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吸水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吸水树脂的改性方法有亲水基团多样化法、互穿网络法、疏水改性法和无机物共混法.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聚合法、反相悬浮聚合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吸水树脂主要应用于油田开发、污水处理和建筑等领域.建议从聚合物分子设计、单体优选、合成工艺改进等方面着手,对提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吸水膨胀后凝胶的强度和控制吸水速率等进行研究.同时也...  相似文献   

2.
王向鹏  郑云香  宗丽娜  张春晓  吴伟 《化工进展》2020,39(12):5125-5135
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综合了氧化石墨烯和吸水树脂的优势,在水处理吸附、药物缓释、组织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缺少相关的综述。因此,本文主要分四部分来综述近几年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特性及作为吸水树脂改性剂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综述了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的主要聚合工艺;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氧化石墨烯对吸水树脂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在废水处理、缓解“热岛效应”、柔性器件及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开展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废弃蛋膜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蛋膜-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以及改性蛋膜用量等各因素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70℃,改性蛋膜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2%,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667 g/g,在0.9%的NaCl溶液中吸盐水倍率达到106 g/g,其吸水速率较快。IR初步表明了蛋膜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除杂改性得羧甲基纤维素。然后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分别采用传统加热聚合、微波辐照聚合和超声辐照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吸盐水(质量分数为0.9%NaC l水溶液)倍率及保水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同一比例下,超声辐照法制得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及保水能力均高于其它两种方法;超声功率为60%的条件下,吸水倍率可达635 g/g。微波辐照法制得的吸水性树脂的吸盐水倍率较高,微波功率为320 W时制得的吸水树脂吸盐水倍率可达65 g/g。  相似文献   

5.
可降解高吸水树脂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可降解吸水树脂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天然高分子和有机矿物材料在可降解高吸水树脂开发中的聚合机理、聚合方法及可降解改性的引入方式,进一步梳理了其在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降解吸水树脂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改性吸水树脂在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系统介绍了吸水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和影响吸水树脂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详细总结了提高吸水树脂吸附性能的改性方法,并预测了改性吸水树脂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吸水树脂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塑料科技》2019,(11):91-95
针对现有高吸水树脂不耐高温且难降解的缺陷,以四烯丙基溴化铵(TAAB)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海藻酸钠(SA)改性的淀粉(ST)接枝聚丙烯酸(PAA)系耐高温吸水树脂PAA-STSA。对聚合条件进行优化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55℃;TAAB、KPS、ST及S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丙烯酸(AA)的0.20%、0.09%、9%和2%;中和度为80%。此条件下制备的PAA-ST-SA吸水树脂在120℃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可达280.1 g/g,耐高温性能良好,自然条件下20天内在土壤中的降解率为47.7%。此外,该吸水树脂的可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在反复吸水8次后的吸水倍率仍可达到142.3 g/g。  相似文献   

8.
通过微波辐射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蒙脱土(MMT)改性淀粉基高吸水性复合树脂。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树脂吸水量的影响及树脂在60℃下的保水性,采用FTIR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210W的微波功率下仅需反应150s就可获得最大吸水量为1 350g/g的树脂,MMT的加入使树脂吸水量和保水率分别提高了22%和33%。FTIR表征结果显示MMT和淀粉及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蒙脱土和淀粉基丙烯酸之间形成了氢键。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过氧化氢 抗坏血酸为引发体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改性单体合成改性吸水树脂,考察GMA/AA摩尔比对改性吸水树脂及相应吸水膨胀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MA改性对吸水树脂及相应吸水膨胀橡胶的吸水性能有较大影响;当GMA/AA摩尔比为0.02时,吸水膨胀橡胶综合性能最佳,且吸水膨胀过程中吸水树脂析出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化工》2021,48(7)
研究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性能,选定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为此次试验的原材料,使用恒温水浴锅进行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溶液处理,通过设定不同的水浴时间,分析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吸收度,进而判断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性能。本次实验结果图呈现出上凸下凹的现象,当水浴时间在4 h时,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吸收度达到吸收峰,最高可达0.58%,此时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吸水能力最强,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吸水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辐射固化-水溶液聚合法制备玉米秸秆纤维素-腐植酸基复合型吸水树脂(UV-Cs-HA-PAA),可以改善吸水性树脂的性能。以吸水率为主要指标,探究光引发剂用量、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对复合型吸水树脂吸水吸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引发剂用量为1∶0.4、光照强度900 W、固化时间2.5 h的紫外辐射固化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树脂性能明显提高,吸水率可达845.78 g/g,与改性之前相比,室温下4 h的保水率从83.98%提高至86.25%,第7次重复吸水率高达156.81g/g, pH=3和pH=12的条件下吸水率分别高41.82和119.73 g/g,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耐盐性也更优,平均维氏硬度大6.58。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热重分析对树脂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紫外光对原材料改性后,为树脂引入了较多刚性结构,且使树脂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均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脂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以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纤维素废碱液为基础原料,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单体,(NH4)2S2O8-Na 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半纤维素-AA高吸水树脂。在此基础上,引入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TEGDA)对其进行共聚改性,合成半纤维素-AA-TEGDA高吸水树脂,考察了单体TEGDA添加量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树脂改性前后的吸盐水率和吸水速率。此外,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对2种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EGDA改性合成的高吸水树脂较半纤维素-AA高吸水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和较快的吸水速率,吸盐水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石墨烯(GO)为改性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GO-聚(AA-AM)[P(AA-AM)]吸水树脂,并研究了GO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改性吸水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中和度为80%,GO,NMBA,Va-044用量分别为AA质量的0.3%,0.7%,0.7%,m(AA)∶m(AM)为3∶1,得到的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为293.0 g/g。GO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吸水树脂的溶胀速率、保水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分类及制备方法,介绍了吸水性树脂国内外研究开发状况,并分别介绍了本体聚合法、反向悬浮聚合法、水溶液聚合法等,同时对几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实验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单体组成和吸水倍率不同的高吸水树脂。选取部分吸水树脂与苯乙烯、表面活性剂组成聚合体系,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进行原位共混聚合,制备了遇水崩解型聚苯乙烯。同时,考察了吸水树脂的种类、添加量、吸水倍率和聚苯乙烯的摩尔质量对材料崩解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吸水树脂添加量越大,吸水倍率越高,聚苯乙烯摩尔质量越小,越有利于材料的崩解。当吸水树脂中含有强亲水性基团时,虽然其吸水倍率没有显著提高,但却能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崩解性。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振斌  马应霞  张安杰  董方 《应用化工》2009,38(11):1656-1661
从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和吸水机理出发,分别就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吸水后的凝胶强度及吸水速度等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改性方法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不足,并指出了各改性方法存在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对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和吸水机理的深入研究是实现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良好改性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改性吸水树脂凝胶具有吸附量大、吸附效率高、吸附后易分离,能够循环使用等优点,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简要分析改性吸水树脂作为理想吸附剂的结构特性,详细综述提升吸水树脂吸附性能的改性设计思路及合成方法,探讨改性吸水树脂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价值,分析吸附型吸水树脂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后续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吸附型吸水树脂尽快实现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M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共聚物抗盐吸水树脂,研究了单体浓度、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比例、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pH值以及聚合温度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抗盐吸水树脂在保持较好的弹性的同时,模拟注入水吸水倍率为39.4g·g~(-1),模拟地层水吸水倍率为9.8 g·g~(-1)。  相似文献   

19.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增韧改性的主要方法,并对其工艺改性提出建议。增韧改性主要通过分子结构的改变或形态控制来实现。这些方法有原位聚合法增韧改性、二元胺扩链增韧改性、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增韧改性、烯丙基化合物增韧改性、BMI内扩链法增韧改性和液晶增韧改性等方法。并对我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前期聚合法和后期表面交联法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研究进展。前期聚合法涉及设计结构法、交联剂法和共混复合法;后期表面交联法涉及的交联剂主要有多元醇、多价金属盐、环氧化合物以及混合交联剂。最后指出了目前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