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丽姝 《广东化工》2009,36(10):167-167,164
己二酸中钠的存在影响其下游产品聚氨酯的质量,为控制产品质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己二酸中的微餐钠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23,回收率为10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云南某选煤厂尾煤泥的浮选性质,分析了尾煤泥的性质,进行了浮选参数和浮选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尾煤泥中高灰细泥含量高达51.31%,1.5~1.8 g/cm~3的含量仅为8.03%,小于1.5 g/cm~3的含量高达35%,具备分选的可能;试验范围内,浮选药比、药耗对精煤产率、灰分均影响显著,浓度对精煤灰分影响不大,对精煤产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某水库入库水中硝酸盐氮含量与往年有着明显的不同。研究该水库2016年硝酸盐氮年际变化,以及硝酸盐氮含量与大通站径流量及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水库库内外硝酸盐氮含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库外硝酸盐氮含量受到径流量影响,随径流量增大而减小;库内硝酸盐氮含量受藻类生长影响较大,藻类生长越好对硝酸盐氮吸收量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