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目前综合录井现场数据解释评价能力的不足,提出了综合录井远程实时监测的解决方案.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测软件开发方面的优越性,设计了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的综合录井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集现场数据采集、CDMA远程数据传输、远程实时监测于一体.结果显示,该系统人机交互性友好、系统性能稳定.现场数据采集与远程数据传输能够满足综合录井远程实时监测的需求,并为远程专家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iCoupler技术的数字隔离器及其相比光耦隔离器的各项优势,设计实现了基于数字隔离技术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验证了该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传感与编码测频技术,进行了石油钻井平台综合录井数据采集系统中无线编码器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以CPLD芯片与微处理器为核心完成了硬件开发;基于编码信号四倍频及鉴相处理原理,提出了改进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软件实现.实验及工程现场测试表明:所开发的无线编码传感器能四倍频精确检测并鉴相处理两路相位差90°、频率范围0~ 200 Hz的编码信号,可稳定地实现对石油钻井绞车设备的实时无线通信和监控,进而解决现有有线设备在录井现场安装和拆卸工作量繁重的问题,为钻井平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平台安全运行提供了新方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Advantage综合录井仪数据采集系统功能与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国产化的思路。设计并研制了国产化数据采集系统。新系统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进行开发,研制了全新的系统软件和设备组成.使Advantage综合录井仪的使用和维护更加稳定、便捷,实现了对原进口设备的替代。  相似文献   

5.
该文设计了一种CAN总线隔离器测试台对CAN总线隔离器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由于CAN总线隔离器是对飞行器系统内弹上高速遥测设备和地面低速测试设备之间进行速度隔离,它可以确保飞行器弹上遥测设备和地面测试设备之间稳定实时通信,所以测试台对隔离器进行性能测试时模拟了地面测试设备和弹上遥测设备同隔离器之间的通讯。该文中设计了统一的通信协议分别模拟弹上CAN节点和地面CAN节点同隔离器之间的通讯。在实际应用中,该CAN总线隔离器测试台设计可行,能全面检验CAN总线隔离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综合录井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开发井综合录井仪的开发与研制。系统硬件设计简单、合理。数据采集精度较高;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可较好的满足开发井录井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隔离器、隔离栅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承担着信号的隔离和传输的作用,而现场传感器的信号类型多种多样,如电流信号、电压信号、热电阻信号、热电偶信号、毫伏信号、电阻信号等。目前,传统的隔离器、隔离栅是针对每一种或几种信号来设计不同的产品,因此产品的种类比较多,无形中给客户选型增加了难度。为了便于客户选型,增加产品通用性,设计了一款通用输入信号的隔离器、隔离栅;同时,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硬件成本,采用通用型产品嵌入式软件的设计理念,减少生产标定工序。这意味着该设计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种类,提高库存利用率。试验数据表明,产品全信号类型精度优于0.05%。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综合录井培训方式的不足,提出综合录井虚拟培训解决方案.通过将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与3Dmax仿真技术的结合,设计了综合录井虚拟培训系统.设计的综合录井虚拟培训系统能够真实再现综合录井现场环境、仪器仪表工作情况以及综合录并工艺过程,人机交互界面友好,仿真情景逼真,从而达到更好的综合录并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降低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采集卡驱动程序开发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工控现场重要数据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Comedi规范的数据采集方式与Linux系统功能调用结合起来的设计思路。给出了3种实现方法,探讨了它们的实现机制和执行过程,分析对比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在开发电量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电流、电压瞬时值的采集传送,设计结果满足现场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仪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活动中.针对传统的色谱仪不能适应录井现场的不足,根据色谱分析原理,通过改善气体分析方法,开发了基于ADμC845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的快速色谱仪,最小检测精度达到了1×10<'-6>,分析周期从传统的4 min缩短到0.5 min,实现了分析的快速化和高精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进步,井下电视成像测井技术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井下电视成像技术——基于数字视频体制的井下电视实时成像测井技术:由摄像头拍摄的井下图像经模数转换和压缩处理,由3000米普通测井电缆传输到地面;在地面解压、视频转换然后显示或存储。本系统的数字传输采用相位连续的FSK调制,传输速率达到IMBPS,是目前最高的传输速率:地面采用软解调技术实现数据解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现代综合录井信息化发展趋势,结合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针对现有录井远程监控体系的不足,运用现代传感器、自动化、计算机及通信技术,提出了新一代综合录井信息采集一体化平台体系结构。详细阐述了基于RTU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井场无线局域数据中心,基于IPSTAR卫星及3G+APN+VPN的无线安全传输通道及井场与远程数据中心实时联动平台,详细分析了涉及的四大关键技术,为综合录井信息一体化建设和数字井场的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声测井图象数据量较大,且要求实时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自适应预测的无损压缩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图象分块;然后在每一子块内自适应选择预测方案,并进行DPCM编码;最后采用改进的LZW算法对差值进行编码输出。经过实验表明,该算法比较符号超声测井图象特点,其压缩倍数较现有无损压缩算法有很大提高,而算法复杂度没有明显增加,同时所需内存开销较小,因而特别适用于实时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阵列声波测井是目前一种重要的测井方法.但由于它产生的数据量较大,加之电缆传输速度的限制,测井效率会因此受到影响.为提升测井效率,有必要对原始声波测井数据进行压缩处理.通过分析声波信号的特点,提出了采用DCT+适当量化+算术编码的压缩方法,并根据实际波形的测试结果对压缩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通过对660组真实测井数据的测试,得到了对于672个点的单极声波数据平均4. 56的压缩比,对于1 200个点的偶极声波数据平均9. 18的压缩比,均方根误差在2%左右,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自适应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在测井资料标准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了遗传算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遗传算法与神经元网络相结合进行测井数据标准化。实际处理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进行质量检查和校正。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成像测井技术需要有大量的井下信息上传,以往的低速数据传输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为了解决大数据量信息传输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C6713BDSK和QAM调制解调算法的高速遥传系统,此系统主要完成成像测井系统的地面仪器与井下仪器之间大量数据的高速、实时、准确的传输。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能较好的完成数据的上传和命令的下传,传输速率能达到80kbps,误码率较低,设计的QAM调制解调算法符合要求,能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感器数据在分组传输环境下的特点和要求,提出改进型的Zlib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分包无损压缩并能够独立解压,同时将优化压缩程序移植到DSP F2812。以测井传感器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保持了良好的压缩效果,而且具有抗误码和丢包容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发挥随钻测井仪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使用灵活性等优点,文中基于Actel公司的APA075FPGA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所涉及到的AD数据采集、FPGA数据缓存、FPGA中数据的串口发送三部允在实验室自制的一块FPGA最小系统板上,开发了一种激发换能器来对回波进行采集、缓存和传输。  相似文献   

19.
曼彻斯特编码技术在测井数据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曼彻斯特码编码技术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石油测井下行数据传输链路的设计方案。采用Verilog HDL设计的曼彻斯特编、译码器,在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6.0软件平台上完成了仿真,并在FPGA器件上实现了硬件测试.最后下行数据传输链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在6km的电缆模拟器上完成了系统测试。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工程实现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USB通信具有更方便、灵活、高效等特点,逐渐代替传统的RS-232、RS-485等通信方式,可用来解决测井过程数据传输量大的难题;主控芯片为LPC214x处理器的地面面板系统可与电脑以USB通信方式通信,在上位机中用C#、C++等语言进行编程,分别调用动态库EasyUSB214x,实现了计算机与LPC214x处理器USB方式通信,并阐述了编程过程的实现方法及其关键技术;通过测试后发现,利用C++调用动态库进行USB通信的程序运行时较为稳定;测井软件主体功能程序利用C#开发,C++开发USB通信程序,C#与C++组合开发的编程方法解决了测井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