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杨宁  丁华  齐峰 《电力建设》2005,26(2):68-0
MAXIMO是一个以设备管理为核心的软件系统,它在电厂设备管理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实现实时监控系统,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检修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进行电厂缺陷的管理,以及检修管理。为解决现代电厂设备管理 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优化检修体现了设备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将原来单一的计划检修变更为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共存的检修方式 ,是检修管理策略的变革。优化检修包括策略分析、设备管理、故障诊断等各类别工作 ,既独立又有联系 ,电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类别、分阶段实施  相似文献   

3.
孟夏卿  卓亚光  方焌  纪航 《供用电》2011,28(4):65-68
状态检修是一种先进、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和检修策略,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正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介绍了上海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实施状态检修的工作概况及工作流程,详细讨论了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线路移动巡检作业系统相结合,在状态检修中的具体应用与应用效果,最后分析了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作为核电厂主设备之一,其运行可靠性对机组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电厂需高度重视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其中优化变压器的检修策略,对缩短检修工期,提高设备管理效果,减少核电厂“非计划停机停堆”次数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变压器历史缺陷及两起典型的缺陷案例,分析了周期性检修、预测性检修和纠正性检修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发电设备的检修策略及可靠性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修策略和可靠性管理是发电厂设备管理工作相辅相成的 2个方面 ,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目前要加大力度做好可靠性管理工作 ,建立可靠性管理系统为发电设备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发电设备的检修策略及可靠性管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介绍了设备检修体制的演变历程,提出了现阶段检修策略的选择原则,指出了可靠性技术在设备检修决策中的重要性以 如何建立可靠性管理系统,以便为发电设备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设备检修提供依据,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发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打破传统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如应用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CMMS),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介绍美国Datastream公司系列产品在陡河发电厂的实施背景、系统配置、主要功能及客户化后的工作流程,说明设备管理系统在电厂应用的意义及前景,并提醒其他用户少走弯路,真正理解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思想,找出与本厂的不同之处,采取合理和科学的解决方案,降低设备维修费用,促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文中还介绍了Datastream7i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沙角C电厂设备状态检修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沙角C厂设备管理的现状,以点检制为背景,采用可靠性分析,融合软件设计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状态检修设计方案,实现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的状态检修系统。该平台的实施优化了电厂设备管理体制,提高了设备维修的效率,并为今后全面实施状态检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电厂设备检修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华  丁维明 《发电设备》2005,19(4):269-272
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新型设备检修系统的建设方案。系统通过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电厂的内部科学管理,将KKS系统、设备管理、设备维护、机组检修、台帐管理等业务有机集成在一起。还提出了基于OpenO&M的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集成方案。介绍了该系统在华能南通电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发电厂的检修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丰  余天龙 《热力发电》2002,31(2):12-14
针对我国现阶段发电厂的检修制度,分析了以 计划检修为主导的机组检修存在的优点和弊端,介绍了国际上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发展历史。 随着现代化大型机组的不断投运,现阶段的机组检修体制已不适应电力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需 要,先进的机组设备需要先进的维修管理体制。对我国电厂检修制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并推荐实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机组维修。  相似文献   

11.
火力发电厂状态检修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惠涛  张志明 《黑龙江电力》2005,27(1):75-77,80
介绍了状态检修的基本现念,结合火电企业发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实践,给出了实施状态检修工作的基本措施和工作内容。提出了和状态检修机制相适应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检修管理、设备状态参数集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厂检修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风险维修、寿命管理等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电站设备维修与管理模式发生显著变化,电厂检修中“多检少修”、“以管为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应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也需要适应管理方式与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发展。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满足电站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需求,设备管理系统将向着设备状态信息的集成、设备状态综合评价、设备维修策略分析、多种维修管理模式组合、业务流程灵活配置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漭  王默玉  刘林 《现代电力》2005,22(4):54-58
针对电厂大修过程中存在大量流程性业务的现状,为了保证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提高检修效率,提出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电厂大修管理中。利用Petri网技术对大修过程中业务流程建立工作流模型,并以此开发出电厂大修工作流管理系统。该系统流程定义简单方便,提供工作流程的跟踪、监控、统计功能,控制灵活,通过可视化接口,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按照需求建立应用流程。实际应用表明,电子表单按预先定义好的流程在各成员之间传递,保证大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报表、文档、资料等信息及时准确的交流,在检修任务的执行中不再需要考虑业务流程,使得任务之间的复杂关系降低到最小程度,减少了项目实施中人员安排、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冲突,提高了管理效能,降低了企业检修成本。  相似文献   

14.
PCM设备是电力系统通信中常用的设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护好设备对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对PCM设备在维护管理、运行检修等方面的看法和经验,同时,用实际案例说明了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常用的PCM设备的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对于平时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继芳 《电气技术》2012,(10):47-49
状态检修具有节约成本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等优点,是当前检修体制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周期性检修和状态检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设备状态信息的采集方法,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的状态检修周期确定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变电设备管理水平,促进变电设备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随时掌握电网设备的健康状态,特别是对处于非正常状态设备的状态变化进行全面了解,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中设计开发了触发评价功能,即针对设备信息变化情况通过辅助决策系统联动进行评价。利用该方法可以全面掌握电网新增非正常状态设备或消除“异常”状态设备的类型、数量、异常等情况,并能提供设备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检查检修计划制订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及时解决系统中设备的非正常运行情况,消除隐患,避免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为电网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现代火电厂EAM系统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企业资产管理EAM(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的管理理念,通过分析传统火电厂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履历及维修体制不完善),说明EAM系统在现代火电厂设备管理中体现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同时,从管理思想、系统功能结构、模块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火电厂企业如何实施EAM。EAM信息能协助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或作为优化的依据,指导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提出转变检修方式、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是"大检修"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阐述了某供电公司以"大检修"体系建设为契机,以设备状态评价为基础,整合内部生产资源,引进外部专业技术力量,在推进工厂化检修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于2012年实现了35~110 kV隔离开关的工厂化检修。在生产管理精益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推进专业化检修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直流换流站设备检修管理适配中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规模投运的新形势,实现管理集约化、机构扁平化、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的发展目标,根据电网检修管理相关理论,从直流换流站检修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直流换流站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直流核心设备检修体系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以“例行检修中心、状态检修中心、紧急抢修中心、系统仿真平台、可靠性分析平台以及备品备件仓储中心”建设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直流核心设备工厂化检修管理机制。与现有直流设备检修管理模式相比,工厂化检修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人力、技术、装备资源的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检修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保障直流输电系统长期可靠稳定运行。研究结果对直流输电系统设备检修管理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