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油藏类型多,有低幅度构造、地层-岩性构造,识别含油气构造地震响应特征至关重要。根据目的层厚度、速度等方面建立不同的地质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建立含油气构造地震波场正演特征。分析对比正演模拟剖面和实际地震剖面的波场特征,结合地质资料,推测含油气范围,有效指导了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2.
神府-临兴气田致密砂岩储层总体厚度薄,平面分布不均,横向变化快,厚度差异大,常规地震解释很难有效识别储层。利用钻井、测井、地质资料及地震资料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正演分析,建立不同致密砂岩厚度的地震正演模型,从而利用正演的地震记录对地震剖面属性进行优选,进而达到识别储层砂体的目的。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正演结果与实际地震资料符合较好,对于非均质储层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顺北油田一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在加里东中-晚期及海西早期,受构造活动及热液溶蚀改造等因素影响,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十分发育。本文通过对该区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结合沉积相特征,将储层类型主要分为溶洞型、裂缝-孔洞及裂缝型。针对储层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识别,描述有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储层的展布规律,根据实钻井资料,井震结合,实现了研究区内有效储层识别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模型正演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联系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桥梁,是构造解释和岩性储层地震解释的基础。文中的三维正演技术是一种基于褶积模型的正演方法,应用这一方法可以明确地震波形的地质意义,确定储层甚至油气的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岩石物理分析重点研究特定地区、一定岩石性质下不同流体、压力、温度、空隙等变化对弹性参数的影响,从而确定该地区储层和流体预测的敏感参数。本文根据Brie方程、自洽弹性参数模型、Gassmann流体置换模型,重点对碳酸盐岩储层在不同物理条件下研究地震响应敏感参数的变化,进而指导波场特征分析;文中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不同厚度和充满不同流体的储层模型,通过正演分析,确定了该区碳酸盐储层为四类AVO特征、储层含气比含水梯度和截距都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蜀南地区宋家场气田茅口组气藏为碳酸盐岩属缝洞性碳酸盐岩有水气藏,储层基质岩块孔隙度极低,渗透性极差,导致裂缝溶洞空间分布及其气水关系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开采和挖掘工作都很困难。而本文通过对宋家场茅口组开发动态及开发潜力分析,为宋家场以后开发和挖潜工作提供了一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油藏地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艇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28(2):165-167,173
肯基亚克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的东缘,该油田石炭系油藏是一个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划分为三类:裂缝-孔隙-孔洞型储层(I类),孔隙-孔洞型储层(Ⅱ类),微裂缝型储层(Ⅲ类)。由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溶洞发育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如何建立裂缝,溶洞储层地质模型一直都是较为关注的难题。此次通过利用储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确定地质模型的框架;对岩心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的孔隙度范围内都有微裂缝存在;对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裂缝,溶洞出现时显示出较低密度或高孔隙度,因此利用密度孔隙度和基岩孔隙度做裂缝和溶洞的定性描述。在对井间储层预测时,根据不同类型的储层应选取了不同变程,这样确保了不同类储层预测的精度。分析认为利用密度孔隙度,钻速,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以有效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8.
合兴场三分量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分三维量勘探综合了宽方位纵波勘探和转换波勘探二者的优势,对于解决川西深层致密裂缝性气藏的勘探开发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新场三维三分量勘探取得初步效果的基础上,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2008年在合兴场一高庙子地区部署了“合兴场-高庙子地区三分量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三分量三维地震采集设计首先根据储层埋藏深、岩性致密的特点,结合地质任务要求,然后通过观测系统参数分析论证,确定同时适合纵波勘探和转换波勘探的面元尺寸、最大和最小炮检距、接收线距、束间滚动距等;通过针对目的层深度和纵横波速度比的观测系统模板分析,确定观测系统的类型。基于上述分析设计了3种观测系统方案,通过对3种方案观测系统的玫瑰图、CMP面元和CCP面元属性、最大炮检距分布等的分析,确定了适合新场地区的宽方位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并利用正演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将该观测系统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采集,获得的三分量资料波组特征清楚,同相轴连续性好,反射信息丰富;PP波剖面和PS波剖面,反射层次清楚,目的层反射特征明显,构造形态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东南部奥陶系为碳酸盐岩缝洞型凝析气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研究落实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分布状况是开发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断裂特征研究、趋势面分析技术、有利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及振幅变化率分析,明确了塔河东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有利储层分布特征,形成了适合该地区的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描述技术,对塔河东南部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投入滚动产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震正演模拟技术是连接岩石物理分析与地球物理技术的纽带,在地震解勘探中利用叠后正演模拟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认识地震波在复杂地质构造中的传播规律,更好的区分岩性和进行烃类检测。本文利用某地区滩坝砂储层钻井、测井等统计地质信息建立地震正演模型,通过叠后正演模拟技术分析不同砂组岩性组合特征、速度特征对地震剖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地质模型进行波场正演计算可以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明确地质体地震记录特征。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对地质模型的正演计算可以对解释结果进行验证,并能提供地下地质体地震波岩石物理响应特性,为地质学家正确研究地下地质环境提供地震波波场证据。本文介绍了利用交错网格差分思想求解波动方程的地震正演模拟方法,并在碳酸盐地层中层位判断和相对低速薄灰岩储层中的两个实际地质模型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P区块位于哈萨克斯坦曼格什套州中部,目前中三叠系下部(T)以碳酸盐岩发育为主,勘探程度低,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不连续,油气分布隐蔽性强,有利目标区域难以有效追踪和寻找落实。针对上述特点,本次研究通过区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利用地质属性、地震反演、岩石物理分析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技术,并结合地质、测井、录井资料,对多种地震储层方法效果进行了比较,结合BP神经网络反演地震成果对T段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M油田东南部、Q油田西北部、Z油田南部为碳酸盐岩较为发育区域,是下步勘探及井位部署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3.
我国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是"深地"战略重点攻关方向.最近,已经在四川盆地发现大规模的板内走滑断裂,开辟了四川盆地板内深层走滑断裂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新领域.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使用导航金字塔新方法,通过平剖面结合,识别走滑断裂,判定其中典型走滑断裂带构造样式及其组合模式,为勘探开发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利用吸收系数方法技术反演研究川南地区丹凤场目的储层的吸收系数。针对川南地区的丹凤场储层的特点,采用吸收系数反演方法,对其吸收系数进行了提取与分析。并对吸收系数成图。对于原始地震记录分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即带通滤波分频和广义S变换分频。并用广义S变换时频相关谱比法分频计算出的复数道得出的吸收剖面。同时验证了吸收系数剖面的异常明显位置位于油气储层的位置。异常为强吸收,连续性好,与油气产层对应一致。验证了该方法所研究地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钻探技术的不断进步,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有了重要进展,我国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和新疆地区塔里木盆地,都在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勘探开发工作中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21世纪以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有多个构造在中二叠统茅口组钻探出高产天然气,因此说明茅口组具有非常大的勘探潜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技术问题也越加凸显出来,由于构造复杂,常规地震处理对构造复杂、断层较多的断裂带中,裂缝识别能力差、预测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研究要求。海相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油气勘探研究者的重视,而目前用于刻画裂缝的技术,例如常规的断裂刻画技术,如分频相干、加强相干等方法都是表征大断裂的分布特征,无法精确刻画裂缝。为了能更精确地预测裂缝储层,可以思考运用梯度结构张量方法,用于准确描绘出岩溶储层的边界,然后再对其单一特征值及组合特征值进行岩溶储层边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反复实验,地震预测裂缝成果与钻井、测井、测试等成果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16.
在储层预测中,油气检测及含油气储层分布预测一直都是研究的难点,尤其是利用叠后资料进行预测是更加困难。本文采用基于多子波地震道模型的多子波地震道分解和重构技术以及基于分解数据体的频谱分析技术,对某地区的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油气检测和含油气分布预测,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AVO正演模拟研究是采用AVO方法进行烃类检测的基础。研究了含气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关系和各种AVO属性参数的特征,为以后应用AVO技术检测碳酸盐岩的含气性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渤海渤中26区明下段属河流相沉积,储层在地震剖面上具有强振幅亮点特征,利用这种特征进行储层预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多年的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层与水层均为强振幅特征,难以区分,给油田勘探开发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文考虑了地下介质的粘弹性质,利用粘弹性波动方程,说明了油气层与水层相比,对地震波有更强烈的衰减作用,提出利用储层顶底面反射振幅比值确定其含流体性质的方法,并在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地层是油气储存的重要载体之一。对KKY气田古近系卡拉塔尔组碳酸盐岩地层的研究表明,该区块碳酸盐岩油气储量具有较好的开发效益。所以对该区进行储层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岩储层多为溶蚀、溶洞和裂缝发育,其内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等资源。LH油田元古界和古生界潜山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储层,随着该类储层的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技术系列。本次研究系统分析了SG低潜山带碳酸盐岩潜山识别技术与顶面构造研究,为该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