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浪屿作为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著名的岛屿旅游地和环境优美的居住地,在旅游发展大潮中面临着发展风景旅游与保护人居环境的矛盾冲突.该文基于鼓浪屿居住环境、聚集环境、聚居环境特征与现状问题分析,从聚居比概念含义的深入分析入手,探讨在鼓浪屿开发建设量、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通过调整聚居活动的比例与强度关系,达到风景旅游拓展与人居环境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和规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家遗产保护地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等同于海外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地域面积广大,风景名胜区规划也因此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建立、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发展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我国当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4个发展阶段,国家三大遗产保护地体系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法定地位:法定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论述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发展的10个特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筑行业中BIM的应用情况,结合规划本身的需求和特点,将BIM应用于风景名胜区规划业务内容之中,以风景区规划范围的科学决策为实践的切入点和重点,探讨其应用方法和发展前景.通过初步构建风景名胜区规划数据库,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地形地貌、地表覆被、人文因子等各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综合、叠加,进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议,为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划定和用地适宜性分区划定提供依据,从科学技术角度支撑风景名胜区规划,提高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九华山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胜,是中国名山圣地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当前,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寺院传统风貌和文化氛围保护不力、高品质风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以及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将寺院建筑的保护与整治、风景游赏空间布局优化、社区分区管控和产业引导等作为研究重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对策,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未来的保护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也为我国其他名山圣地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地处闽南的漳州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为案例,运用GIS技术手段,关注漳州的生态脆弱区域,分析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价值、休闲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诸要素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要求、延续地域文脉及保护历史遗产等方面的作用,提出构筑市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达到自然、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规划在整合市域现有及潜在的风景资源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确定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模式,注重区域的统筹协作及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在较为宏观的视角下构建市域生态网络,使设立的风景名胜区成为市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节点.规划完善了各风景区之间的交通布局,将游憩体系与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构建模式、风景资源利用的侧重点和开发时序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风景环境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工程建设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又是环境的一部分,它的规划设计受环境制约,同时又影响环境。在风景名胜区中,规划建筑和风景环境的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尤为突出。如果风景名胜区中任何建筑物的功能性质、组织结构、体形体量、比例尺度、材料质地以及风格色彩等均能与风景环境取得和谐配合,建筑能融于风景,这不仅对风景环境,而且也对建筑本身增添光辉。反之,则两败俱伤,既破坏了风景,也使建筑黯然失色,成为“破坏性建设”。因此在风景名胜区中,不能凭个人主观意图随心所欲地选址安排任何建筑物和工程构筑物,而是需要科学合…  相似文献   

7.
试论因山就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山就势,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人文构景中传统的原则,也是处理一般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普遍手法。这是千百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值得发扬光大。今天的风景名胜区建设,尤其需要贯彻这个原则。一、因山就势——风景区人文构景原则所谓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构景,是指组成  相似文献   

8.
根据景区灾后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的技术路线,并从旅游服务设施、居民点、道路交通、自然和人文资源等方面,提出了灾后重建恢复的策略,旨在促进风景名胜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人居环境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哥本哈根人居环境变迁的历程与策略,基本结论是:区域生态与人文和谐共存价值观主导下的"手掌规划"、保障公共利益为核心的旧城改造与设计模式、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街区保护与更新措施,是哥本哈根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基本上把握了人居环境变迁过程中自然时空架构人工化、资本化规律,坚持日常生活延续的规划理念并突出人居环境建设的特殊社会构成与文化语境,采取严格限定城市规划设计实施领域以促进历史街区步行化进而降低日常生活速度等相关对策是哥本哈根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许可 《规划师》2024,(2):153-16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作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保护地,其规划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研究有利于探索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提升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水平。因此,以罗田大别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从风景资源评价、现状分析,以及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其规划实践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为相似地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