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显波      刘志红      张小武      卯松      张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7,39(6):550-556
采用浮选试验,结合溶液化学计算、方差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难免离子对中低品位钙镁质磷矿石反浮选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矿浆中Ca2+和Mg2+会降低浮选磷精矿中P2O5含量而提高MgO含量,原因是Ca2+和Mg2+会沉淀捕收剂解离的RCOO-,降低其有效浓度;SO42-会降低磷精矿中P2O5回收率,其作用机理是由于SO42-能与Ca2+作用生成硫酸钙沉淀并覆盖在氟磷灰石和白云石表面,增强氟磷灰石的可浮性,导致氟磷灰石随白云石一起浮出;PO43-对浮选影响较小;Ca2+、Mg2+、SO42-和PO43-对磷精矿中SiO2、Al2O3和Fe2O3含量影响较小. 由于Ca2+和SO42-分别对磷精矿P2O5品位和P2O5回收率影响显著,因此在回水利用过程中需控制矿浆中Ca2+和SO42-浓度,降低其对浮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化学特征是流域气候特征与环境的重要指示器,可用于揭示流域内河流、湖泊的补给方式及物质来源。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巴音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巴音河—可鲁克湖—托素湖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水化学组成,探讨了其主要的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水体pH、电导率(EC)及溶解性总固体(TDS)沿流向均呈升高的趋势,巴音河、可鲁克湖及托素湖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3-Cl-Na-Ca-Mg型/HCO3-Cl-Na-Mg型、HCO3-Cl-Na-Mg型及SO4-Cl-Na-Mg型; 托素湖作为封闭的咸水湖,主要受到蒸发浓缩作用的控制,而巴音河、可鲁克湖则受到岩石风化作用、蒸发浓缩作用以及钠盐淋溶作用等的共同控制; 受蒸发作用的影响,水体碳酸盐矿物达到饱和状态并发生沉淀,从而导致Ca2+质量浓度沿流向下降; 巴音河、可鲁克湖Mg2+/Ca2+摩尔浓度比值较低,推测形成文石、方解石等碳酸盐沉淀,而托素湖Mg2+/Ca2+摩尔浓度比值较高,则可能形成高镁方解石、原白云石等碳酸盐沉淀; 研究区水体中Na+、K+、Cl-主要来源于石盐(NaCl)和钾盐(KCl)等蒸发岩的溶解; 而Mg2+、SO2-4主要来源于蒸发岩(MgSO4)风化; Ca2+及高质量浓度的HCO-3可能来源于碳酸盐矿物的快速溶解,此过程也是水体Mg2+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摘 要: 为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对高碑店市的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 化开展了研究。在对该市27 个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水化学分区、 Gibbs 图、 离子相关 分析图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 在浅层地下水 的流动方向上,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HCO3 -Ca·Mg 型向HCO3 -Na·Ca 型逐步演化; 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化 学组分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岩石的溶滤作用, 且主要来自硅酸岩的风化及碳酸盐岩的溶解; 由于发生了阳离 子交换作用, Na+浓度随着地下水流动逐渐升高, Ca2+浓度则逐渐降低; 研究区地下水中NO-3 的来源途径多 样, 除了自然因素之外, 人类活动(如工业污染)对NO3- 浓度的影响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收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主要油田古近系和新近系油田地层水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后,发现该地区地层水矿化度很高,均值为166 g?L-1,最低值达到3.90 g?L-1,具有高浓缩地层水特征,属卤水级,且主要是由Na++K+组成的CaCl2型水,反映封闭条件好。各主要离子在纵向上呈增加和减小交替变化的趋势,矿化度随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与中国东部盆地明显不同。各离子比值(钠氯系数、变质系数和脱硫酸系数)均反映出该地区地层整体封闭性好。上、下油砂山组Ca2+富集主要由白云石化作用导致,其次是方解石溶解,白云石化同时也使其Mg2+贫乏。上、下干柴沟组仅有少数数据点表现出Ca2+富集,应是方解石溶解导致的,绿泥石化是其Mg2+贫乏的主要原因。SO42-亏损主要是由大量膏岩的沉淀和油藏中大量硫酸盐还原细菌的还原作用导致。除了SO42-被还原会产生HCO3-之外,有机质成熟过程中CO2及有机酸的加入也可造成地层水中HCO3-质量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油田配聚污水水质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了油田配聚污水中Na+、K+、Ca2+、Mg2+、Fe2+以及S2-单独作用时对水解聚丙烯酰胺(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黏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离子均会造成HPAM溶液黏度下降,其中Fe2+的影响最为显著,二价阳离子的影响强于一价阳离子。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试验结果分析,得出Na+、K+、Ca2+、Mg2+对HPAM黏度的影响是由正电荷屏蔽HPAM分子羧酸基上的负电荷,造成聚合物大分子卷曲引起的。Fe2+则是由还原性引发自由基链式反应,造成HPAM分子链断裂,从而使HPAM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氟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历史资料、实地水文地质调查、取样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图解、统计分析、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历史阶段(1980~1985年)和现阶段(2005~2010年)F-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探讨了现阶段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F-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化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氟水的区域范围相比历史阶段明显增加; 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补给区(Ⅰ区),到中部冲积湖积平原缓慢径流区(Ⅱ区),最后到东部冲积海积滨海平原排泄区(Ⅲ区),浅层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呈低→高→低的变化; 高氟水的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HCO-3和Na+富集的苏打型碱性水化学环境有利于F-的富集,而Ca2+、Mg2+则会抑制F-的富集; 高氟水的形成与其迁移、赋存的环境条件有关,在Ⅰ区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主要受萤石溶解作用、F-解吸作用控制,在Ⅱ区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受蒸发浓缩作用、萤石溶解作用、方解石-白云石沉淀作用、F-解吸作用等控制,而在Ⅲ区高氟水主要受方解石-白云石的沉淀作用、F-解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控制。  相似文献   

7.
鲁西北地区是饮水型氟中毒较为突出的地区。选取鲁西北阳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水文地质调查和取样分析为工作基础,对浅层地下水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法及Piper三线图探究了高氟地下水化学特征和赋存特征,结合饱和指数、Gibbs图和氯碱指数以及氟在土壤与地下水的相关关系,从溶解与沉淀平衡、蒸发浓缩和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方面分析了氟的来源和高氟地下水成因。结果表明:阳谷地区F-浓度大于或等于2 mg·L-1的高氟水分布于地形较高的古河床高地; 地下水F-浓度由低到高,阳离子则由Ca2+、Mg2+向Na+转变,阴离子则由SO2-4和Cl-向HCO-3转变; 阴、阳离子浓度随F-浓度变化显示不同的规律性,且在F-浓度大于或等于4 mg·L-1的高氟水中,这种规律性变化更为明显; 土壤和地下水呈碱性、高HCO-3的化学特征以及区域地下水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是高氟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背景条件; 方解石、萤石和石膏的溶解与沉淀平衡以及阴、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高氟水形成和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天然植物型水处理剂因其廉价易得可降解的特点成为研究热点。采用水浸渍法提取出香樟叶水提物(CP-LA),通过静态阻垢法探究了不同浓度 CPLA 对 CaCO3、Ca3(PO4)2、CaSO4的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 ℃、10h条件下,CPLA的浓度为1 000mg/L时对 CaCO3 的阻垢率为80.14%;在70 ℃、6h条件下,CPLA 的浓度为100mg/L 时对 CaSO4的阻垢率达到了95.50%;在80 ℃、10h条件下,CPLA 的浓度为1 000mg/L 时对 Ca3(PO4)2 的阻垢率可以达到82.30%。同时探究了在不同的加热时间、Ca2+浓度、加热温度下,CPLA 对 CaCO3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 CPLA在不同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下有较好的阻垢稳定性,但是在 Ca2+浓度...  相似文献   

9.
离子色谱技术在海相地层钻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1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测定气井实钻过程中钻井液中Cl-、SO2-4、Ca2+、Na+4种关键离子质量浓度的方法。通过分析4种离子质量浓度在不同井深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起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及流体识别解释标准,可以准确识别碳酸盐岩地层所含流体性质,判断是否钻遇气层或水层,还能通过所识别出的地层水类型来推断地下构造开放程度,确定气藏的保存条件。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有效丰富了地质勘探的检测手段,为四川盆地天然气钻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乙二胺(EDA)、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四乙烯五胺(TEPA)系列胺基改性甘蔗渣(SCB)吸附剂,探讨了浓度、吸附时间、酸度和共存离子对四种吸附剂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胺基改性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可在1h内达到平衡,动力学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最佳酸度范围为4.5~5.5。4种胺基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容量大小的顺序为:DETA-SCB>TEPA-SCB>TETA-SCB>EDA-SCB,对Cu2+选择性顺序为:EDA-SCB>DETA-SCB>TETA-SCB>TEPA-SCB。共存干扰离子对Cu2+吸附容量影响的大小顺序:Zn2+>Cd2+>Ca2+≈Mg2+>K+≈Na+。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温度为298.15 K时NaCl?Na2SO4?H2O三元体系的盐类析出规律,采用Pitzer模型预测和计算了该体系的活度系数及溶解度,分析了Na+、Cl和SO42-离子活度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应的三元体系相图。结果表明,随着液相中Na2SO4质量分数的增加,Cl和SO42-的活度系数无明显变化,而Na+的活度系数呈先增大后下降趋势。当液相中Na2SO4质量分数小于6.8%时,Na+的活度系数上升的平均速率为4.4%;当液相中Na2SO4质量分数为6.8%~14.9%时,Na+的活度系数下降的平均速率为4.1%;当液相中Na2SO4质量分数大于14.9%时,Na+的活度系数下降速率最快,其平均值为8.0%;当液相中NaCl质量分数大于22.9%、Na2SO4质量分数小于6.8%时,随着水分的蒸发,NaCl先析出而Na2SO4后析出;当液相中NaCl质量分数为14.0%~22.9%、Na2SO4质量分数为6.8%~14.9%时,析出顺序相反。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不同水化学腐蚀下砂浆试样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溶液pH值、浓度及水化学成分对试样的腐蚀程度及微细观结构的影响效应,探讨了砂浆试样的水化学腐蚀机理,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化学作用对砂浆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化学腐蚀后试样产生的次生孔隙率,建立了新的损伤参量来定量描述试样物理力学性质随水化学损伤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分布最富集的留西—留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新近系地层水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的系统分析,明确了新近系地层水的水化学类型及矿化度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新近系地层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异常与油气运移、油气分布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留西—留北地区新近系整体上发育低矿化度的NaHCO3型地层水,地层水矿化度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水化学类型由HCO-3-Cl--Na+型过渡为Cl--HCO-3-Na+型; 在油源和断裂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新近系地层水异常与油气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新近系油气主要在地层水矿化度高于背景值、水化学类型异常及油源断裂发育的地区富集,同时新近系高矿化度Na2SO4型或MgCl2型地层水对油气由深向浅的运聚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亚硫酸镁模拟氧化镁湿法脱硫浆液对NO2进行吸收,考察不同操作条件下的NO2吸收效率及吸收液中主要离子的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O2对吸收过程的影响很大,NO2主要通过与SO32?之间发生的链式反应在液相中产生SO42?和NO2?,O2会与NO2发生竞争作用,极大地消耗了SO32?,导致脱硝效率迅速下降. 抗氧化剂邻苯二酚的添加可以抑制SO32?的氧化,且添加的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 溶液的pH值主要通过影响S(IV)的存在形态来影响吸收反应,当pH值较低时,吸收反应的速率降低,且在酸性条件下,NO2?易发生歧化反应转化为NO3?. NO2?的累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NO2的吸收,其他阴离子NO3?、SO42?及Cl?对NO2的吸收无明显影响. 金属阳离子例如Mn2+及Co2+会加速SO32?的氧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NO2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LaSrZnNbO6:Bi3+,Sm3+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以及Bi3+、Sm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以Bi3+1S03P1激发位置(338 nm)激发Bi3+和Sm3+共掺杂LaSrZnNbO6荧光粉时,在LaSrZnNbO6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同时出现了Bi3+和Sm3+的发射峰,表明在LaSrZnNbO6基质中存在Bi3+→ Sm3+的能量传递.经计算, Bi3+离子和Sm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达到86.9%.通过改变Bi3+离子和Sm3+离子的掺杂浓度可以使LaSrZnNbO6荧光粉的CIE色坐标由蓝光区域移动至粉白光区域,表明通过调节掺杂浓度可制备出颜色可调谐的荧光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