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言 高性能混凝土HPC以其诸多的优点得到人们普遍重视,有人称HPC是“21世纪混凝土”。使用优质活性矿物细掺料是配制HPC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HPC中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硅灰、优质粉煤灰、优质矿渣等。传统的细掺料有着一定的不足,掺矿渣混凝土必须耗费大量能源超细粉磨矿渣;掺硅灰混凝土虽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但硅灰价格昂贵,每吨要2000元左右,且产量有限,美国年产量最大,也仅30万t,中  相似文献   

2.
在配制混凝土时加入大量矿物细掺料,可以降低混凝土温升,改善工作性,增长后期强度,并可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砼耐久性和抗渗性,尤其是矿物细掺料对碱-集料反应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些矿物细掺料称为辅助胶凝材料。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通常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再掺加矿物细掺料。不同的矿物细掺料混合或矿物细掺料与水泥混合称为复合胶凝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矿渣、粉煤灰和硅灰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矿物掺合料总掺量35%~60%和水胶比0.42~0.29的情况下,采用粉煤灰、矿粉复掺,设计了系列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HPC)配合比,试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掺量、水胶比对HPC坍落度、抗压强度、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可显著改善HPC的性能,且随着水胶比的降低,矿物掺合料对HPC性能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所制备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HPC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满足相关核电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矿物细掺料对新拌水泥基材料工作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静  邢锋 《混凝土》2001,(2):41-44
本论文通过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品种、细度的矿物细掺料对新拦水泥基材料工作性的影响,考察分析了各矿物细掺料在新拦浆体中的填充,吸水作用,以及与高效减水剂共同作用下对浆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效活性矿物掺料与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论述了高效活性矿物掺料在混凝土高性能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阐明了高效活性矿物掺料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填充效应、增塑效应、削减温峰效应、改善耐久性效应的机理 ,说明了活性矿物掺料的分类以及其质量的影响因素 ,阐述了活性矿物掺料的掺入方式 ,比较了活性的各种评定方法 ,介绍了蒲心诚提出的活性矿物掺料在混凝土中的火山灰效应数值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西北地区高浓度盐碱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含潜在碱活性细骨料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HPC)在Na+-Cl--SO42-型卤水中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变.结果表明:在卤水浸泡3 650 d时,HP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大于90%,抗腐蚀系数大于1,线性膨胀率小于0.12%;较高的当量碱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HPC的碱硅酸反应(ASR);引气能够提高HPC的抗卤水腐蚀能力,降低ASR引起的膨胀;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和潜在碱活性细骨料制备的强度等级为C50的HPC,在Na+-Cl--SO42-型卤水中具有优良的长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高效活性矿物掺料与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33  
笔者论述了高效活性矿物掺料在混凝土高性能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阐明了高效活性矿物掺料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填充效应,增塑效应,削减温峰效应,改善久性效应的机理,说明了活性矿物掺料的分类以及其质量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活性矿物掺料的掺入方式,比较了活性的各种评定方法,介绍了蒲心诚提出的活性矿物掺料在混凝土中的火山灰效应数值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效活性矿物掺料与混凝土的高性能比(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薄心诚  王勇威 《混凝土》2002,(3):21-23,37
笔者论述了高效活性矿物掺料在混凝土高性能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阐明了高效活性矿物掺料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填充效应、增塑效应、削减温峰效应、改善耐久性效应的机理,说明了活性矿物掺料的分类以及其质量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活性矿物掺料的掺入方式,比较了活性的各种评定方法,介绍了蒲心诚提出的活性掺料在混凝土中的火山灰效应数值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掺合料(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相似文献   

10.
依据CECS48:93标准,以高碱水泥和活性骨料配制的砂浆棒为基准试件,研究了不同水胶比对矿物掺和料单掺、矿物掺和料+引气剂复掺、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复掺、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引气剂三掺4种砂浆抑制碱骨料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胶比小于0.50(质量比)时,该比值越小,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硅灰)单掺、矿物掺和料+引气剂复掺、矿物掺和料+高效减水剂+引气剂三掺砂浆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越好;当水胶比为0.30~0.35或大于0.40时,采用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和料复掺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随水胶比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程要求,通过试验研究,掺加复合矿物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并优化其配合比,配制了抗裂性能好的高性能混凝土,以达到设计标准,并在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系统的研究了尾矿人工砂的技术路线、配合比、机械性能和高强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试验。检验了坍落度、流动性、综合强度和氯离子扩散作用。在试验基础上,讨论了相关的机械设备。结果表明,尾矿以及尾矿人工砂可以用于拌合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及其计算模型,采用混凝土自收缩无接触自动测试装置进行粉煤灰掺量及品质、粉煤灰与偏高岭土复掺及粉煤灰与矿渣复掺对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值随之下降;在同掺量下,提高粉煤灰的品质可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值。在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中复掺偏高岭土会增大其自收缩值;粉煤灰与矿渣复掺可进一步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值,且在复掺比例为1∶1时最佳。通过对现有混凝土自收缩计算模型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提出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重庆轻轨大跨倒T型轨道粱要求高精度现浇生产,混凝土设计强度360,要求百年耐久,在该工程中使用较低的水胶比,选用优质材料及矿物掺合料,配制优质的高性能混凝土,满足重要工程的高耐久性及优良施工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混凝土的历史与发展,论述了混凝土高性能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指出矿物质超细粉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第六组分。超细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起填充作用、流化作用、增强作用及提高耐久性作用。通过调整超细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数量与质量,可使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到100年以上。机械设备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约束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早期收缩开裂是高性能混凝土,特别是大流动度混凝土施工应用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这种裂缝的产生主要与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条件及混凝土所处约束条件有关。本文对掺硅灰、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早期开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硅灰加剧了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优质磨细粉煤灰的加入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混凝土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威 《混凝土》2005,(1):7-12
本文通过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回顾,提出了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是今后我国高性能混凝土产业化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解决当前泵送混凝土普遍存在的早期开裂趋势明显的主要技术途径。对制约高性能混凝土产业化发展的水泥品质、现行规范和施工养护工艺等因素作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8.
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内胶结材浆体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及掺加方式对高性能混凝土内胶结材浆体收缩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复掺矿物掺合料降低水泥石收缩的机理 ,为解决高性能混凝土收缩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混凝土(HPC)内其较低的水胶比(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水化反应剧烈,在混凝土浇筑早期,将引起较大的自生收缩和温度变形.这将导致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产生,继而影响其耐久性.因此HPC早期特性在建筑工程领域界备受关注.运用埋设型FBG光纤应变传感器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特性,该传感器克服了传统传感器只能在HPC硬化后采集数据的缺点,可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采集数据,且数据采集连续,稳定.HPC早期性能的研究对HPC长期的耐久性,抗渗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然后从中选出几组配合比通过RCM法测定了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了添加锂渣和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和不添加这两种掺合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不同的原因,结果表明:添加锂渣和粉煤灰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高于不添加这两种掺合料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