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严长征 《能源化工》2021,42(1):51-54
针对西部某油田含CO2原油集输管道腐蚀现象严重的问题,以不饱和脂肪酸、三乙烯四胺和氯苯甲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咪唑啉型缓蚀剂,并将咪唑啉型缓蚀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研制出一种新型抗CO2缓蚀剂KW-101.考察了含水率、温度、流速以及CO2分压对缓蚀率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温度、流速和CO2分压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罗红  康永 《清洗世界》2011,27(7):28-33
CO2/H2S腐蚀问题一直是石油工业腐蚀问题的一个棘手和研究热点。CO2/H2S腐蚀引起的设备和管道腐蚀失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开展抑制CO2/H2S腐蚀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近年,针对CO2/H2S腐蚀问题采用咪唑啉缓蚀剂处理的研究较多,其通过金属与酸性介质接触在其表面形成单分子吸...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富含H2S、CO2、H2O等腐蚀因子,在集输过程中对管道造成严重腐蚀破坏,生产实际中一般都通过添加气相缓蚀剂来解决。目前天然气缓蚀剂的筛选并无统一的标准可以采用,评价时大都沿用水相缓蚀剂的评价方法,评选结果与生产实际要求相差较大。本文通过对天然气管道腐蚀的动态模拟研究,探讨并拟定了天然气缓蚀剂的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比较科学、简单、准确可靠,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是油气田防止CO2、H2S酸性腐蚀介质的缓蚀剂之一。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咪唑啉缓蚀剂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咪唑啉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及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其缓蚀机理,最后讨论了缓蚀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部某油田含CO_2原油集输管道腐蚀现象严重的问题,以不饱和脂肪酸、三乙烯四胺和氯苯甲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咪唑啉型缓蚀剂,并将咪唑啉型缓蚀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研制出一种新型抗CO_2缓蚀剂KW-101。考察了含水率、温度、流速以及CO_2分压对缓蚀率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温度、流速和CO_2分压的增大,缓蚀剂KW-101的缓蚀率逐渐降低,当试验温度为50℃、流体含水率为80%、流速为3 m/s、CO_2分压为1.5 MPa时,缓蚀率仍可以达到80%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含CO_2原油集输管道中注入200 mg/L的缓蚀剂KW-101后,挂片的腐蚀速率可以降低至0.006 mm/a,达到了良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三乙烯四胺、不饱和脂肪酸与苯乙酮、甲醛等原料制备曼尼希碱咪唑啉缓蚀剂MBI-1,研究其在高压、高CO2浓度、高H2S浓度的腐蚀介质中对Q235试样的缓蚀行为.电化学极化曲线表明,MBI-1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其在金属表面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发生物理化学吸附.缓蚀剂MBI-1在10~80℃范围,CO2分压为...  相似文献   

7.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硫脲和氯化苄等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抗CO2腐蚀的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静态失重法在模拟地层水的环境下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外谱图证明该实验成功地合成了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高含CO2(PCO2=4.64MPa)的腐蚀介质中,当温度为90℃,缓蚀剂的用量为0.025%时,其缓蚀率可达88%以上;当温度的升高、腐蚀时间延长和矿化度增加时,缓蚀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硫脲和氯化苄等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抗CO2腐蚀的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静态失重法在模拟地层水的环境下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外谱图证明该实验成功地合成了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高含CO2(PCO2=4.64MPa)的腐蚀介质中,当温度为90℃,缓蚀剂的用量为0.025%时,其缓蚀率可达88%以上;当温度的升高、腐蚀时间延长和矿化度增加时,缓蚀率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OED在CO2饱和盐溶液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彪  牛瑞霞 《四川化工》2006,9(3):28-29,36
本文考察了烯基咪唑啉季铵(OED)对碳钢在饱和CO2盐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OED与其它缓蚀剂协同效应的研究,获得一种性能良好的抑制CO2溶液腐蚀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自地层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饱和水蒸气及一定量的凝析油和酸性气体,酸性气体(如H2S、CO2)和水蒸气的存在,是造成天然气集输、储运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油田常常添加缓蚀剂减缓油田设备腐蚀。本文针对室内研究,建立了天然气缓蚀剂评价方法。此方法直接模拟现场介质条件进行气液两相腐蚀模拟。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的反应了药剂气液两相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新型缓蚀剂BPV-3研制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袁宗明  贺三  卿大咏  吴国霈  全红平  吴艳 《应用化工》2010,39(8):1138-1139,1144
酸性气体腐蚀一直是影响酸性油气田地面集输管道的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常规的防腐蚀措施是使用高效缓蚀剂。利用曼尼希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CO2/H2S缓蚀剂BPV-3,研究了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和浓盐酸加量对缓蚀剂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获得了对腐蚀具有较好效果的缓蚀剂。研究表明,最佳合成条件是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5.0 h,浓盐酸加量为4%(摩尔比);当其加量为100 mg/L时,缓蚀率就可达80%以上。这种缓蚀剂适用于油气田集输管道,可以有效抑制CO2/H2S对金属管道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油气开发中CO_2腐蚀及其缓蚀剂的选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CO2 的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我国CO2 缓蚀剂近期的研究状况以及选用原则 ,并提出了研究CO2 腐蚀及其缓蚀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添加缓蚀剂是解决油田上设备及管道防腐问题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多方的关注。本文主要叙述了油田常用的三类缓蚀剂:咪唑啉、曼尼希碱和季铵盐,并对其的缓蚀机理及应用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发现成本低、无毒害的新型绿色缓蚀剂是未来缓蚀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庆油田集输管道腐蚀结垢现象,以主剂、分散剂、特殊缓蚀阻垢剂和载体配制固体缓蚀阻垢剂,通过复配试验筛选出适合其采出液水质的药剂,并对其缓蚀和阻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注药剂后的管道钢腐蚀速率为0.070mm/a,远低于未加注前的0.310mm/a;阻垢效果15天内稳定,阻垢率约为91%,阻垢性能良好;缓释速率为约每10天溶解8%,加注周期约为3个月。所制备药剂性价比高,缓蚀阻垢综合性能良好,可作为油田水驱采出液专用缓蚀阻垢药剂。  相似文献   

15.
芳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杜大委  朱智文 《应用化工》2012,41(6):931-933,942
以苯甲酸、二乙烯三胺和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芳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利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测定缓蚀剂对X80管线钢在含饱和CO2的模拟油田采出水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得到了芳基咪唑啉季铵盐,温度和缓蚀剂用量对缓蚀性能影响显著,极化曲线表明该缓蚀剂是一种在较低浓度下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而在较高浓度下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管道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然气集输过程中,一些伴生气体的存在,往往会对集气管道有腐蚀作用,严重者会造成集气管道的破裂、破坏正常平稳供气、影响用户的生产和生活。本文分析了管道内腐蚀的类型可以分为均匀腐蚀、坑蚀等,并说明各种腐蚀类型产生的条件,着重分析了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腐蚀机理,指出了工程实际中常用的防腐措施如加缓蚀剂抑制腐蚀、利用涂层保护隔离管道与腐蚀介质、选用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合金钢、采用清管作用清除管内水、污物和沉积物、防止管线堵塞、减小垢下腐蚀穿孔等,并对缓蚀剂的运用条件等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了研究天然气管道腐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种复合缓蚀剂YHX-4.研究了其在二氧化碳/硫化氢共存条件下的缓蚀性能。研究表明,在/7,(油酸):n(二乙烯三胺):n(硫脲):n(氯化苄)=1:1.4:1:1.2、成环反应最高温度220℃、成环时间8h;季铵化反应温度90℃、时间3h条件下可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YHX-3,目标产物经红外表征。将YHX-3与自制的4种物质:炔氧甲基烷基苄基季铵盐(HPOMAQ)、丁炔二醇(BOZ)、磷酸三乙酯(TEP)、增效剂SA进行复配[m(YHX-3):m(BOZ):m(HPOMAQ):m(TEP):m(SA)=30:8:8:3:1]得缓蚀剂YHX-4,其在二氧化碳/硫化氢共存的腐蚀介质中静态缓蚀率大于92%。动态缓腐蚀率大于88%。  相似文献   

18.
防锈油脂是金属材料防腐的保护盾,缓蚀剂是调控金属防腐膜层的核心物质。综述了油溶性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典型特点及具体应用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油溶性缓蚀剂在油类基体中的抗腐蚀机制,并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用油溶性缓蚀剂,进一步对油溶性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和最佳缓蚀剂组合进行研究,有利于工业生产中缓蚀剂的选择,同时,环保型缓蚀剂也是缓蚀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CO2/H2S共存腐蚀与缓蚀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2/H2S是油气田采集、运输、处理过程中主要的腐蚀介质,由其引起的管道设备的腐蚀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腐蚀和防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分别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有关CO2和H2S共存腐蚀及缓蚀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CO2/H2S共存腐蚀研究主要依靠试验手段,但目前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离散性,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分压比是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研究CO2/H2S腐蚀规律的切入点,但关于两者主导腐蚀的分压比界限划分现有研究存有争议。缓蚀技术研究讨论了缓蚀剂作用机理,评述了抑制CO2/H2S共存腐蚀常用的酰胺类、咪唑啉衍生物类、季铵盐类和Schiff碱类缓性剂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抗水性油溶性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电镀与涂饰》2000,19(5):24-27
油溶性缓蚀剂普遍用于金属制件和设备的防腐处理。将石油磺本钡和氧化石油脂钡皂溶于煤油或机油中制得缓蚀剂。分析了石油磺酸钡和氧化石油脂钡皂的协同作用机理。通过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和水置换性试验研究了油溶性缓蚀剂的防锈性能。结果表明:石油磺酸钡和氧化石油脂钡皂的协同作用使得缓蚀剂具有优良的防锈效果,抗水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