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4)
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具有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以及其低成本杠杆效应的特性而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收集,从金融衍生品交易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金融衍生品的使用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呈正比关系,说明随着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模的提升,可以较好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绿色信贷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推动力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绿色信贷公益性与营利性兼具的特点与商业可持续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信贷的阶段性与绿色产业发展长期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通过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与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可知,短期来看,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为正向效应,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影响相对较弱;而长期来看,绿色信贷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抑制风险。因此,进一步提高市场对绿色信贷项目的认定规范性,建立市场为主导的绿色信贷发展方式,丰富绿色资金供给渠道,对未来我国绿色信贷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季度数据,对2006—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品的数量、结构变化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上市公司近年来对衍生品的运用有所增加,但总体比例仍显不足;非金融企业对衍生品的使用比例较低,上市公司中参与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市场以券商为主,套期保值业务占比较低。其次,衍生品的运用可以通过提高非金融机构的企业价值和增加银行企业贷款两种渠道,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汇率类和利率类衍生品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为稳步发挥衍生品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提出正确认识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以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为方向,完善我国衍生品市场产品体系;服务机构投资者和实体企业,完善市场参与者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
实体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实体经济越强,综合国力的基础越牢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越密切。以河南省2003—2017年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两方面构建金融发展综合指标,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河南省金融规模呈迅速上升态势,金融效率小幅下降后趋于平稳;整体上看河南省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水平显著有效,分区域看河南省各地市实体经济的资本配置效率普遍有效,地市间差别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的承载与推动。商业银行作为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主体,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稳步增长,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逐步开展,碳金融产品和业务不断创新。同时,在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中存在缺乏政府扶持政策,专业复合型人才匮乏,碳金融风险防控措施不完善,碳金融服务和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健全碳金融激励机制和制定扶持政策,组织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加大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本文基于我国现实背景和《巴塞尔协议Ⅲ》,利用2008年至2017年间19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银行净稳定资金率进行了度量,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探究了其影响机理和传导渠道。研究表明:扩张型货币政策会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不同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但不具备异质性;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不具有异质性;在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中,银行信贷行为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因此,央行可基于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差异进行相机抉择;商业银行则要加强信贷规模和质量的管理,优化资产结构,通过弱化信贷渠道作用来降低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9)
在介绍利率市场化含义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使我国商业银行拥有更大的定价权和经营自主权,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水平,但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引发过度信贷,利率风险增大,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环境恶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难度加大。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积极开展中间业务,中小商业银行应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业务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1)
将资产证券化引入银行存贷收益模型,从数理角度证明了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行为对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并选取2012—2019年我国76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结果表明:首先,资产证券化行为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其次,资产证券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其中资产证券化对上市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效果显著,对非上市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中小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效果不显著;再次,权益风险加权资产比的增加是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风险的中介渠道,即资产证券化行为通过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7)
近年来,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交易规模、交易品种、交易主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满足我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交易品种和完善交易方式,不断完善市场发展环境,以促进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0)
随着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逐渐暴露。对此,本文以公司金融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GMM、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微观杠杆率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化总体上对企业杠杆率有非线性影响,在金融化较高和较低时提高了杠杆率,在中间区域降低了杠杆率;第二,过度负债和负利润会强化金融化程度对杠杆率的促进作用,弱化对杠杆率的降低作用;第三,金融化程度的提高总体上能降低财务风险,但国有企业金融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金融化程度上升会先降低风险,后推高风险;第四,金融化能够通过降低杠杆率弱化财务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