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杨旗 《热加工工艺》2014,(18):201-203,207
对建筑用AlMgMn合金添加了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并进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同时进行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合金元素相比,复合添加V和Ce可使其室温抗拉强度增加107 MPa,0℃冲击吸收功增加14.9 J。与未热处理相比,均匀化处理可提高其抗拉强度和0℃冲击吸收功,且采用分级均匀化处理的提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林雄萍 《热加工工艺》2014,(18):175-177,181
采用不同工艺对细晶AZ31镁合金进行热处理,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级均匀化处理和深冷处理,有利于提高细晶AZ31镁合金的伸长率、抗拉强度和冲击吸收功。与常规均匀化处理相比,分级均匀化处理后深冷处理将使细晶AZ31镁合金的室温伸长率增加7.6%,室温抗拉强度增加52 MPa;室温、0℃和-20℃冲击吸收功分别增加14.6 J、13.6 J和13.6 J。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A356铝合金汽车轮辋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本文采用不同的工艺对A356铝合金汽车轮辋进行了热处理,并进行了拉伸、冲击和腐蚀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热处理相比,采用分级淬火或者分级时效,尤其是复合使用分级淬火和分级时效可显著提高汽车轮辋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采用分级淬火+分级时效轮辋的抗拉强度增加54 MPa、屈服强度增加74 MPa,断后伸长率增加7.8%,冲击韧性增加16.9 J/cm~2,腐蚀电位正移407 mV。  相似文献   

4.
杨连福 《铸造技术》2014,(10):2268-2270
通过对AZ91镁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和时效处理可以明显提高AZ91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分级固溶处理可使AZ91镁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27 MPa,-20℃冲击吸收功增加10 J,腐蚀电位正移196 mV。  相似文献   

5.
李建伟  张海滨 《铸造技术》2014,(10):2381-2383
采用合金元素钒、钨和钇对低压电器触头用铜基合金进行改性,研究了其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合金元素的纯铜相比,复合添加合金元素钒、钨和钇可使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0.028 V,冲击吸收功增加28J,抗拉强度达到223 MPa。  相似文献   

6.
对铸态Al-Mg-Si-Fe-RE新型铝合金试样分别进行了常规均匀化热处理和磁场均匀化热处理,并测试分析了试样低温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磁场均匀化热处理较常规均匀化热处理更有利于提高试样的耐磨损性能和低温力学性能。与常规均匀化热处理相比,磁场均匀化热处理试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冲击吸收功分别增大了59 MPa、52 MPa、8.4%、14.4 J,-40℃和25℃磨损体积分别减小了55.3%、56.8%。试样的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优选为磁场热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挤压前分别对AZ80镁合金进行了常规均匀化处理和复合均匀化处理,并进行了挤压态AZ80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均匀化处理相比,复合均匀化处理能显著提高挤压态AZ80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25℃的抗拉强度增加75 MPa、屈服强度增加87 MPa、断后伸长率增加10.9%;腐蚀电位正移309 mV。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型22Cr-25Ni奥氏体耐热钢经650 ℃、700 ℃高温时效不同时间后进行硬度、室温拉伸、冲击试验,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其显微组织和室温冲击断口,研究了22Cr-25Ni钢时效后力学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2Cr-25Ni钢经高温时效后,硬度、室温拉伸强度得到强化,在时效1000 h后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稳定,22Cr-25Ni钢同时具有明显的时效脆性倾向,冲击吸收能量下降幅度较大,650 ℃时效100 h后冲击吸收能量由时效前的198 J下降到111 J,700 ℃时效100 h后冲击吸收能量仅为47 J,随着时效时间继续增加,当时效3000 h后冲击吸收能量减少到20 J,随后趋于稳定。22Cr-25Ni钢在高温时效后的力学性能变化主要是由CrNbN(Z相)、M23C6、MX这3种析出相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李彩云  胡洪波 《铸造技术》2014,(9):2079-2081
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进行了超细晶6061铝合金的搅拌摩擦加工制备,并与传统搅拌摩擦加工制备合金进行了晶粒尺寸、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与简单控制的传统搅拌摩擦加工相比,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搅拌摩擦加工能使超细晶6061铝合金的晶粒细化、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提高;-20℃抗拉强度增加179 MPa、0℃抗拉强度增加185 MPa、20℃抗拉强度增加144 MPa、-20℃冲击吸收功增加23%、腐蚀电位正移148 mV。  相似文献   

10.
在6063铝合金中添加了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Gd或Nb,并进行了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6063铝合金中添加Gd或Nb,尤其是复合添加Gd和Nb,可显著细化晶粒、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与未添加Gd和Nb元素的6063铝合金相比,复合添加w(Gd)=0.15%和w(Nb)=0.1%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40 N/mm2、伸长率增加1.9%、冲击吸收功增加30%、腐蚀电位正移194 m V。  相似文献   

11.
王灼英 《热加工工艺》2015,(4):97-99,103
在建筑用Zn Mg合金中添加了不同含量的合金化元素Ca、V和Y,并进行了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耐蚀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合金化元素Ca、V和Y的添加,可提高建筑用Zn Mg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与未添加合金化元素相比,添加了适当含量的合金化元素Ca、V和Y后,其室温抗拉强度增加130 MPa,室温伸长率增加11.1%,-40℃冲击吸收功增加31.2 J,0℃冲击吸收功增加30.2 J,腐蚀电位正移265 m V;其合金化元素含量优选为0.5wt%Ca、0.4wt%V和0.3wt%Y。  相似文献   

12.
对汽车覆盖件用6016铝合金板材进行了室温到100℃的预时效处理,并进行了自然时效150 d以内的T4P态和烘烤态(2%预拉伸+185℃20 min)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室温和60℃预时效,80℃和100℃预时效温度的板材表现出良好的时效稳定性,放置150 d之内没有因自然时效使强度显著提高。然而,随着预时效温度的提高,板材的伸长率和应变硬化指数降低。板材烘烤态的强度随着预时效温度的升高不断提高,伸长率则不断减小;在室温到80℃的预时效范围内,烘烤态的强度增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到100℃时,强度增量减小。80℃8 h的预时效工艺可以使试验板材获得适中的T4P态强度和伸长率,在放置150 d之内性能稳定,同时具有最大的烘烤强度增量,是最优的预时效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工艺对17CrNiMo6发电机主轴进行预先热处理,分析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预先热处理相比,奥氏体化处理前预热和奥氏体化后保温的改进预先热处理可以使17CrNiMo6发电机主轴的伸长率增加6.2%,-20℃冲击吸收功增加86.11%,0℃冲击吸收功增加83.78%。室温磨损体积减小70.09%,200℃磨损体积减小81.52%。  相似文献   

14.
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2024铝合金的分级时效工艺,优选出了一种能获得均匀、弥散分布的沉淀强化相以改善铝合金的规力学性能的分级时效工艺:100℃,2h+190℃,h。通过将优化的分级时效工艺和冷热循环相结合,可提高2024铝合金的常规力学性能和微塑变抗力。通过TEM观察探讨了分级时效对冷热循环以后2024铝合金性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6061铝合金环形锻件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在室温下分别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与冲击摆锤试验机测试其动态压缩力学性能与动态冲击力学性能,并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冲击试样进行了组织和断口的显微分析。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环形锻件在室温、高应变率下具有正应变率强化效应,经过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后,其动态压缩强度逐渐提高,在3300 s^-1应变率下具有最大动态压缩强度,为365 MPa,而其塑性逐渐降低;室温下,6061铝合金环形锻件在固溶处理后具有相对优异的综合冲击性能,其最大冲击功为17.2 J,最大冲击韧性为215.1 k J·m^-2;锻后的冲击断裂为韧性断裂,固溶后的断裂为韧、脆混合断裂,时效后的断裂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6.
曹辉  田睿 《铸造技术》2015,(1):210-212
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方法进行了A356铝合金汽车轮毂的激光快速成型制造,并对显微组织、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方法,可以实现较高质量的A356铝合金汽车轮毂激光快速成型制造,制造出的轮毂组织致密、均匀,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且性能的一致性较好;该汽车轮毂25℃的抗拉强度为332 MPa、-40℃冲击吸收功为56.1 J、25℃磨损体积为11.4μg/cm3。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常温拉伸等方法研究分级均匀化工艺对7055铝合金显微组织、枝晶偏析、Al3Zr粒子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468℃、24h)+(473℃、4 h)的分级均匀化处理后,消除了铸锭晶界上的非平衡凝固共晶组织;铸锭先于264℃保温最有利于获得尺寸细小、均匀弥散分布的Al3Zr粒子;在单级均匀化基础上增加473℃的短时高温均匀化,能够提高合金基体中溶质原子的固溶度,增强时效强化效果,提高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6个锻造压力进行了汽车爪极的铸锻复合成形试验,并进行了25℃室温和-40℃低温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锻造压力从30 MPa增大到130 MPa时,汽车爪极的室温和低温力学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与30 MPa锻造压力相比,在90MPa锻造压力时铸锻复合成形爪极在25℃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吸收能分别增大52 MPa、61 MPa、38 J,-40℃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吸收能分别增大64 MPa、72 MPa、42 J。铸锻复合成形汽车爪极的锻造压力优选为90 MPa。  相似文献   

19.
采用6种不同的挤压温度进行了7075铝合金汽车差速器壳件的挤压成形,并测试和分析了室温下壳件试样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模具预热温度390℃,挤压筒温度415℃和挤压速度0.3 m/min时,随挤压温度从280℃增大到400℃,试样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280℃挤压时壳件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均最差。与280℃挤压相比,385℃挤压时壳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吸收功分别增大43、44 MPa、15 J,断后伸长率减小2.1%。7075铝合金汽车差速器壳件的挤压温度优选为385℃。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的铸造工艺制备了机床减震用细晶AZ91Ce0.2镁合金,并对显微组织、力学性能、阻尼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获得的AZ91Ce0.2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在90μm以内;铸造工艺对镁合金的性能影响较大,其中0℃抗拉强度增加了48MPa,室温抗拉强度增加了43 MPa,-40℃冲击吸收功增加了23 J,0℃冲击吸收功增加了20 J,室温阻尼值提高了68.09%,0℃磨损体积减少了74.70%,室温磨损体积减少了78.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