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目前低压配电网线损统计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等要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利用监测终端装置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计算低压配网线损功率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能适应弱环网等复杂的配网运行方式,并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低压配网中每条馈线的功率损耗情况,为低压配网线损的分析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着重介绍了该线损监测系统的原理和总体结构.此外,还给出了终端监测装置的硬件整体实现方案和软件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等效容量法的基础上,结合含风电配网的特点,提出对于潮流多变的含风电的配电网,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结合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合理划分计算时段和灵活选择馈线首端的改进等效容量法,采用该方法计算含风电的配网线损,能够适应含风电的配电网潮流多变的特点,减少由于配电网首端功率流动方向变化频繁及首端功率流动较小时引起的线损计算误差。最后以某实际电网为算例,验证了利用改进等效容量法计算含风电配网线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线损率是电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降低线损一直是电力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多年线损管理经验表明, 10kV及以下配网是供电企业线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配网线损管理模型在电力营销系统实现,提供了配网准确实际线损数据,为线损管理给出降损科学依据。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配网线损管理模型的改进方向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肖勇  秦开宇 《广西电力》2005,28(1):9-12
介绍采用Visual Stadio.NET多语言平台基于Sybase网络数据库的配网线损实时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重点阐述.NET的框架及Web Servers构建方案,并阐述系统运行环境、软件结构、数据处理流程、线损计算方法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配电监测数据的10kV配网实时三相线损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配网的一些自有特点 ,利用现场监控单元上传的三相实时数据 ,提出一种以馈线段而不是整条馈线为基本计算单元的三相实时线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变结构耗散网络理论 ,将馈线划分为馈线段 ,并基于馈线段对段内各个设备进行数学建模 ,在结合系统实时运行数据的基础上 ,不仅可以获得比旧有方法精确许多的线损计算结果 ,而且能计算出所有馈线段内各个设备的详细线损情况 ,使系统内的线损分布一目了然 ,有利于运行人员轻松方便地进行配网线损分析与计算 ,为进一步优化配网系统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配网的一些自有特点,利用现场监控单元上传的三相实时数据,提出一种以馈线段而不是整条馈线为基本计算单元的三相实时线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变结构耗散网络理论,将馈线划分为馈线段,并基于馈线段对段内各个设备进行数学建模,在结合系统实时运行数据的基础上,不仅可以获得比旧有方法精确许多的线损计算结果,而且能计算出所有馈线段内各个设备的详细线损情况,使系统内的线损分布一目了然,有利于运行人员轻松方便地进行配网线损分析与计算,为进一步优化配网系统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怡  张锋 《浙江电力》2005,24(4):9-13
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配网的一些自有特点,利用现场监控单元上传的三相实时数据,提出一种以馈线段而不是整条馈线为基本计算单元的三相实时线损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变结构耗散网络理论,将馈线划分为馈线段,并基于馈线段对段内各个设备进行数学建模,在结合系统实时运行数据的基础上,不仅可以获得比旧有方法精确许多的线损计算结果,而且能计算出所有馈线段内各个设备的详细线损情况,使系统内的线损分布一目了然,有利于运行人员轻松方便地进行配网线损分析与计算,为进一步优化配网系统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配网理论线损的在线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作了综合论述,提出了配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的算法和配网业务流程的技术支持。并对GIS数据管理体系、配网生产管理业务流程的规范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配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存在计算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配变电量和平均电流的配网线损计算方法。该算法以配变电量为基础,推导出各配变和配线段的平均负载电流,进而计算出各配变和配线段的损耗,最终得到整个配网的损耗电量。该算法引入了配变电量,使计算基础条件更符合实际,从而有效提高了配网线损计算精度;此外,还对配网中小电源进行了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0.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网损分摊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运行引起功率输送损耗以及配网负载率的变化,使得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线损分摊工作更为复杂。从传统配网线损分摊原理出发,分别基于比例分摊、市场经济、敏感系数分析等不同角度全面概述现有的配网线损分摊方法,并分析考虑分布式电源后各方法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改进传统网损分摊方法、挖掘新型网损分摊方法、考虑配网运行经济性、考虑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的影响等方面着手,阐述分布式电源(DG)并网后的配网线损分摊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主动配电网宽适应性潮流灵敏度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布式发电、储能及柔性负荷在配电网的大量接入引起配电网潮流的频繁变化,构建准确、简洁的节点注入功率与运行参数的函数模型对主动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至关重要。结合配电网辐射状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对节点注入功率变化具有宽适应性的潮流灵敏度分析模型。所提灵敏度分析模型具体包含节点注入功率对线路损耗的二次形式的灵敏度模型、节点注入功率对节点电压的线性形式的灵敏度模型和节点注入功率对线路潮流的二次形式的灵敏度模型。对灵敏度模型应用于存在弱环网的配电系统时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利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和含环网的IEEE 12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灵敏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综合方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以系统功率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配电网重构模型,考虑了线路的功率约束。为得到精确的支路电流和系统功率损耗,采用基于功率合计方法的辐射型配电网潮流算法,结合根据系统运行经验形成的综合规则对配电网进行重构计算。2个配电网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在贵阳市南配电网中的应用情况也表明采用该方法可获得较好的降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复杂配电网潮流的降规模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健  马莉  韦力  董海鹏 《电网技术》2004,28(8):60-63,76
为了减少大规模配电网潮流分析的计算量,探讨了电压降和线损的简化计算方法.文章证明了当流过馈线段的末梢节点的功率不为零时,用双方向等效电压降模型计算沿线电压降时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而用双方向等效线损模型计算时却不能得到准确的线损结果.因此提出了一种可有效地避免线损计算误差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利用双方向等效电压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计算馈线沿线各负荷点的电压,并用递推方法计算该馈线段上各条支路的线损的方法.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可大大减少参与迭代计算的节点数,而且各负荷点的电压以及配电网的线损都不需要迭代就可以直接计算得到,从而精确得到整个配电网的线损.经对198节点的实际配电网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且比等效线损模型优越.  相似文献   

14.
电能作为现代社会最依赖的能源,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能质量至关重要。10 kV及以下配电网损耗占整个网络损耗的绝大部分,具有相当大的降损节能潜力。首先,介绍了线损产生原因及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的措施。然后,对A地区现状公用线路进行分析。以某35 kV变电站为例,对其10 kV馈线进行了潮流计算分析,找出电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最后,采用一种无功电压综合优化方法对变电站多条10 kV馈线进行无功补偿计算,验证了无功规划优化在降损和提高电压质量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s,DGs)类型的多样性及其接入对配电系统影响的差异性,研究了不同类型的DGs在接入位置、接入容量发生变化时对系统电压及网损影响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类型DGs的分析处理,运用改进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程序对其接入辐射状配电网前后的电压分布、有功损耗进行精确计算,并采用系统电压改善程度、有功损耗改善程度指标来评价不同类型DGs对系统电压和网损的影响程度。通过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试验,全面总结了不同类型DGs在配电网中接入位置、出力、布局等方面改变时电压及功率损耗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配电网重构支路交换算法.该方法中用近似网损代替精确网损,对每个联络开关依次进行环网的重构优化;并通过最佳转移负荷与各支路负荷之间的距离确定打开的分段开关,且在重构过程中无需进行潮流计算,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率.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刘金声 《电网技术》1995,19(10):48-51
本通过对铁路分局电力网无功功率补偿方式的分析与比较,提出了铁路分局电力网无功功率最佳补偿方式,以减少在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上的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网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李朝阳  周进  高毅  洪运福  游维扬 《中国电力》2021,54(12):143-149
针对目前配电网投资缺乏合理的分配方法,提出适用于中压配电网多地区和多类项目投资分配模型。首先从投资需求、区域电力需求、问题现状和规划目标、投资效益、项目管理水平和风险分担能力等维度分别梳理提炼中压配电网投资分配评价指标和评分方法,引入面板回归分析,建立地市供电公司各地区中压配电网投资与指标综合评分的函数关系。其次基于多目标优化决策技术,分别以投资均衡和整体效益、单位投资效益最优为目标,提出增供电量、提升供电可靠性和降损效益等大类项目和各功能项目的投资分配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可为地市供电公司中压配电网各地区和各类项目投资分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Alteration of power network topology is often required to meet important objectives, such as restoring connectivity, minimizing power losses, maintaining stability, maximizing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 etc., and is achieved by switching of circuit breakers and other switching devices in the power network. Primary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 often interconnected and meshed but should be transformed to radial topology to achieve various operational advantages. Distribution networks also need to be reconfigured after faults to restore power at all the load points. Reconfiguring a power network, however, is a complicated multi-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as there may exist many feasible switching combinations in a large power network.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ovel application of graph theory, supported by Kruskal's maximal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to search for the optimal network topology and to optimally convert an interconnected meshed network into a radial system to achieve best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st, and control. The proposed technique has been demonstrated on a 30-node primary distribution network originally having a mesh topology,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fter transformation into optimal radial top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