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镀银件腐蚀变色机理及防变色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文  刘艳  朱如瑾 《材料保护》2005,38(7):36-38,42
介绍了镀银件在大气中的变色腐蚀机理,认为大气中的硫离子对镀银件的腐蚀变色影响最大,紫外光、氧化剂和腐蚀介质等都能加速银层变色;比较了几种防银变色的方法及作用,评价了它们的防变色能力及对镀银件性能的影响,并简单介绍了双酚A型聚芳酯保护膜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
镀银层的防变色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g  JL 李瑞敏 《材料保护》1990,23(1):35-37
  相似文献   

3.
轴承保持架的镀银质量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为防止镀银层变色,对钢制保持架镀银及防变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影响镀银层变色的原因,如保持架表面粗糙度和洁净度、电镀工艺、镀银以及防变色后的清洗、镀后处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采用合理的电镀工艺方案以及过程控制,提高镀层的结晶质量,再加以良好的镀后防变色工艺,改善包装以及装配过程的不良方式,尽可能避免零件与含硫以及其他腐蚀介质相接触,可以防止钢制镀银保持架的变色。  相似文献   

4.
镀银防变色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贤成 《材料保护》2002,35(11):61-62
1 前 言银为贵金属 ,标准电位Ag+/Ag=0 .799V ,对于常用金属如铁和铜 ,它是阴极镀层。银具有良好的装饰性、导电性、可焊性、反光性、耐蚀性和光亮银白色外观。在航空航天、光学仪表、无线电通讯器材、激光、探照灯、餐具和工艺品等方面经常采用镀银处理。但是银镀层的最大缺点是易与空气中的硫化物作用生成硫化银 ,表面产生黑色或黄色膜层。它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反光性能 ,降低导电性能和钎焊性能 ,因此解决镀银层变色的问题是材料保护方面的重要课题。2 镀银层变色原因(1)银对硫、氧、氯具有很强的亲合力。银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  相似文献   

5.
铜及铜合金零件镀银和防银变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忠起 《材料保护》1991,24(11):35-37
  相似文献   

6.
复配缓蚀剂防银变色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极化曲线测量和交流阻抗法对1-苯基-5-巯基四氮唑(PMTA)、2-巯基苯并恶唑(MBO)和2-巯基苯并咪唑(MBI)以及复配缓蚀剂(PMM)在HSCH2COOH溶液中对银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MM对银具有更好的缓蚀效果,表现出协同效应。AES和XPS研究结果表明,PMM在银表面上所形成的防变色膜比单组分缓蚀剂防变色膜致密且稳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银变色。  相似文献   

7.
铝及铝合金镀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忠 《材料保护》1995,28(5):30-31
铝及铝合金镀银国营632厂技术中心(471003)王文忠铝及铝合金镀银,其困难程度要比铜件镀银大得多,其原因是:(1)铝及铝合金对氧有很强的亲和能力,表面氧化物一旦除去,会迅速生成新的不均匀氧化物,影响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2)铝的标准电位比较负(...  相似文献   

8.
方景礼  方欣 《材料保护》2007,40(10):85-89
银镀层存放和装机2~3个月后就会发生变色,降低银层的性能.分析了银层变色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无铬防银变色工艺,介绍了其防变色效果,并对防变色配合物膜的性能、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世界铸币、展览、收藏等领域的银及其合金器件存在变色问题,现代工业中与银有关的部件的服役寿命、性能稳定性等一直被其变色困扰.为此,对银在氧、硫化氢、硫、二氧化硫、有机硫化物、氮氧化物、硫化物溶液、自由基和过氧化物、氯化物等腐蚀介质中的变色历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湿度、温度、光照、表面状态等因素对银变色的影响,提出了银变色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装饰铜合金应用广泛,但变色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分析论述了抗变色装饰铜合金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铜合金的变色机理,从添加合金元素和抗变色技术手段等方面阐述了装饰铜合金的防变色方法,并展望了防变色铜合金应用于民用建筑、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斯雄 《材料保护》2003,36(8):74-75
介绍了不锈钢电镀银工艺参数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活性碳纤维载银工艺及其表面银颗粒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林  万怡灶 《材料工程》1998,(9):28-30,34
以自制粘胶基活性碳纤维(ACF)为载体,通过真空浸渍和真空热分解的方法在其表面沉积银,制得了载银活性碳纤维(ACF(Ag)。研究了载银工艺参数对ACF(Ag)的银含量、表面银颗粒大小、分布及形态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银颗粒的形核与长大机制;此外,还分析了银颗粒与ACF结合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双向脉冲无氰镀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无氰镀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得出最佳双向脉冲参数如下:正向脉宽为1ms,占空比为10%,电流密度为0.8A/dm2,工作时间为100ms;反向脉宽为1ms,占空比为5%,电流密度为0.2A/dm2,工作时间为20ms,同时施加一与电场方向正交的磁场.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得到的银镀层镜面光亮,与单向脉冲镀银和直流镀银相比,抗变色性和耐蚀性均显著提高,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14.
载银无机抗菌剂变色抑制剂研发现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介绍了载银无机抗菌剂变色抑制剂如甲基苯并三唑、天然水滑石和合成水滑石等的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15.
熊康康  钱静 《功能材料》2022,53(2):2019-2025
以铜粉作为有效成分,采用挤出流延法成功制备了Cu/LDPE防银变色包装膜.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以及阻隔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银片色差等测试,研究了平均粒径D50为10.11μm的铜粉在不同含量时...  相似文献   

16.
首饰用抗变色银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分析了银合金变色的原因.评述了表面处理以及贵金属合金化、贱金属合金化、稀土合金化等方法以提高银合金抗变色性能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当前研究最多的贱金属合金化法制备的典型银合金成分及其抗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17.
文斯雄 《材料保护》2006,39(2):65-66,69
从分析铍青铜材料的特殊性入手,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前处理工艺措施,以硫代硫酸盐镀银取代传统的有毒的氰化镀银,分析了银镀层变色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抗变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发具有良好防变色能力的银镀层,采用复合电镀技术,在以酒石酸钾钠为配位剂的无氰复合镀银溶液中制备了Ag/C纳米复合镀层.采用SEM和XRD对Ag/C纳米复合镀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电阻及防变色能力.结果表明,Ag/C复合镀层中的碳粉含量随镀液中纳米碳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镀液中纳米碳粉浓度超过10g/L时,镀层中的碳粉含量又开始下降.Ag/C复合镀层中碳粉的复合量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电流密度为0.6~0.8A/dm2范围内,镀层中碳粉的复合原子分数接近8%.Ag/C复合镀层中基质金属银的晶粒尺寸在纳米级,其择优取向沿(220)晶面.Ag/C复合镀层的电阻与光亮银镀层的相当,但其抗变色能力较光亮银镀层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NT-1镀镍防变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NT-1防镍变色剂在不同温度、pH值和处理时间下的防腐蚀变色效果,结果表明,在65~75℃,pH 8时浸渍1~2 min可获得最佳的效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镍电极在NT-1处理前后的腐蚀电流,结果表明,NT-1膜层可明显提高镍层的耐蚀性能,在阳极电位小于0.5 V时,其缓蚀率可达95%以上。用电子能谱对膜层的研究表明,NT-1防变色膜是一种致密、均相的疏水膜,这是它可有效防止镍层变色和腐蚀的原因。由Ar~+深度剥蚀图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C72.0%,O 12.2%,Na 5.1%,Mo 2.0%,Ni 8.7%。  相似文献   

20.
磁控溅射镀银膜抗变色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光荣  曾鹏  马骁 《材料保护》2005,38(7):39-42
银膜在大气中容易失光变色,严重影响其应用.研究其经过防变色处理后的抗变色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RSFM-4直流磁控溅射机在纯铜片上制备了银膜,用几种不同的防变色工艺进行处理,然后分别在SO2气体、H2S气体和Na2S溶液中进行银膜变色加速试验,并进行综合评级.试验结果表明:浸涂BTA保护剂的银膜能取得很好的抗SO2效果,浸涂DJB-823的银膜在H2S气氛里的保护能力非常突出;化学和电化学钝化方法均能提高银膜抗Na2S溶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