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式托换法在既有建筑物地下增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节约土地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板式托换法是应用在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中的一种方法。阐述了梅花型、十字型、开敞式板式托换法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板下土体稳定性和沉降量的控制方法及板式托换法的构件设计方法,总结了板式托换法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对托换桩基础屈曲稳定的影响,提出托换桩桩身屈曲失稳临界荷载及稳定计算长度的理论计算方法.以甘水巷3号组团地下室建设工程为背景,结合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托换桩的桩-土体系总势能方程,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得托换桩屈曲失稳临界荷载及稳定计算长度表达式,并分析托换桩屈曲临界荷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半波数的增加,托换桩的临界荷载逐渐收敛;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自重对托换桩的临界荷载影响不明显;托换桩的临界荷载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急剧减小,随桩身直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开挖深度大于4m时,土体水平反力比例系数对托换桩临界荷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
地下室下扩增层工程常需进行"桩变柱"结构置换,承台节点成为关键部位。为分析节点薄弱区的应力变化状况,首先建立了一桩一柱承台节点的力学分析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单元生死技术,对某高层建筑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承台节点应力分布状况进行求解;最后根据求解结果分析薄弱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承台节点置换为梁柱节点时,核心区应力水平大幅增加;不同施工工序将影响核心区的应力路径。  相似文献   

4.
地下室下扩增层工程常需进行"桩变柱"结构置换,承台节点成为关键部位。为分析节点薄弱区的应力变化状况,首先建立了一桩一柱承台节点的力学分析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单元生死技术,对某高层建筑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承台节点应力分布状况进行求解;最后根据求解结果分析薄弱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承台节点置换为梁柱节点时,核心区应力水平大幅增加;不同施工工序将影响核心区的应力路径。  相似文献   

5.
钢管桩在既有建筑基础托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时,施工场地有限,原有的基础仍要发挥作用,在这种条件下,采用钢管桩进行基础托换是最优的选择。本文首先对托换后的基础进行了沉降和水平位移验算,然后基于ANSY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分析,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看出,在特定的条件下,采用钻孔钢管桩进行基础托换,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利用锚杆静压桩在建筑密集区进行增层改造,具有不中断生产、不影响环境的优点,且造价合理,技术性能优越,对体型较复杂的砌体结构房屋,采用纵向连系梁增强刚度是本例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对层间隔震技术在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层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采用在双线性模型模拟隔震支座,通过参数化研究得到了隔震支座优化参数.对某工程加层后与未加层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隔震支座的优化参数基本一致,增层隔震技术类似于TMD系统,但因子结构质量较大,能够起到更好的耗能减震效果,可有效削弱原结构的水平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9.
某建筑结构增层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加层与加固同时进行,对加固实用设计有较高要求.在加层结构选型与设计、底层加固方法、加层与底层的连接设计等重要环节都明确贯彻了加固实用设计原则,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型钢管桩托换支撑既有建筑,下方开挖土方施工地下室是一种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有效方法。但随着钢管四周土方的开挖,钢管稳定性会降低。文章对位于济南商埠区的济南某医院地下增层工程进行了设计,并对钢管稳定性的保证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向下开挖一定深度需在钢管间设置拉结支撑杆件,钢管两侧挖土的高差应控制在1.5 m之内,以减少钢管承担的土压力;钢管桩插入钻孔后,需要在孔壁与钢管间高压注浆,形成对钢管的约束和嵌固;钢管的计算长度系数应根据桩顶的约束情况、桩身露出地面的自由长度、桩的入土长度、桩侧和桩底的土质等条件综合确定;钢管受压稳定性系数为0.814,压应力为46.4 N/mm2,远小于强度设计值215 N/mm2。  相似文献   

11.
既有建筑物地下增层时,上部结构的集中荷载会作用在托换梁上,对其承载力提出较高要求,采用内置型钢混凝土托换梁是提高其承载力、减小其截面高度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托换梁的受力机理,通过改变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和型钢含钢量等参数,研究了内置型钢深受弯钢筋混凝土托...  相似文献   

12.
对现行既有建筑加固方法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固有的缺陷。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物的加固设计方法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既有建筑物的加固设计方法指出了方向,并就加固设计中遇到的两个问题-荷载以及构件的抗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已经非常普遍,建筑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采用托换技术对房屋结构体系进行加固改造的需求日益增多,通过分析国内外托换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托换技术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不同托换技术的技术要点和应用范围,并就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砖混结构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常需要进行墙体拆除,代之以托换梁承担上部荷载。改造过程中常需要解决托换梁的选择,托换梁的设计,上部墙体和圈梁承载力的验算,竖向承重构件和基础的加固设计等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托换梁的形式及各自优缺点,分析了钢梁-混凝土柱托换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包括托换梁的设计,竖向承重构件和基础的加固设计,总结墙体托换施工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总结建筑建造工程中基础托换技术的基础上,说明反压梁基础托换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该方法是基础减压和加强刚度托换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用于上部结构总茶载不变或减小的改造工程,可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南京某集团一工业厂房的增层改造设计.增层改造设计的要点是底层不再增设柱子;以钢混凝土作为组合梁板结构;新层楼板采用组合楼板.这种增层改造设计既利用了原有厂房的富余承栽能力,又能加快施工速度节省工期.设计方案还提出了钢梁支承、框架梁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型桩托换技术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减小其沉降,形成新的微型桩组合托换结构。文章基于变形控制的原理,提出了托换加固荷载分配的变形协调和简化计算方法,建立了托换构件强度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将微型桩等效为柱、植筋等效为桩,把桩对新增承台的冲切等效为柱对承台的冲切,揭示其上部新增荷载、既有基础、微型桩和新增承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同时工程实例的沉降观测数据表明该计算模型是安全、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既有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与其他省市相比,合肥近代工业发展较晚,以及既有工业建筑保护仍处于探索阶段,对近代工业建筑保护不仅完善了合肥城市文化特色也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合肥市既有工业建筑现状实地调查,分析合肥市既有工业建筑的现状及特征,提出了合肥既有工业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结构体系、跨数量、生产类别分为十种类型,以及提出了既有工业建筑分类保护利用的建议。为实现合肥市既有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内涵,做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粘结滑移有限元分析是掌握型钢混凝土托换梁变形特性的关键手段。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两种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托换梁荷载-挠度曲线、型钢应变及箍筋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考虑粘结滑移时,托换梁的极限荷载、跨中挠度与试验值差值百分比范围分别为1.0%~6.8%和11.3%~24.5%,受剪段中部、梁跨中位置的腹板应变和内、外侧箍筋应变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分别为23.1%、46.4%、15.8%和45.8%;考虑粘结滑移后,托换梁的极限荷载、跨中挠度与试验值差值百分比范围分别为0.7%~4.5%和5.7%~18.2%,受剪段中部、梁跨中位置的腹板应变和内、外侧箍筋应变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分别为2.7%、1.3%、11.6%和27.7%;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型可更准确地模拟梁的承载力和变形。  相似文献   

20.
外墙外保温的细部节点设计对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的质量好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外墙节能改造细部节点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外墙外保温改造工程常规细部节点和特殊细部节点构造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勒脚、墙体阳角、滴水槽、女儿墙等部位和空调孔、外墙固定件的做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细部节点设计建议,以期为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