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德正 《福建电脑》2007,(5):45-46,29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技术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其重点是采用何种检测方法有效的提取特征数据并准确判断异常或入侵行为。通过分析常用入侵检测方法优缺点,指出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及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网络入侵和入侵检测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对手思维建模和意图识别技术引入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对手思维建模的入侵检测模型(IRAIDS),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智能化入侵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一门新兴的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模块,从数据源、检测方法和检测定时三个方面描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并对目前国内外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和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存储和高带宽的传输技术,都使得集中式的入侵检测越来越不能满足系统需求。由此指出,分布式入侵检测(DID)必将逐渐成为入侵检测乃至整个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为进行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入侵检测技术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保护计算机安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入手,对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和入侵检测过程进行了综述和研究,同时讨论了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入侵检测技术已成为网络安全关注的热点。该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模型,详细地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探讨了入侵检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并讨论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型推理、数据挖掘、免疫等攻击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最后给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入手,对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和入侵检测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入侵检测已成为检测网络攻击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深入研究,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深度学习的方法用于网络入侵检测,本文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网络安全现状,并阐述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数据集,然后在检测技术层面,重点讨论了自动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模型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网络入侵检测中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操作进行了总结;重点对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自编码器和生成式对抗网络等当前流行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简单说明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中常用的数据集;指出了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模型在数据集时效、实时性、普适性、模型训练时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入侵检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并对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了一些现阶段主要的入侵检测技术,最后展望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入侵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而越加频繁,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传统的防火墙以及数据加密技术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要,使得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被动防御不同的是,这种技术能够主动地实时跟踪各种危害系统安全的入侵行为,并做出及时的响应。因此,开展对入侵检测方面的研究更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就入侵检测的安全性进行探讨,并分析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通过实时监测网络以发现入侵攻击行为的安全技术。随着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文章在综合分析各种入侵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Snort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能快速发现入侵行为,实时报警,提高网络防御体系的完整性。该系统采用基于规则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制,对数据包进行内容的模式匹配,从中发现入侵和探测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检测网络的攻击行为,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分析当前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描述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网络入侵原理,然后将GRU神经网络与SVM分类算法相结合,最后使用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RU-SVM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成功率高于其他模型,网络入侵检测整体效果得到改善,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全面地检测到在系统和网络中的入侵行为,本文将信息融合技术用于入侵检测.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将基于主机的审计数据和基于网络的流量数据包分别训练,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两个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进行决策层的融合。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结合起来将大大提升入侵检测的性能,降低漏报率,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入侵检测,分析了入侵检测引入数据挖掘的优势,详细介绍了入侵检测中的数据挖掘研究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挖掘中关联/序列规则和分类算法,能使入侵检测更加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最后对入侵检测中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当今攻击网络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为保护网络的用户不受来自网络的攻击,网络在使用中需要安全设备和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安全检测技术,该技术能够来阻止网络攻击行为。但要阻止网络的攻击行为,必须检测到该行为。本文在简述了入侵检测技术,粒子群知识后,然后提出了粒子群在入侵检测技术上的应用。该技术在入侵检测上的应用将使得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将粒子群技术应用到入侵检测中属于是首次。本文提出的具有一定智能性检测算法可分为两个步骤:①首先通过函数y=f(x)判断链路中的数据流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还是属于异常。②然后如果某种数据流属于异常的流,则使用粒子群算法来对未知属性数据流的属性进行定性判断。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能够作为现有的入侵检测算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在应用中的局限性。引入可视化技术,在信息可视化和异常检测的原理上建立可视化入侵检测系统让操作人员能够与入侵检测系统更好的协同工作,从而减少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提高检测性能。最后组建模拟实验网对可视化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入侵检测系统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迅速发展,许多新的网络攻击不断涌现。传统的依赖手工和经验方式建立的基于专家系统的入侵检测系统,由于面临着新的攻击方式及系统升级方面的挑战,已经很难满足现有的应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能从大量网络数据中自动发现入侵模式的方法来有效发现入侵。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从经预处理的包含网络连接信息的审计数据中提取能够区分正常和入侵的规则。这些规则将来可以被用来检测入侵行为。文中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入侵检测中,并对其中一些关键算法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与传统系统相比,在自适应和可扩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信息利用和资源共享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人们又面临着由于入侵而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的困扰.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资源免受黑客攻击的安全技术.IDS(入侵检测系统)作为对防火墙及其有益的补充,能够帮助网络系统快速发现攻击的发生,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对目前存在的入侵检测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最后讨论了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改进BM算法策略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检测系统是近几年来网络安全领域的热门技术;传统的网络入侵检测对复杂数据信息和外来攻击都不能进行有效的特征识别,从而导致网络入侵检测准确率较低;因此,为确保网络的安全,结合实际应用过程,将事件防御策略思想引入到网络入侵检测设计中,首先,对网络安全框架和分布式网络检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检测系统进行改进,最后,利用改进BM算法策略对网络入侵系统进行有效地检测,以满足网络入侵检测实时性的要求;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性能优于静态分类器选择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精确性和安全性,为网络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