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时龄 《上海住宅》2004,(11):20-21
请合适的建筑师做适合的项目,做适合城市环境和建筑师特长的建筑,这是保证建筑成功的关键。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境外建筑师发挥了十分活跃而又积极的作用,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国际建筑师的参与也田早期的建筑单体设计.扩大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甚至产品设计。范围也由早期的酒店设计,延伸到大型公共建筑、住宅设计、压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境外建筑师通过受邀委托,参加竞赛或与国内建筑师合等方式,逐渐进入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仅是大型建筑师事务所,而且各类中小型建筑师事务所,特别是一些国际性的明星建筑师大量涌现在我们设计舞台的前沿。除了不对外开放的城市总体规划之外,境外建筑师进入了建筑设计咨询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国际建筑师的表演舞台。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外交流活动的增多,中国建筑师在境外的实践也有增无减。目前,这种建筑设计实践仍以项目援建为主,并主要集中在亚非地区,除单个建筑外,也开始有一定规模的开发项目。在建筑项目的实践之外,也有中国建筑师通过参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正迅速而又彻底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和文化,建筑师得以在空前的机遇中大显身手。然而,一方面由于庞大的建设量,中国建筑成为全球建筑界关注的中心,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外国建筑师参与中国的设计项目,并且在许多项目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建筑师正被动地面临着边缘状态的威胁。由于长期与国际建筑界隔绝,在理念和设计思想、设计手段方面的落后,中国的建筑师处在前所未有的超速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下,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从未停止发展的脚步,其中,城市和建筑面貌的变迁最真实地记录着这一过程。中国当代建筑风格的多样、建筑高度的不断增长、巨大的建筑市场、不可思议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吸引着中国的学者、建筑师,同样也吸引着国外学者和建筑师的关注和研究。随着中外交流活动的增多,既包括境外建筑师在国内从事实践,也包括国内外建筑院校之间的交流,我们发现,对于大到如何看待中国当代的城市与建筑、或者细如具体的城市与建筑的案例分析,中外学者和建筑师常常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为此,经过1年多的筹划和准备,特别是经过与国际学界的深入沟通,我们开始了这期最具国际视野的"境外看中国"的专刊。为促进交流,我们特别邀请了朱剑飞教授担任本期客座主编与我们共同构思并组织了这次境外/西方学者论中国专刊。  相似文献   

6.
<正>奖项简介第14届国际"铜在建筑"奖在2009年正式开始招募参赛作品。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建筑师携他们设计的铜建筑参与此次国际盛会,并在全世界范围进行展现。两年一度的"铜在建筑"奖在欧洲和美国已负盛名,展示并评选各地各式各样的已建成的铜建筑。在过去的20多  相似文献   

7.
陈雳 《建筑师》2022,(216):91-100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城市建筑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外国建筑师们捷足先登,他们在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 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03年德国建筑师罗克格来青岛创业,后于1911年进京执业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在我 国近代建筑师制度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引进及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变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 载入中国近代建筑的史册。  相似文献   

8.
陈雳 《建筑师》2022,(2):91-10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建筑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外国建筑师们捷足先登,他们在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03年德国建筑师罗克格来青岛创业,后于1911年进京执业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在我国近代建筑师制度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引进及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变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载入中国近代建筑的史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建筑立面色彩主要依赖于着色的饰物,有关欧洲建筑色彩的论述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在20世纪之交,建筑师们开始摒弃饰物以及装饰华丽的表面,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近年来,外国建筑文化登上中国建筑舞台的势头越发猛烈,引发了中外建筑文化的大冲撞、大交融,特别是国家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中一些境外设计事务所的介入,引发了关于"中国建筑师想象力"的思考.您认为应当如何评价中外建筑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明星事务所开始在中国开展设计业务。如果从与境外公司的合作角度反向观察这些实践,CCDI作为与国际大师合作最积极、态度最诚恳、业绩最丰富的中国本土公司之一,在多年工作过程中的最大体悟,除了形态各异的建筑美学和技术手段,亦有这些境外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搏击发展所呈现的差异化策略。总得来说,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成功,从最初自带明星光环,到不断探索在地化的互融合作,呈现出越来越理解中国的态势。本文简要回顾了CCDI 20年来最有代表性、最有标识感的9次境外合作的故事,它们对更多的境外设计公司可以起到不同维度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蔚 《时代建筑》2005,(1):58-63
对冯·格康教授和其他德国建筑师而言,"外来建筑"和"外国建筑师"是非常平常的概念。从上个世纪中以来,许多外国建筑师在德国特别是柏林实现了自己的作品。然而中国项目的规模和速度令德国建筑师惊讶了,但他们在渡过开始阶段的迷惘后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没有改变的只是他们的设计理念。在目前建筑设计追求标新立异的环境下,GMP始终坚持功能出发的设计思想,同时关注建筑的细部和质量。面对例如"可持续性建筑"等概念,冯·格康教授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中国目前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现状,则用一贯直接和犀利的风格做出了评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gmp     
Von Gerkan和他的Dartner给我们的设计思想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改革开放以及加入WTO,中国不仅向我们自己的建筑师提供了难得的创作机会,同时也为境外建筑师开辟了一个施展自身能力的广阔天地。 与美国事务所不同,gmp出手干练,设计概念明确而通俗易懂;与英国人和法国人也不一样,gmp的方案也较少出现夸张的结构表现。我曾两次作为专家组成员评比gmp和其他境外公司的竞赛方案。gmp以他设计手法的惊人一致性,功能的明确性,以及他们对城市设计的关注,取得了连续的成功。gmp事务所在中国的表现也改变了我对中国建筑市场的看法。在我们的专业人士中也有不少是能够与gmp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的欧洲,战争的创伤和爆炸性的人口增长使城市住房日益紧张,许多低收入者无家可归。在政府的推动下,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开始进行最低限度住宅的设计研究,希望以最低成本的生活单元进行大规模建设,以缓解住房危机。文章以恩斯特·梅主导的法兰克福住房改革为例,探索当时的最低限度住宅设计。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师理想的实践,这只是现代住房建筑的一种可能的尝试,但它所代表的效率性和最优性,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形成了几乎不可轻视的普遍信条。  相似文献   

15.
传统园林设计中暗藏的心理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蜀光 《华中建筑》2006,24(1):114-116
21世纪是我国建筑设计界起飞的世纪中国建筑师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建设实践逐渐成熟从国家大剧院投标,2008年奥运工程建设中可以看出,建筑师们看待西方设计和设计观念更加理性和客观。与此同时,传统建筑文化的批判继承以及西方先进理论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文化发展史上,建筑师职业出现比较早,建筑设计的概念形成很晚,前后相距1000多年。人们熟知的古代建筑师维持鲁威(Vitruvius)生于公元前1世纪,著有《建筑十书》(DeArchitectureLibriDecem),而1000年后出版此书时,尚没有明确的建筑设计概念。欧洲到15世纪,才开始有比较科学的建筑设计图纸。中国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一号墓出土的战国中山王陵“兆域图”(金银嵌错铜制的建筑平面图,制图时间为公元前323-309)年。但是现代观念的建筑师及建筑设计是本世纪20、30年代才从欧美等国引进的。又历时近半个世纪之久,建筑设计作为…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建筑杂志与大众刊物中理想现代家居概念的变化。文章剖析了住宅设计在当时受到建筑师与其他知识分子关注的原因,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对建筑的"社会角色"的重新认识。中国的知识分子与建筑师相信优秀的住宅设计能够改善国民生活并改变国民的生活方式,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因此,中国建筑师将现代建筑视为现代化与社会改良的重要途径,同时,他们也常常有选择地将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用新的艺术形式刺激建筑行业与家居消费。该研究将注意力投向现代建筑史研究中常常忽略但却有相当影响力的建筑师,阐明了知识在不同派系以及团体中的交流。文章认为对家居问题的广泛关注凸显了"家庭"这一概念在建构建筑话语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篇首语     
《世界建筑》2004,(7):18-1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关后,我国的城市建设无论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巨大的建筑市场也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境外建筑师。他们或通过参加竞赛、或被邀请受到委托,通过与国内建筑师们的合作,实现他们在中国的项目。改革开放初期,也有境外建筑师在中国的设计,如北京贝聿铭先生的香山饭店、黑川纪章的中日友好医院等,但那时的情况与现在相比大不一样了。境外建筑师不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国内大城市和省城,就是在中小城市都留有他们的踪影,在参与当地的规划设计项目。这些境外建筑师不仅是来自于较早进入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建筑)除了时代感之外更应该具有发展性。20世纪60年代前的现代建筑缺乏人性和亲切感。(在今天)能够给予人们快乐才是建筑最重要的本质。”这是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Noveal)的名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努维尔从法国开始以欧洲为设计中心,逐渐成为国际建筑舞台上最活跃的建筑师之一,其建筑的特点一言以概之就是代表着一种“进化着的文明”。努维尔的事务所位于巴黎郊外,由一座废弃工厂改建而成。他的衣着永远是清一色的黑色,这几乎成了他服装的标志,与其精悍的表情十分吻合。目前他的事务所具有近百名工作人员,在计…  相似文献   

20.
彭礼孝:大型国营建筑设计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单位,庞大的社会资源和众多的优秀设计师汇聚于这个意义深刻的城市建设群体中,在这把“大伞”庇护下的绝大多数建筑师早已习惯于大院的优越环境。然而,随着许多国内外优秀的独立建筑师团队的成立.他们掌握了中国大型建筑项目的主要设计权,这些独立机构的国际化设计方法和理念给大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让大院的齿轮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高品质、高效率地运转?如何在大院的优越平台上激发建筑师们.尤其是年轻建筑师们的创作激情?这些问题是当下大型国营建筑设计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