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FePt纳米粒子有序膜结构的SPM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单分散的FePt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对纳米粒子的操纵与排布制得了磁性纳米粒子单层膜和多层膜,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P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考察了磁性纳米粒子膜中FePt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度分布和表面聚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磁性纳米粒子单层膜中,磁性纳米粒子分布均匀、排列紧密,且多层膜在膜累加方向是具有周期结构的有序组合体。  相似文献   

2.
金属纳米粒子以其尺寸相关的独特的光电子、化学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制备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粒子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溶液中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或团簇,有可能控制纳米粒子的形态和尺寸分布,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的功能分子。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制备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化学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激光烧蚀制备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特点、动力学形成机制和国外最新发展状况。另外,展望了激光烧蚀技术用于制备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金属或半导体纳米粒子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而重要的应用前景,为降低纳米粒子间的团聚,以充分利用纳米颗粒的优异特性,而把金属或半导体纳米粒子掺杂在诸如玻璃或聚合体等基体中制备微纳复合颗粒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SiO2为基质,纳米金、钌功能粒子为镶嵌粒子,制备  相似文献   

4.
采用激光蒸凝法 ,以 1 50WCWCO2 激光器为光源 ,金属Zn为靶材 ,成功地制备出了Zn和ZnO纳米粒子。较详细地研究了实验参数对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 ,并应用经典成核理论对粒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制备工艺条件对形成的纳米粒子有一定的影响 ,反应压力和载气流量影响纳米粒子的形貌。不同的反应气氛制备的产物不同 ,在惰性气氛下产品纳米粒子是Zn和ZnO的混合物 ,在氧气气氛下 ,所得的纳米粒子是纯ZnO ;在氢气气氛中得到较纯的Zn纳米粒子。通过对临界粒子半径r 的回归分析 ,说明Zn纳米粒子的粒径主要由反应压力控制 ,而与载气流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及炭载铂纳米粒子光限幅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光限幅实验,研究了纯活性炭纳米粒子和炭载铂纳米粒子水溶液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发现活性炭纳米粒子具有反饱和吸收到饱和吸收的特性,Pt纳米粒子对炭载铂纳米粒子体系具有表面等离子局域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纳米SiO2的粒度对投影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粒子粒度的减小,投影显示屏样品的亮度均匀性得到提高,并从纳米粒子的结构特点和散射机理方面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高俊  韩民 《量子电子学报》2015,32(2):222-227
通过纳米粒子束流气相沉积方法在衬底表面沉积稠密银纳米粒子点阵。通过对纳米粒子覆盖率的精细控制与纳米粒子点阵消光谱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频率的系统调控。随着Ag纳米粒子密度的增加,点阵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发生红移,可逐步由小于400nm增大到570nm以上。研究发现,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的变化与随纳米粒子沉积量增加而增加的紧密相邻的纳米粒子对的百分数相关。  相似文献   

8.
纳米粒子掺杂的液晶显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翼  许军 《现代显示》2007,18(3):54-58
液晶显示器需要快速响应来显示动态画面,纳米粒子掺杂技术能够改善液晶材料的特性,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光电性能。本文介绍了四种主要的掺杂纳米粒子类型: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和铁电性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9.
从Au纳米粒子出发,利用竖直浸渍提拉法(dip-coating)成功将Au纳米粒子负载于基底(云母片/单晶硅片),并以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对单晶硅片进行改性,得到具有密度分布不同的Au纳米粒子two dimensional(2D)组装结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不同制备条件下Au纳米粒子在基底表面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Au纳米粒子溶胶和偶联剂APTMS的浓度以及浸渍时间对Au纳米粒子在单晶硅片表面的密度分布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纳电子技术》2005,42(6):283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一种名叫环式糊精的糖性物质合成了一种聚合物,用它包裹住携带小分子干扰RNA的纳米粒子。实验中,经过上述处理的纳米粒子因为体积非常小,所以很容易进入实验鼠的血管。粒子同时携带一种能够黏在肿瘤细胞上的分子,一旦黏合成功,粒子中的小分子干扰RNA就开始发挥作用,抑制癌细胞生长基因的表达,阻止癌细胞的复制和扩散。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纳米粒子没有引发实验鼠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嵌入式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提高,白盒测试中经常用到覆盖率测试。轻量级覆盖率测试工具GCOV在使用上具有操作繁琐的弊端。本文基于GCOV覆盖率测试的原理,依据shell脚本批处理的特点将各部分操作封装为脚本工具,实现各脚本工具调用。通过该设计进行覆盖率报告输出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软件开发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MPLS技术是一项具有多协议支持的技术,它综合利用了网络核心的交换技术和网络边缘的IP路由技术各自的优点,它将标记分配给多协议的数据桢以便在基于我展品信元的网络中传输。它能够提供现有传统IP路由技术所不能支持的要求保障QoS的业务,通过MPLS技术,我们可以提供各种新兴的增值业务,有效的实施流量工程和计费管理措施,扩展和完善更高等级的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3.
Nature has inspired a new generation of robots that not only imitate the behavior of natural systems but also share their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and level of compliance due to the materials used to manufacture them, which are typically made of soft matter. In order to be adaptable and compliant, these robots need to be able to locally chang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ir soft material-based bodies according to external feedback. In this work, a soft actuator that embodies a highly controllable thermo-responsive hydrogel and changes its stiffness on direct stimulation is proposed. At a critical temperature, this stimulation triggers the reversible transition of the hydrogel, which locally stiffens the elastomeric containment at the targeted location. By dividing the actuator into multiple sections, it is possible to control its macroscopic behavior as a function of the stiffened sections. These properties are evaluated by arranging three actuators into a gripper configuration used to grasp objects.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develop soft actuators that can modify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demand in order to conform to objects or to exert the required force.  相似文献   

14.
为将超材料吸波体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液的宽带可调超材料吸波体。通过在超材料吸波体中加载电阻器和介电常数电可调的电流变液实现宽带吸收和吸收频带可调。仿真结果表明,吸波体在8.296~15.128 GHz之间的吸收率超过了80%,在11.5~15 GHz之间的吸收率超过了90%,实现了电磁波的宽带吸收。随着电流变液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其吸收频带逐渐往低频发生移动,实现了吸收频带的调控。此外,仿真证实,由于吸波体结构单元具有旋转对称性,其吸收特性具有极化无关性。  相似文献   

15.
地下管道输送的物质泄漏不仅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而且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快速找到管道破损隐患点成为维护管道、杜绝污染和浪费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种波形组合检测金属管道破损点的检测方法,利用单片机通过数据处理自动识别破损点的位置,为快速准确判断并修复金属管道破损点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a reservation protocol to provide real-time services to mobile users in an Integrated Services Packet Network. Mobility of hosts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ded to a real-time application. The currently proposed network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mechanisms to provide real-time services to fixed hosts are inadequate to accommodate the mobile hosts which can frequently change their point of attachments to the fixed network. Mobile hosts may experience wide variations of quality of service due to mobility.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mobility on QoS guarantees, a mobile host needs to make advance resource reservations at multiple locations it may possibly visit during the lifetime of the connection. The currently proposed reservation protocol in the Internet, RSVP, is not adequate to make such reservations for mobile host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new reservation protocol, MRSVP, for support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 a network with mobile hosts.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数据设计和程序开发完全分离,减少二者间耦合,达到项目便于分割,任务便于独立,提高效率,减少错误的目的。采用构建数据库访问类库的方法。本方法已在理论考核系统、远程辅助教学系统等多个系统中做了实验,并验证了其效果的良好性。得到了一个结论,有了这样一个中间层,项目主程序的开发者,可以完全不需要了解数据的细节,只需要构建这个类库的对象,通过对这些对象的读写操作,就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  相似文献   

18.
运动物体的压缩感知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使用压缩感知成像系统进行成像时,物体的运动会导致获取的物体图像分辨率下降.为了克服运动的干扰需要额外装置获取物体运动的参数,但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获取物体的运动速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物体运动与散斑运动的相关性,采用散斑运动方式来抵消物体运动从而消除运动造成的分辨率下降.采用压缩感知算法利用多组不同散斑运动补偿情况下的参数获取不同的物体图像,最后利用物体运动和散斑运动的相关性判据参数,最终获得消除运动干扰的物体图像。算法求解中同时考虑了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影响,采用解卷积算法获取了消除运动和系统点扩散函数影响的物体图像。最后数字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在线钢板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检测和存储,以VC++6.0作为平台,建立监控点和PC机之间的串口通信,运用ADO技术将数据写入Access数据库。在PC端显示时,采用SQL语句和水晶报表自带的公式语句进行查询,将存储的数据以数据图标的形式进行回放。而传统的VC平台下对水晶报表的使用大多是绑定单一的数据源,这对多数据库的应用来说是不可行的。所以,本文基于在线钢板温度建工系统,阐述了如何在VC下实现对水晶报表的动态绑定数据源和历史数据的显示查询。  相似文献   

20.
论文针对目前网银系统和电子支付存在交易风险的缺陷,模拟了传统的银行柜台纸质交易方式,运营方将消费者的商务请求生成支付、交付及清算合同,并通过向银行方发起执行支付合同;运营方从消费方完成扣款,向商家发起执行交付合同;消费者从商家收到货,向银行方发起执行清算合同;商家与运营方完成资金清算。本方法还建立了运营方和消费者、银行、商家之间的三重代理与认证机制以及通过电子合同解析执行隐蔽了真实银行账号的措施,从而实现了新型的安全电子支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