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冷水机组群控策略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举出了两种目前十分流行的冷机群控策略,并逐一讨论,分析其不足之处,然后提出一个可行的群控策略,最后做出经验总结。本文讨论的冷机群控策略适用于离心式或多机头、多级螺杆式冷水机组。且冷机之压缩机使用工频供电,冷冻/冷却水是定流量工作。变频冷机、变冷冻水、变冷却水控制不在讨论之列;本文仅限于对多台冷机台数控制策略的讨论,而不涉及冷水机组相关外围设备的控制策略(如:冷冻/冷却泵、冷却塔等控制)。  相似文献   

2.
冷水机组群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的冷机群控策略适用于离心式或螺杆式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是定流量工作。变频冷机、变冷冻水、变冷却水控制不在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3.
冷水机组群控策略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剑文 《暖通空调》2005,35(12):133-134
冷机群控的控制策略是什么?“监测冷水的流量,再根据供回水温差,计算空调系统的冷负荷。……根据计算得出的实际冷负荷来决定冷水机的启停台数,以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1]的语言或相似言语[2-3]是很多楼宇自控公司甚至设计单位的答案。没有冷机群控工程经验的人从表面上理解认为应该是对的;有冷机群控工程经验的人认为:虽然在实践工程中没用上或效果不好,但可能是设备有故障或使用人员操作有误造成的,所以也很少怀疑这个策略。这个控制策略是否正确呢?是否在实践工程中可以采用呢?这个控制策略在许多楼宇自控公司的控制方案中没有…  相似文献   

4.
冷水机组的群控策略在业内一直较受关注,本刊在2005年第9期刊登了“冷源控制与节能”专题后,引起业界的一些讨论,尤其是对冷水机组进行群控策略的问题,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通过进水与出水温差控制冷水机组启停台数也有一些不同观点。据了解,每个厂商采取的控制方式各不相同,控制依据及其产生的结果也有一定差别,有的控制结果很精确,有的则与其它系统的联动性更好。为此,本期专门介绍了BA系统厂商和空调设备厂商的冷水机组的控制方式,希望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根据本期的介绍,可以很方便地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文中术语】…  相似文献   

5.
冷水机组群控是对冷冻站内部的相关设备(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阀门)进行自动控制,本文针对位于江苏的一汽车配件工厂的冷水机组的群控进行分析,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效节能的群控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变流量对冷水机组节能的效果和性能的影响,将冷水机组在变流量工况下与正常工况下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对比,通过建立冷水机组模型,对正常工况、变冷冻水流量工况、变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工况和同时变冷冻水、冷却水、冷却风机流量工况等四种优化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仿真计算,得出了在变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工况下,在满足冷却塔正常运行前提下,系统最为节能,且在50%部分负荷率时,比正常工况节能45.54%,同时详细的分析了在变工况下,系统各参数的变化,为完善冷水机组部分负荷下变流量调节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实现部分负荷下中央空调机房群控系统优化所需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对空调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水机组的功率进行数学建模,平均准确度达到99%以上。根据功率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多变量最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并选择,计算出部分负荷下的最优控制参数。提出匹配空调机组状态响应的控制方法,在天津大学地源热泵空调机房进行实验,新的控制策略比传统的机房系统节约电能29. 67%,比现有的机房群控策略具有更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冷水机组变流量的性能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32  
张谋雄 《暖通空调》2000,30(6):56-58
分析了冷水机组中冷冻水和冷却水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效率和水泵能耗的影响,从而得出冷水机组的冷冻水采用变流量是可行的结论,综合节能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冷机群控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文章先简述了制冷机组群控的原理及典型控制策略,并对群控优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指出制冷机组群控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嘉兴某五星级酒店为例,对其进行设计日逐时冷负荷,不同负荷区间的累计冷负荷分布进行计算,得出不同负荷区间的运行时间、累计冷负荷值以及与其对应的室外平均干湿球温度。提出了4种冷水机组配置方案,从初投资,年运行能耗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主要设备的价格进行估算,得出了4种配置方案的初投资。进行能耗计算时,冷冻水泵按变频考虑,冷却水泵、冷却塔按定频考虑,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取某一负荷区间的平均干湿球温度作为计算温度,分别对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的能耗进行计算,得出了4种冷水机组配置的年运行能耗,得出了适合此项目的冷水机组配置方案,以期为其他工程冷水机组配置选择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冷水机组最佳工况可定义为运行的冷水机组在任何输出功率时输入功率达到最小。有四种办法可用来实现冷水机组最佳工况:(1)冷冻水温度调节;(2)冷却水温度调节;(3)渐近的负载;(4)多台冷水机组系统的程序控制。本文要讨论的是这几种方案,以及它们是如何由通常的控制方法和能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冷水机组的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冷水温度、冷却水温度及机组启停控制等影响冷水机组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适当提高冷水出口温度和(或)降低冷却水出口温度,采用智能调节策略对多台制冷机和水泵的启动顺序进行合理调配,采用BP网络预测最小预热(冷)期和最长提前停机时间对压缩机进行最优启停控制等,都可以降低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央空调冷冻站运行不稳定、运行能耗高的问题,介绍了通过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群控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选型、各类型状态点的监控及控制策略的说明,阐述中央空调水冷冷水机组群控系统的实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运行能耗、减少值班操作人员,降低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的优化群控节能做了概要性介绍,特别对容量冗余的精细设计、提高控制精度实施节能的内容以及大群控和小群控的结合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冷水机组的优化群控,可以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策略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空调系统的能耗中,冷水机组运行产生的能耗占很大的比例。多台冷水机组联合运行时,存在多种运行策略。当根据负荷控制冷水机组的运行时,负荷控制点大小的确定及不同的运行策略会对总能耗造成影响。探讨了冷水机组性能系数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分析在冷水机组联合运行策略中的不足,对某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冷水机组提出不同运行策略,并采用TRNSY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冷水机组全年优化运行策略,以降低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6.
基于建筑全年动态冷负荷的冷水机组优化配置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在设计阶段对冷水机组方案进行优化配置的方法.首先,冷水机组的能耗计算简化为制冷机的实际制冷量和冷却水进口温度两个独立变量的函数.进一步,通过建筑动态负荷计算获得全年冷负荷频率特性以及相应的室外湿球温度分布,其中湿球温度决定了冷却水最低进口温度.最终,计算出各种冷水机组配置方案的全年以及不同冷负荷需求工况下的运行电耗,并得出最优化的节能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小型启停式冷水机组建立了变水流量条件下的半物理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辨识。该模型可根据蒸发器冷冻水进口水温、流经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水温、流经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对压缩机输入功率、制冷量、冷冻水出口水温、冷却水出口水温进行模拟。模型预测的机组功率平均相对误差为1.02%。冷却水出水温度平均误差为0.16℃,冷冻水出水温度平均误差为0.10℃,制冷量平均误差为0.21 k W,相对误差为1.58%。  相似文献   

18.
奚伟东 《安徽建筑》2011,18(3):151-153
文章简单介绍了水冷机组控制原理,结合开利I-VU系统对数据中心冷水机组的控制特点、设计要点、控制内容、管理的控制特点、冷却塔风机控制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简单介绍了机组断电重起策略。  相似文献   

19.
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本文重点介绍楼宇自动化系统在空调系统中的使用,而空调系统是由冷热源及空调机组组成的。1 冷热源系统的监控图1是冷冻站控制原理图。1.本系统中:冷水机组4台,冷冻泵4台,冷却泵4台,冷却塔4台。 2.楼宇自控系统控制的设备为: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蝶阀、冷却水蝶阀、冷冻水旁通阀。3.楼宇自控系统监视的内容为: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流量,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冷冻水及冷却水的水流状态,冷冻水供回水压差。4.冷冻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变冷冻水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冷水机组数学模型,并进行变冷冻水流量对机组性能影响仿真,而后得出了其对机组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同时研制出试验样机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取变冷冻水流量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与定冷冻水流量相比,机组制冷量最大减小不超过4.1%,COP不超过4.2%,而冷冻水泵功耗可减少81%以上。最后针对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存在的差距,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节能优化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