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川西坳陷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剩余气的研究有助于气藏后期开发调整部署,进一步改善气藏的开发效果.文章以川西坳陷新场气田JP2气藏为例,采用构造研究、沉积微相展布分析、细分小层储量评价、动态监测、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对气藏各气层储量动用状况和剩余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状况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剩余气的开发对策,为气藏下一步调整部署和挖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即使要在很短的地质时期内保持气藏中天然气的储量不变,也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天然气供给才能弥补气藏的损失。因为人们通常认为穿过气藏盖层的分子扩散是最缓慢的损失,因此,为了保持气藏中天然气的储量,最低供气速率应与扩散损失速率相当。根据Stokes-Einstein关系式和Archie方程修正后的费克第一定律,对穿过多孔介质如气藏盖层的扩散速率提供了一个保守估计。除非气田是短期存在,否则就必须有正在生成的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气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主营核心业务,"十五"以来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平均在3000×108m3以上,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15%,形成了川渝、长庆、塔里木3大核心供气区。基本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6类气藏开发配套技术:①大面积小气藏叠合型低渗透砂岩气藏低成本开发配套技术;②连续型低渗透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③超深高压气藏开发技术;④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⑤疏松砂岩气藏开发技术;⑥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未来10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快速发展,但低品位储量进一步增加,需要解决低渗透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超深高压气藏长期高产稳产、碳酸盐岩气藏流体预测、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火山岩气藏整体规模开发、疏松砂岩气藏开发后期防砂治水等技术难题,同时要积极发展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4.
礁滩型碳酸盐岩气藏不同于常规碎屑岩气藏,该类气藏的有效开发面临很大问题。龙岗气田是典型的礁滩型碳酸盐岩气藏,地质研究和试采动态特征研究表明气藏储层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气水关系复杂,部分试采井受地层水影响严重,同时不同类型气井生产特征表现出极大差异。该气藏有效开发主要面临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流体分布复杂性描述、储量计算以及产能评价等问题。针对该气藏开发面临的问题以及气藏开发特征,提出4条开发技术对策:①井—震联合开展储层精细描述,提高气藏开发规模;②布井方式采用不规则井网,提高气藏开发效益;③加强动态监测,科学管理气藏,提高气藏管理水平;④坚持"边勘探、边滚动、边建产"的开发思路,降低气藏开发风险。气藏开发技术对策的制定为龙岗气藏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常规天然气藏(含致密气藏)是天然气产量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为了推动我国气田开发水平的整体提升,基于气藏开发实践认识,剖析了常规天然气藏开发面临的非均衡动用与非均匀水侵两个核心问题,提出了常规气均衡开发理论,建立了天然气采收率数学评价模型,并依据模型关键参数确定了气藏均衡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气藏均衡开发理论内涵是通过打开压降通道或控制气水关系,降低气藏废弃压力,实现地层能量利用效率和采收率最大化;(2)气藏压降波及系数、压力衰竭效率、水侵波及系数及宏观水驱气效率是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4个关键参数,4个关键参数的乘积与叠加组合影响相应水侵与非水侵气藏的采收率;(3)气藏均衡开发基本原理包括储量均衡动用和气藏均衡压降2个方面,储量均衡动用核心技术包括开发单元精细划分、井型井网优化、储层改造与地面增压,气藏均衡压降核心技术包括水侵优势通道刻画、生产制度优化、水侵动态预警与综合治水等;(4)常规天然气藏开发始终要围绕提高4个关键参数开展工作,进而实现气藏的均衡开发,实现气藏开发效益最大化。结论认为,均衡开发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有效支撑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和四川盆地安岳气...  相似文献   

6.
濮67块是埋藏深,低渗,难动用的凝析气藏,目前油藏采出程度很低,开发效果差,通过对濮67块天然气储量再认识,落实了该块储量;通过对濮67块各砂组剩余天然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明确了剩余天然气的下步挖潜方面,并开展了配套的挖潜技术研究,解决了该气藏的开发难题,通过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提高了气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濮城油田濮67块是难动用的深层致密凝析气藏,几年的试采显示气藏开发效果差、采出程度很低。对濮67块天然气储量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落实,研究了濮67块各砂组剩余天然气的分布规律,明确了该气藏的开发方向,开展了配套的开发技术研究,解决了该气藏的开发难题。通过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提高了气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在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天然气渗流遵循“先高后低”,“先好后差”的这种“循序渐进”的自然渗流规律,另一方面,人为关井恢复测压时间短,所测试的当前地层压力值偏低(未稳定),从而造成笼统地应用压降法计算的气藏地质储量误差较大,开发初期计算结果与后期相比偏小许多,本文在讨论压降法计片气藏地质储量的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渗透气藏天然气的流量特征,结合实例计算,分析了低渗透气藏压降储量曲线的特点,认识到按照普通气藏压降储量计算方法并不适合低渗透气藏,从而提出了正确应用压降法确定低渗透气藏地质储量的新手段,进一步完善了压降法计算气藏地质储量的理论,尤其对落实低渗透气藏动态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上气田异常高压气藏大多表现为定容气藏,目前针对异常高压定容动储量评价方法较多,但动储量计算精度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结合生产实际,对不同动储量评价方法开展应用研究。本文结合海上气田异常高压气藏开发生产具体实例,分别利用三种不同方法计算气藏动储量结果,同时分别对比了不同动储量评价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可应用于海上气田异常高压定容气藏动储量评价,对于类似气藏的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天然气总资源量构成中有着相当数量的低效天然气藏资源量,后者储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70%。这些天然气在储量的级别上大多隶属于基本探明的Ⅲ类储量,且在各盆地的分布极不均衡,同时还具有地质因素复杂、储量级别低、储量丰度低、气井产能低等特点。要开发利用好这些低效的气田或气藏,在技术和经济层面上都有着较大的难度。但低效气藏毕竟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对这种特殊资源的开发:第一必须做好开发早期的地质研究,搞清其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开发采收率;第二对低效气藏应做出客观可行的评价,分析低效气藏中相对高效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差中选优;第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  以持续的方式使用低效天然气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勘探面积约40000 km2,主要发育低渗、低压、低丰度的大型致密气藏。经过10余年的勘探,发现了目前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5×1012 m3。总结其成藏地质条件和勘探技术发现,平缓的构造与烃源岩广覆式分布、稳定的沉积与储集体大面积分布、建设性成岩作用与相对高渗储层分布、天然气近距离运聚成藏与高的聚集效率等因素是苏里格大型致密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全数字地震勘探、复杂气层测井精细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等技术是苏里格大型致密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上产新区气藏进行开发评价及开发指标预测是编制气田开发计划及中长期开发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接替资源潜力清楚,才能使气田开发工作早期介入,以提高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文章对川东石炭系气藏的控制、预测储量的可靠性及转化率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四川石油管理局上报的石炭系控制、预测储量普遍比储量计算要求的地质认识程度和计算条件高,其平均转化率分别为90%和70%,其次,在新区气藏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利用老  相似文献   

13.
海上气田快速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海上气田快速评价技术。该项技术建立在数据仓储基础之上,用计算机对地质、测井、地震、测试资料综合分析,进行气藏描述、储量计算和储层评价,是一项人机联作的气田快速综合评价技术。海上气田快速评价技术包括:测井储层快速评价方法,三维网格面元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以及海上气田快速评价数据仓储技术。这项技术为缩短海上气田评价周期和正确指导气田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是油田开发面临的新的油藏类型,存在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和储量动用率低等问题。剖析了中国石化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面临的挑战,系统总结了中国石化在缝洞型油藏描述、开发建产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技术进展,针对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的不同开发阶段,提出了下一步技术攻关建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岩溶作用和油气充注,储集体非均质性极强,油、气、水分布复杂,给油藏描述、地质建模、储量评价、效益建产、注水-注气、钻井工程、酸压改造、井筒举升等带来一系列挑战。经过20年的开发实践,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形成了基于地球物理的体积雕刻、断裂精细解析和岩溶系统表征技术,以及基于岩溶相控的地质建模、靶向酸压和注水-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技术。为实现顺北油气田高效开发,需进一步开展基于断裂解析的成藏特征研究以及基于地球物理雕刻的储集体相控地质建模、流体相态特征及高压物性、油藏组分数值模拟、油藏地质力学与数值模拟耦合、油气藏与举升一体化模拟、井位优选和钻井轨迹优化等工作。为实现塔河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目标,需进一步开展缝洞结构描述、岩溶成因系统研究、储量动用评价、注水-注气机理及规律研究、缝洞井节点网络模拟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储量评价是海外油气田开发新项目资产价值评价的核心,决定了海外油气田开发新项目的投资收益和开发方案的制定。为合理快速评价海外新开发油气田储量,并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地质模型,以地质建模为手段,建立海外新开发油气田储量评价方法和流程。基于地质建模的海外油气田开发新项目储量评价包括资料收集、地质格架评价、储层相和属性评价、储量计算与风险评价4大环节,可分为地质建模和储量评价2个阶段。地质建模阶段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最可能的构造、储层相和属性分布进行三维建模。储量评价阶段再依据对储层的不确定性的认识,开展地质格架、储层相和属性分布的不确定性研究,建立开发新项目的概率储量分布,暴露海外油气田开发新项目的储量风险,实现海外开发新项目储量的快速科学评价。基于地质建模的海外油气田开发新项目储量评价方法,有效融合了容积法和概率法的优点,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推广应用于海外油气田储量评价中。   相似文献   

16.
阮基富  梁峰  李新玲  张苏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4):51-54,147,148
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存在储量、压力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为弄清剩余储量分布特征、动用西端低渗储量、确保水平井合理部署及钻遇率、提高气藏最终采收率,就必须开展储层精细描述,落实储层、物性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态。在精细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应用Petrel建立了气藏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对模拟前后参数分布特征及储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及生产效果关系进行了剖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分析和评价气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南构造带破碎、储层空间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的特点,应用三维地震资料目标精细处理、精细解释、测井评价、定向井钻探等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地质研究,实现了低勘探开发区评价和寻找较整装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发现了深南断层上升盘的泽70和下降盘的泽10两个油藏(千万吨级储量规模的油田),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滚动勘探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气藏评价结束之前,开发的早期介入使井网部署论证成为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文章从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地质特征出发,结合国内外气田开发经验,采用油藏工程的多种方法,从储量丰度、导压能力和单井控制储量等多个方面,论证了该气藏的布井方式、合理井距、增布新井原则与井数等井网部署的优化问题。其结论是:建议布井方式采用不规则正方形基础井网,Jp1+Jp2层系的井距选择700~800 m,单井平均控制储量为(0.7084~0.9246)×108m3,Jp3+Jp4层系的井距选择500~600 m,单井平均控制储量为(0.973~1.401)×108m3,建议气藏采气规模定为60×104m3/d,新增井数38口,总井数为78口。实施一年多的情况表明,研究成果不但有效兼顾了纵向的4个层系,而且实现了勘探与开发的有机结合与滚动。对类似气藏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然气的开发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然气资源禀赋的不同、天然气性质的不同和天然气藏类型的不同 ,决定了天然气开发策略、开发原则和开发方式的不同 ,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天然气在这些方面的特殊性 ,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从长远看 ,由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有限 ,我国一方面应继续提高天然气资源勘探程度 ,合理开采已探明资源 ,另一方面应进行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准备和考虑天然气的引进。天然气有其自身的特点 ,只有坚持一体化开发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气藏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和手段 ,依靠科技进步 ,降低开发成本 ,才能提高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20.
柯克亚凝析气田挥发性油藏开发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疆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二采油层系是我国最早投入开发的挥发性油藏。该油藏的流体相态特殊、储集层的非均质性严重,加之1977-1982年的无控制井喷,使油藏原始的含油部分变为水侵部分、纯油部分及侵入气顶部分,流体分布复杂,而且没有取得原始条件下的地层压力,流体样品等资料。在油田开发初期,根据对油藏原始压力、温度、流体界面和流体相态的恢复结果,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按开发方案实施,开发后期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应用水平井新技术在剩余油富集区加密调整,并对停喷的油井采用气举采油工艺技术。15a的开发实践证明,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由方案预测指标及目前生产形势分析,油藏一次采油的采收率可达30%以上。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