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在一定数量纤维的表面制备苯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纤维涂层,然后制备纤维涂层针式萃取装置,并用其富集检测以苯、甲苯、乙苯和邻二甲苯为目标分析物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了纤维的种类以及纤维数目对装置富集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纤维涂层并对其进行SEM表征,并考察了其对苯系物的萃取检测分析效果,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纤维涂层针式萃取装置有较高的选择识别及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2.
居室在装饰装修后,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无机污染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内污染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10户面积为100~150m2的房屋装修后1~8个月期间居室空气中的氨、甲醛、苯、苯系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含量进行监测,研究房屋装修材料在不同时间内释放的污染物污染水平及对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苯系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含量均随装修后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房屋装饰装修半年后方可入住.  相似文献   

3.
用极性大口径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法对水中苯系物进行了测定,使较难分离的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对8种苯系物进行了精密度、回收率及检出限试验,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5%~3.7%(n=7),平均回收率为94.5%~101%,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顶空-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平衡时间、水浴温度等进行了优化选择,并通过选用elite-wax色谱柱,使难以分离的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结果表明:苯系物各组分线性方程的相关性良好,其检出限为0.28~0.77,μg/L,平均回收率在89.5%~109.6%之间.该方法准确、快捷、线性范围广,满足饮用水和地表水中低浓度挥发性苯系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措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了掌握哈尔滨市建筑装饰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对哈市7区百条户室内空气甲醛、氨和苯系物进行了检测分析.污染物超标率甲醛85.2%,氨53.1%,苯50.7%.针对哈尔滨地域特点进行了冬季通风、光催化和臭氧氧化降低室内空气甲醛和氨污染效果的现场买验,结果表明:延长通风时间室内甲醛质量浓度降低程度比氧大.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在开启的前30min效果显著,氨浓度净化效果有起伏,效果不明显.臭氧氧化对降低室内空气甲醛和氨质量浓度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室内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常用室内装饰材料一细木工板,模拟室内板材使用,对未经处理、经简单涂覆处理和多层涂覆处理的板材挥发出的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经覆盖处理后,木制板材表面暴露面积减少,使甲醛、苯系物在空气中平衡浓度降低,低于一定标准.说明干燥后的油漆等涂料对板材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向外释放有一定的抑制和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污染河流中苯系物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室内试验选用3种天然砂土作为渗透介质,以生活污 水模拟污染河流,68d以后发现,苯、甲苯和苯系物总量的总去除率在粗砂中分别为32.06%、21.39%和 27.13%。在两种中砂中总去除率2号柱为76.26%、81.40%和87.99%,3号柱为68.94%、74.41%和 81.69%,粗砂小于中砂,并且由于2号柱的粘粒物质含量大,其总去除率大于3号柱和1号柱。苯系物各组分 浓度随深度呈递减趋势,苯系物的净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地表以下0.4m范围内。水动力特征的改变影响污染物 的迁移和转化特征,苯系物的去除机理为挥发、吸附和生物降解,其中最主要的是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8.
含盐的复合溶剂萃取分离苯-环己烷等烃类混合物是一种获得高纯苯的有效方法.为使检测分离效果更为准确,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尤为重要,依照国际标准,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讨论了对N,N-二甲基甲酰胺(DMF)+硫氰酸钾(KSCN)复合溶剂萃取分离苯-环己烷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及内标物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正丁醇为内标物可行,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出各组分含量.三组分体系(苯-环己烷-DMF)和四组分体系(苯-环己烷-DMF-硫氰酸钾)中,苯、环己烷和DMF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均与各标准品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变异系数不高于3.62%.测试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2.44%,回收率、标准偏差分别在85.88%~110%和0.004%~1.13%之间.  相似文献   

9.
化学方法可以除去褐煤中的部分灰分,增加煤中有机质与溶剂的接触面积,影响煤的萃取率和萃取物组成.分别用HCl和NaOH溶液对褐煤进行预处理,考察酸、碱处理对富蜡褐煤灰分脱除的影响;采用多种溶剂萃取,研究褐煤化学脱灰对萃取率、萃取物组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对于0.2~10mm富蜡褐煤,酸处理脱灰率随粒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加,变化范围为13.24%~21.95%,粒径为1~3mm时为最小;碱处理脱灰率随粒度增大而减小,变化范围为72.02%~46.12%.酸处理能提高萃取率,溶剂极性越大,萃取率提高越明显,萃取物中直链烃小分子的含量明显增多;碱液处理会降低萃取率,溶剂极性越大,萃取率降低越大,导致萃取物中非直链烃小分子以外的成分流失.  相似文献   

10.
使用 GDX-5 0 2大孔树脂对水中微量烷基苯类、硝基苯类、卤代苯类进行了同时富集 ,富集后的水样用两根极性不同的毛细管柱进行气相色谱双柱定性 ,外标法定量。本方法对十四种苯系物的总平均回收率为 85 % ,相对标准偏差在 5 %以下 ,最低检测限达 3.2 5× 1 0 -9g。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双毛细管柱定性定量分析苯系物方法 ,具有简便、灵敏、准确、线性范围宽的优点 ,适合于水中痕量苯系物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现行高校固定资产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设想,研究了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借助螺线特性,对一类含间隙分布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特征方程λ+c=d(1+λT)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索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对红豆杉种子的胚进行了处理,采用3% 0.5%(m/v)的纤维索酶 果胶酶混合液效果好.得到了红豆杉胚原生质体;同时采用了B5、V-KM、MS3种培养基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初步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KM附加椰子汁(含天然植物激素)培养基培养胚性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并研究了植物激素的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的影响,表明采用IAA和NAA对愈伤组织生长效果较好,光照强度在1000lx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20.
红土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分形几何理论,探讨红土在不同处理方法下其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土的颗粒粒度具有线性分形结构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土中颗粒粒度的分布情况,并与土的物理力学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分维是描述土的颗粒粒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