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将闸门控制系统、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集控监控系统集中接入闸门联动系统中,利用上游水位、入库流量、机组负荷、闸门开度等参数,精准的计算上游入库流量和下游出库流量,优化闸门调度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泄洪闸门与水位自动联动控制系统,并在株溪口电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泄洪闸门与水位自动联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提...  相似文献   

2.
以某实际水库工程的连续尾坎中坝泄洪消能的闸孔优化调度运行为研究对象,运用flow-3d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并以物理模型水力学试验成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成果基本吻合,准确度较好。根据本工程闸门调度运行的特点,拟定了在Q=900 m/s的大流量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该流量下多闸孔闸门不同的组合开启方式下的堰面流态、挑距、坝下河道流速、河底压强四项要素及水流主流区域等水力特性,得出了多闸孔中坝连续尾坎消能的调度运行的水力学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水位大流量(Q=900 m/s)调度运行时,相对4孔均开调度原则,5孔均开的调度原则堰面水流更稳定且消能效果较好,因此宜选择5孔均开即开启1—5号闸孔的消能调度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水电站安全运行实际需要出发,将计算机技术,PLC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中,以改善现有水电站闸门监测,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成为今后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发展的新方向,文中重点研究了闸门监控系统和组建网络中的容错问题,指出在闸门自动监控系统中需要考虑的容错因素,并提出了多种容错策略,以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泄洪闸门自动监控系统集成容错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水电站安全运行实际需要出发,将计算机技术、PLC技术、现场总线技 术应用于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中,以改善现有水电站闸门监测、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 成为今后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发展的新方向。文中重点研究了闸门监控系统和组建网络中的 容错问题,指出在闸门自动监控系统中需要考虑的容错因素,并提出了多种容错策略,以达 到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传统的水电站闸门控制系统对泄洪闸门的受力分析不全面,忽略了外界阻力的影响,导致闸门开启高度不合理,控制准确性较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水电站闸门泄洪应急联动系统.硬件设计中,通过控制闸门开度,选取适当的水位传感器与闸门开度传感器,为精准控制水电站闸门提供参考数据;设计PLC控制器的电路接线图,并确定各个端口的功...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峡第二阶段工程泄洪坝段深孔工作弧门的布置结构特点,结合现场布置的各种施工手段和土建施工条件,提出了适合各种限期条件下的多种施工方案,并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解决了施工中吊装手段不足、各种工序相互影响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水电水利工程泄洪闸门智能管理系统,提出了智能管理系统的运行逻辑及系统框架。智能管理系统依托闸门的历史信息、状态监测结果、运行与维护方案,优化数据的采集及分析的能力,开展全局化、智慧化管理建议。提出了基于多维度多参数准则的风险事故预测,赋予参数权重优先级,即“安全直接关联参数”赋值大于“安全间接关联参数”大于“安全潜在关联参数”,结合结构强度分析、历史安全数据溯源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提高安全管理的高效性和完整度。  相似文献   

9.
三峡导流底孔弧形闸门泄洪振动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优化闸门结构形式入手,进一步研究了闸门的减振措施。对闸门优化方案的1/20全水弹性模型进行了流激振动试验,检验优化方案的减振效果,并评估了其方案对闸门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闸门的优化方案使减振效果十分显著,可供其他类似的潜孔式闸门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凌津滩水电站闸门调度试验,针对低水头闸坝的闸调度方式进行探讨。并就如何避免不利于消能设施安全的调度方式进行了一镀从难从严证和研究。同时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闸坝的泄洪消能设施时,需要引起重视和考虑流量虽小但泄洪闸晨均匀 部开启的工况。  相似文献   

11.
靳帅  李建清 《水利水电快报》2021,42(4):59-62,74
为了确保大渡河枕头坝泄洪闸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紧急情况下因人为判断失误或者操作延迟,造成下游河道断流、水漫大坝等严重危及生态安全和生产安全的事故,大渡河枕头坝电站设计了具有下游河道生态安全防护功能的泄洪闸应急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库区水位过高应急提门、送出线路跳闸应急提门、泄洪闸动力电源消失应急送电、闸门动作应...  相似文献   

12.
王宏斌 《山西水利》2008,24(5):82-82
介绍了漳泽水库的闸门运行情况,针对漳泽水库闸门的开度、油压、供电电压、电流等运行参数不能及时准确地记录等情况,开发了闸门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闸门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溢流坝作为一种典型的水利工程结构,其主要功能在于有效调控上游与下游的水位平衡。研究以一系列详实的物理模型试验数据为依托,采用CAD软件构建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Flow-3D计算平台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细致的模型调整和验证流程,选取合适的数学方程来执行模拟任务,对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所选用的数学模型及计算软件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确保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在额定流量Q=600m3/s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闸门开启间隔,对溢流坝的运行效率和下游河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闸门开启策略为开启2号、3号和5号闸门。在这种配置下,堰面的水流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下游河道的流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泄流消能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此外,这种开启方式对下游河段的冲刷影响降至最低,从而确保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下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湖南桃源水电站库容小、水头低的径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特点,文章开发了一套机组与闸门的联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在电站甩负荷情况下,自动开启闸门泄洪的功能,避免了水淹厂房、水漫大坝等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15.
李晗宇  邓涯  张维  马爱兴  胡颖 《江苏水利》2021,(12):15-19,39
在实测水文、地形和闸涵枢纽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洪泽湖及主要出入湖通道在内的大范围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洪泽湖中低水位下(13.0~14.5 m)湖区水流特性、分流特性和出湖段局部水动力特征等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揭示了洪泽湖泄洪不畅的原因.结果 表明,湖区主流在南侧由淮河口大幅摆弯至三河闸入江,呈明显的吞吐之势;随入湖流量的增加和洪泽湖水位的不断抬高,南北侧分流线逐渐北移,经北侧二河闸及入海水道的泄洪流量占比有所加大,而出湖段水面比降整体有所减小;北侧出湖段二河闸上游引河的河槽狭小,形成卡口区,在中低水位期大幅限制了洪泽湖北侧的泄洪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安全监测工作中,及时发现和预警水工建筑物的数据异常及工程缺陷是确保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长距离引水渠道的沿线水位监测和预警,提出了引水渠道动态水位预警机制。引水渠道动态水位预警机制是指选择渠道重点渠段安装动态水位预警系统(水位计、RTU、摄像头、GPRS模块、预警终端、显示终端),获取实时动态水位数据,为自动报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以预警后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采取应急措施所需要的响应时间为依据,计算渠道实时水位增长速率作为报警条件,对渠道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补充高水位预警,当水位缓慢增长超出预警值时及时发布报警通知。引水渠道动态水位预警机制整体上为引水式水电站长距离输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流溪河电站泄洪闸门及启闭机的检测及设计复核计算情况,内容包括闸门的外观检查、锈蚀量检测、焊缝超声波探伤、应力计算及变形计算和启闭机的启闭力检测与计算分析等。通过对泄洪闸门及启闭机的检测及复核计算,发现了闸门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流溪河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二龙山水库冲沙泄洪底孔进口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在运行28 a之后,对冲沙泄洪底孔进口检修闸门、工作闸门和启闭设备进行重新设计、制造及更换后的闸门和启闭机设备经数十年的运行、维护等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泄洪闸门压杆支臂结构体型对泄流口水沙特征影响效应,利用Fluent开展了不同开度下三种压杆支臂结构体型的水力特征计算。泄流口断面水位呈“上、下游稳定,过闸口陡降”的态势,四压杆支臂结构过闸口水位降幅最显著,且在上、下游稳定段中其波幅也是最大,开度增大,泄流口水位增长。面板压强最低为双压杆支臂体型闸门;开度增大,面板压强降低。运营年限愈长,断面含沙量愈高,运营年限每增长100d,无压杆、双压杆、四压杆支臂闸门断面含沙量平均增长23.3%、 16.7%、 19.2%;无压杆、四压杆式支臂闸门断面含沙量变化呈阶段增幅效应,但双压杆支臂体型闸门断面含沙量增长稳定,断面每20cm平均增长5.3%。  相似文献   

20.
王屋水库建成于1959年,总库容1.49亿m~3,大坝为粘土墙砂壳坝,最大坝高28.3m,坝顶长761m。水库座落在辽芦大断裂附近,坝址处于8度地震带。大坝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测至关重要。自六十年代开始。先后建立了沉陷、位移,测压管水位等监测设施,积累了较完整的资料。1999年春,结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原有的安全临测系统进行改建,作为第一步,首先建成大坝测压管水位自动监测系统。在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