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连续查询位置服务中构造匿名区域未考虑语义位置信息导致敏感隐私泄露问题,通过设计[(K,θ)]-隐私模型,提出一种路网环境下面向连续查询的敏感语义位置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Voronoi图将城市路网预先划分为独立的Voronoi单元,依据用户的移动路径和移动速度,选择具有相似特性的其他[K-1]个用户,构建匿名用户集;利用匿名用户集用户设定的敏感语义位置类型和语义安全阈值,以及用户所处语义位置的Voronoi单元,构建满足[(K,θ)]-隐私模型的语义安全匿名区域,可以同时防止连续查询追踪攻击和语义推断攻击。实验结果表明,与SCPA算法相比,该方案在隐私保护程度上提升约15%,系统开销上降低约20%。  相似文献   

2.
用户位置隐私保护已经成为基于位置服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的方法多是只针对用户单独一次查询的隐私保护,没有考虑移动过程中由于连续查询而造成的位置隐私泄露问题。主要针对连续查询下的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提出一种基于历史用户的虚假用户生成的位置匿名方法,该方法结合用户历史数据,通过确定合理的假用户生成区域及假用户生成时刻其空间位置,使虚假用户能够实时对真实用户位置进行保护,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模型匿名时间较长的情况,建立了QR-TCM模型。该模型提出了隐私保护算法CRCA。通过分析影响匿名时间的因素,提出了解决用户服务延迟的方法以及位置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实验采用了标准数据集上的数据,通过响应时间、隐私性等多个维度去衡量QR-TCM模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适用于连续查询位置隐私保护,可有效保护用户的位置隐私和提供及时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应用的日益流行,其潜在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挑战。用户位置数据的泄露,可能导致与用户生活相关的活动、住址等隐私信息泄露,隐私问题成为位置服务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连续查询场景下,查询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用户的隐私面临更大的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连续查询下的隐私保护算法,称为基于速度的动态匿名算法(V-DCA)。在匿名处理时,考虑了用户的运动特征和趋势,也就是速度和加速度,并且利用历史匿名集合来产生新的匿名集合,在抵御查询跟踪攻击、保护隐私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质量。文章设计了一种连续查询隐私保护算法——基于速度的动态匿名算法(V-DCA),将用户的速度、加速度作为匿名条件之一,有效地平衡了隐私和服务质量;为了评价匿名算法,分别从隐私保障、服务质量和匿名时间3个方面提出了多个度量指标;通过在真实地图及相同环境下与其他匿名算法进行比较实验,验证了V-DCA在隐私保障、服务质量和响应时间方面的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位置服务中连续查询情况下,用户自身属性信息很容易被攻击者获取,并通过关联获得用户位置隐私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群聚类加速相似属性用户寻找,并由相似属性匿名实现用户位置泛化的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位置隐私保护中常用的可信中心服务器,通过对发送到中心服务器中的查询信息进行粒子群属性聚类,在聚类的过程中加速相似属性用户的寻找过程,由相似属性用户完成位置泛化,以此实现位置隐私保护。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基于粒子群属性聚类的隐私保护方法具有高于同类算法的隐私保护能力,以及更快的计算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位置服务中用户位置信息和查询信息隐私易被泄露的安全威胁,基于Geohash地理信息一维编码、Memcached服务器集群,构建了一个轻量级、高效的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模型,并加以仿真实现。Geohash编码有效的实现了模糊用户位置的目的,结合Memcached的快照缓存,达到了k-匿名效果,且避免了用户稀疏问题和连续查询带来的易被结合用户背景知识进行关联攻击的问题,用户查询信息、服务端响应信息采用加密传输与存储的机制,应用APP与位置服务提供商实体双向认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模型的安全性。二级缓存也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经过仿真实验和数据测量,该模型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对等通信辅助下可抗攻击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使用多用户协作构建匿名组代替匿名区域,保证位置k-匿名;将速度引入匿名组的构建,使组内用户不局限于周边;让组内用户保持模糊的连通,以此抵御一般恶意攻击;通过缓存机制增加匿名组的可重用性,以此抵御连续查询攻击,并减少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位置k-匿名,匿名成功率较高,能够抵御一般恶意攻击和连续查询攻击,且可减少系统开销。  相似文献   

8.
针对用户位置隐私保护过程中攻击者利用背景知识等信息发起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案通过利用k-匿名和本地差分隐私技术进行用户位置保护,保证隐私和效用的权衡。结合背景知识构造匿名集,通过改进的Hilbert曲线对k-匿名集进行分割,使用本地差分隐私算法RAPPOR扰动划分后的位置集,最后将生成的位置集发送给位置服务提供商获取服务。在真实数据集上与已有的方案从用户位置保护、位置可用性和时间开销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在确保LBS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位置隐私保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王超  张磊  张春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10):3083-3085,3090
针对现有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方法缺乏对邻近匿名用户的保护,因而攻击者可利用尚未被保护的匿名用户通过分析剔除的方式识别用户的真实位置,进而造成用户位置隐私泄露的问题,基于邻近敏感区域随机选择计算提出了一种邻近位置保护方法。该方法基于随机变换,实现对用户当前位置及其邻近位置的隐私保护,以此防止攻击者通过剔除的方式识别和获得用户隐私。通过模拟实验比较,可证实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隐私保护能力和算法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服务和移动网络的持续发展,基于LBS的连续查询服务被广泛应用。基于单点的K-匿名位置隐私保护算法已经不能满足连续查询下用户位置隐私需求。针对用户轨迹隐私保护提出新的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可信第三方中心匿名器,用户获取自己的真实位置后首先在客户端进行模糊处理,然后提交给第三方匿名器,第三方匿名器根据用户的隐私需求结合用户某时刻的真实位置信息生成虚假用户,然后根据历史数据生成虚假轨迹。为了进一步提高虚假轨迹与用户真实轨迹的相似性,该算法提出了虚假轨迹生成的两个约束条件:虚假轨迹距用户真实轨迹的距离约束和相似性约束。经大量实验证明,该算法与传统的不同时刻K-匿名算法相比,不仅可以满足连续查询的用户轨迹隐私保护而且可以满足基于快照的LBS用户位置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的发展, 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实际使用中, 用户需要向不可信的LBS服务提供商发送自己的实时位置和相关的查询信息, 这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遭到泄露, 特别是在使用连续位置查询服务时, 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位置的时空相关性来构建用户的轨迹信息, 进而推断出用户的居住地址、公司位置等敏感信息。传统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通常只考虑到当前位置, 在解决连续位置查询时存在挑战, 因此, 为了解决连续位置查询中难以权衡轨迹可用性与隐私性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最优位置轨迹的假查询隐私保护机制。首先, 通过真实轨迹和假轨迹间的互信息来度量轨迹的隐私, 解决轨迹隐私难以量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轨迹互信息计算方法, 简化了轨迹互信息的计算过程,并使用两条轨迹上对应位置点间的欧几里距离来量化位置轨迹的可用性。其次, 考虑到生成的假轨迹可能并不符合用户的通行习惯, 容易被识别出来, 我们选择历史轨迹作为假轨迹。为了减少轨迹上位置点的数量, 使用四叉树法对路网区域进行划分, 将轨迹划分为不同的片段, 在相关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的历史轨迹作为假轨迹, 从而保证使用的假轨迹更加真实、合理。最后,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案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位置数据隐私性和可用性平衡, 与其他方案相比, 安全性更高、系统计算开销更少。  相似文献   

12.
Many applications of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s), it is useful or even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LBSs services determine their location. For continuous queries where users report their locations periodically, attackers can infer more about users’ privacy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s of their query samples. The causes of path privacy problems, which emerge because the communication by different users in road network using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so, attacker can track continuous query information. LBSs, albeit useful and convenient,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users’ path privacy as they are enticed to reveal their locations to LBS providers via their queries for location-based information. Traditional path privacy solutions designed in Euclidean space can be hardly applied to road network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ir ignorance of network topological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novel dynamic path privacy protection scheme for continuous query service in road networks. Our scheme also conceals DPP (Dynamic Path Privacy) users’ identities from adversaries; this is provided in initiator untraceability property of the scheme. We choose the different attack as our defending target because it is a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attack that can be successfully launched without compromising any user or having access to any cryptographic keys. The secur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user identity anonymous,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content in LBSs. All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our Dynamic Path Privacy scheme is not only more accurate than the related schemes, but also provide better locatable ratio where the highest it can be around 95 % of unknown nodes those can estimate their position. Furthermore, the scheme has good computation cost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cost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ynamic Path Privacy has better performances compared to some related region based algorithms such as IAPIT scheme, half symmetric lens base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HSL) and sequential approximate maximum a posteriori (AMAP) estimator scheme.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由于存在隐私泄露问题已越来越成为隐私保护领域中的热点.针对用户协作的隐私保护方法无法为参与用户提供自定义匿名度功能,且对协作用户的隐私保护效力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密分割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用户对查询信息进行分割、加密、交换混合,满足了用户自定义匿名度需求,提高了用户间的隐私安全性,同时,采用假名方法抵御长期统计的攻击方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隐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LBS中基于移动终端的连续查询用户轨迹隐匿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少现有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机制给用户位置信息和个人隐私泄露带来的威胁,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连续查询用户运动轨迹保护方案.该方法利用移动终端来规划虚拟路径,以减少用户在连续查询中的隐私泄露,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提供位置匿名服务,由用户自主决定何时启动位置隐匿机制.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有效地隐匿了连续查询用户的位置及轨迹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要获得需要的服务,需要向对应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一定的认证信息,而这些认证信息中往往包含有用户不希望泄漏的隐私信息。为了对这些隐私信息进行保护,本文提出了认证过程中基于粗糙集的隐私保护策略:用户将认证信息扩展成粗糙集提供给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根据策略从粗糙集中提取用户的真实认证信息对用户请求进行认证。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粗糙集合的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用户隐私泄漏。  相似文献   

16.
隐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计算的私有信息检索(CPIR)的隐私保护技术允许用户从服务提供商检索数据并且不会泄露查询信息。但是,对于大规模应用,隐私保护技术与可用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针对CPIR算法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而不适合应用于大规模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和Huffman编码的CPIR最近邻查询隐私保护算法(H-PCPIR-V)。H-PCPIR-V算法主要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将最近邻矩阵使用Huffman编码进行压缩减少计算位数,然后通过压缩后矩阵中元素的最大位数对其他元素进行补位,在服务端使用Spark并行框架对查询网格进行并行计算。通过对比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发现,相比PCPIR-V算法,H-PCPIR-V算法在服务端的计算代价下降30%左右,客户端的计算代价下降10%左右,通信代价下降4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郭良敏  王安鑫  郑孝遥 《计算机应用》2018,38(11):3263-3269
针对现有k匿名方法易受连续查询攻击以及在用户数稀少时难以构建匿名区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查询用户利用第三方辅助服务器获得拥有特定区域历史查询点的用户组,并通过P2P协议获得用户组中用户的历史查询点,从中搜索所需的查询结果,以提高查询效率。另外,该方法通过发送伪查询点迷惑攻击者,以及利用覆盖用户真实轨迹的区域划分方法,将多个查询点隐藏在同一子区域中,使攻击者无法重构用户的真实轨迹,以保证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随着偏离距离和缓存时间的增大,用户轨迹隐私的安全性会提高。在用户数为1500时,与协作轨迹隐私保护(CTPP)方法相比,安全性平均提高约50%,查询效率平均提高约35%(子区域数为400)。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车载自组网应用对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用户和服务提供商对各自私有信息保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现有查询方案无法同时保护车辆身份、位置及服务提供商数据隐私的问题,利用私有信息检索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的位置服务查询方案。采用匿名认证的方法进行车辆间的相互认证与车辆及路边基站的认证。在此基础上,使用安全硬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混淆处理,通过代理重加密完成车辆对数据库服务数据的检索,从而实现车辆和数据库双方的隐私保护。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车辆身份匿名查询,能够保护车辆位置隐私和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库信息,且只需两轮通信,具有较高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