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向绿色制造的砂带磨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未来绿色制造的需要,提出了采用砂带进行干磨法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静电植砂砂带与普通砂轮磨削在加工机理上存在的主要区别,通过砂带干磨削和普通砂轮磨削的对比实验研究,证实了干磨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认为砂带干磨削是未来制造领域中极有发展前途的切削加工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研究金刚石砂轮对HIPSN陶瓷平面磨削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在干/湿磨两种条件下研究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湿磨时的法向磨削力大于干磨时的法向磨削力,湿磨时的切向磨削力小于干磨时的切向磨削力。湿磨时的磨削力比大于干磨时的磨削力比,湿磨时的比磨削能小于干磨时的比磨削能。在一定条件下,干磨时的磨削力更有助于高精度表面质量的形成,为绿色加工和生产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勇  郭力 《机床与液压》2014,42(5):66-68
磨削加工时需要非常高的能量输入,导致磨削区温度升高,因此干磨变得非常困难。介绍一种新的方法来减少热能,即在特殊条件下使用金刚石修整器来修整CBN砂轮,使砂轮表面磨粒面积减少。实验结果表明:与同样的材料磨除率下的普通砂轮磨削过程比较,该砂轮的磨削力大幅下降,没有磨削烧伤和工件表面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0Cr钢在高效深磨条件下磨削力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对磨削力变化的影响,提出了40Cr钢高效深磨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40Cr钢在高效深磨条件下,磨削力随磨削深度的变化呈波浪式的起伏而非线性关系,随砂轮线速度的提高而明显减少。同时证明,高效深磨条件下能获得比普通磨削大得多的比材料磨除率和较好的工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强力磨削是继高速磨削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磨削工艺。由于它能通过缓速进给和提高磨削深度的办法,一次磨削成型,所以又称缓进给磨削或全深磨削,在机床运动形式上,这种磨削方式又类似于传统的铣削工艺,所不同的是代替铣刀的是一片砂轮,所以也称铣磨法。 强力磨削是在普通磨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磨削方式。普通磨削通常只作为精加工工  相似文献   

6.
田迪 《磨料磨具通讯》2010,(8):10-10,35
在许多磨削应用领域,磨削速度取决于温度效应,例如:表面烧伤、残余应力、微裂纹等。热损伤是常见的影响生产力因素之一,由于价格优势,在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普通砂轮。与普通砂轮相比,cBN砂轮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它的磨削速度更快,消除了影响生产力的顾虑。本文研究了使用普通砂轮和cBN砂轮加工型号为52100钢时表面的最高温度。此实验在干磨和湿磨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下面5个方面介绍一下日本近期高效磨削方面的研究。1、CBN砂轮磨削CBN砂轮初期只是用于工具磨和内圆磨。而今已广泛用于外圆磨削、平面磨削和凸轮磨削等。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为实现高效磨削已开始出现逐步使用CBN砂轮来代替普通砂轮的趋势。这是由于CBN砂轮的耐用度极高,在自动化磨削过程中更换磨具次数极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钢轨修磨是修复钢轨损伤的主要方式。相比于普通磨削,钢轨修磨对砂轮的磨削加工性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依据钢轨铣磨车作业工况,设定磨削参数,对不同砂轮进行试验研究,优选符合作业要求的砂轮。试验结果表明:树脂结合剂混合刚玉磨料砂轮耐磨性较好,砂轮的表面有轻微黏附型堵塞;陶瓷结合剂白刚玉大气孔砂轮的磨削效率和耐磨性综合性能较好,砂轮的表面有轻微黏附型堵塞;陶瓷结合剂微晶刚玉砂轮的自锐性好,干磨削效率高,但耐用度极低。   相似文献   

9.
高效深切磨削工艺(HEDG)是一种相当先进的加工方法,其工艺条件远远超出普通的磨削工艺条件,使用很高的砂轮线速度(可高达200m/s)。高的工件速度和大切深(可达30mm),并配合以适当的磨削液,试验证明,HEDG可以取得很高的材料去除率和良好的工件表面完整性,使用电镀CBN(立方氮化硼)砂轮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磨削工艺的效能,这是由于CBN磨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热传导性,高效深切磨削技术早期只限于磨削深槽,窄槽,或单纯地从工件的平面上磨除较深的表层材料,所有这些都可以归属平面磨削的范畴,HEDG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将其引入外圆磨削之中,在相同的名誉切深条件下,外圆磨削时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长度远比平面磨削时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长度短,这种接触区域几何上的差异导致热传导条件的不同,由于工件形状的改变和运动形式的变化,也会使人们改变磨削液的供给方式,理论和试验研究都已证明,高效深切磨削工艺能否成功应用于外圆磨削,取决于磨削参数是否选择得当和如何将磨削液供给到磨削区。  相似文献   

10.
重负荷磨钢坯树脂砂轮,是钢铁工业在轧钢过程中修磨钢坯的一种新型砂轮。以前国内钢铁厂一般多采用悬挂式普通砂轮修磨机,修磨钢坯时用人工施加压力,其压力一般为10~40公斤,速度为30~40米/秒,磨削效率低,磨削比小,劳动强度大,很不适应我国工业的  相似文献   

11.
王明杰 《模具制造》2010,10(12):89-91
研究了干磨和湿磨、不同磨削进给量和砂轮种类等工艺条件对Cr12钢磨削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磨状态下,使用碳化硅砂轮在磨削进给量为0.04mm时,磨削硬化效果最好。磨削硬化层的最大硬度为1,414HV,比基体硬度805HV提高了约75%。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了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外圆切入磨削45淬火钢的磨削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磨削力的经验公式,并与普通砂轮磨削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磨削力比普通砂轮的小,采用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磨削可以达到更高的磨削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磨削热传递模型和磨削去除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功率信号的切入式磨削烧伤仿真预测与控制方法,对砂轮在粗磨、半精磨、精磨、光磨各阶段的磨削功率信号进行监测,再利用计算机对机床数控系统各加工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砂轮实际磨削功率信号始终低于磨削烧伤最大功率边界的5%~15%,来避免出现工件磨削烧伤现象;同时,用轴承套圈内圆磨削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聚晶金刚石合理磨削工艺参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系统研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对聚晶金刚石(PCD)磨除率Q、磨削比G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Q及G为目标,切入深度ap、刀架系统的静刚度Fa、砂轮磨削速度Vs均存在合理范围,在此范围内,磨除率Q,磨削比G均较高,同时还可知,切入深度ap对PCD材料磨除率Q影响最大,而其他两参数影响较小且二者水平相当;刀架系统的静赐度Fa及砂轮磨削速度Vs对PCD材料的磨削比G影响较大且二者水平相当,而切入深度ap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5.
硬质PVC(聚氯乙烯)塑料是一种工程塑料,由于熔融温度低,磨屑难排除,需采用大气孔陶瓷砂轮磨削,本文对磨PVC塑料浇注成型大气孔陶瓷砂轮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双氧水 稳定剂"制造浇注成型大气孔陶瓷砂轮的新工艺方法,并对影响工艺性能的双氧水、发泡稳定剂、料浆稳定剂进行了实验与探讨,按照该工艺制得的浇注大气孔砂轮在气孔率、气孔形状、组织均匀性、砂轮强度等砂轮性能指标以及磨削使用结果均优于压制成型大气孔陶瓷砂轮.  相似文献   

16.
这项科研工作的研究目的和指标:是通过砂轮和磨削工艺的研究,选择出一种能满足精密球轴承沟辺终磨用的砂轮及与之相适应的磨削工艺并使磨削后的沟辺达到下列各项指标: 1.光洁度:?9—?10级。 2.烧伤:无。  相似文献   

17.
这篇论文由博士兼教授的Z.Kremen而作。文中给出了CBN砂轮磨削等离子和爆炸喷涂层的研究结果。这些涂层是用来修磨破损的机械部件。研究结果显示CBN砂轮的磨削效率要远远高于普通磨料砂轮磨削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微电机转子轴无心外圆磨过程中砂轮修整频繁的问题,采用微晶陶瓷刚玉砂轮替代传统刚玉砂轮磨削微电机转子轴。通过搭建平面磨削工艺平台,参考无心磨砂轮修整及其磨削加工参数,从磨削温度、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磨削比等方面,对比分析微晶陶瓷刚玉砂轮与传统刚玉砂轮的磨削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传统刚玉砂轮,微晶陶瓷刚玉砂轮不仅有效改善磨削温度(降低38.5%),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表面粗糙度降低78.6%),还具有较高的砂轮磨削比(提高2.2倍)。选用微晶陶瓷刚玉砂轮对微电机转子轴进行无心磨生产线验证,结果表明:微电机转子轴无心磨样件的各项检测结果均满足实际生产指标要求,且较传统刚玉砂轮延长了1.6倍的修整周期,在提高加工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CBN砂轮磨轴承内径的试验条件和初步结果,并分析了国内外CNB砂轮在质量,寿命、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只要解决CBN专用机床和轴承毛坯质量,掌握磨削技术等主要问题,CNB砂轮必将在轴承内圈磨削中率先获得推广应用,并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代替普通砂轮。  相似文献   

20.
高速钢的高速深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速磨床上,采用CBN 砂轮,对高速钢进行了较大磨除率的深磨研究。分析了磨削力比与磨粒切削状态的关系,提出了改变磨削参数以控制磨削力比,减小砂轮磨粒与工件间的摩擦,改善加工表面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