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满足今后MTV(德国发动机和涡轮联合有限公司)高速柴油机的要求,必须提供效能相应提高的喷油系统。本文对常规的直列泵供油系统、单体泵喷油系统和泵喷嘴喷油系统进行了比较,并对单体泵喷油系统作了分析。采用电磁阀控制的单体泵喷油系统可获得更高的使用灵活性和结构上的众多优点。文中亦指出了这种系统的一些缺点和限制。研究表明,最佳的喷油系统是共轨式喷油系统。共轨式喷油系统在喷油率成形方面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并在设计制造成本低的发动机方面具有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喷油量和喷油正时均可灵活控制的时间式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组合泵的喷油正时直接关系到其所匹配的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因此必须精确控制电控组合泵的喷油正时。本文详细分析了喷油正时的影响因素,对电控组合泵燃油喷射系统的喷射正时控制策略进行了设计,标定了起射和停喷延迟脉谱以及油量线性化脉谱。实机试验表明,应用此控制策略能有效保证柴油机的燃油喷射控制,实现了电控组合泵柴油机的平稳控制。  相似文献   

3.
适应将来高速柴油机要求的喷油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满足今后MTV(德国发动机和涡轮联合有限公司)高速柴油机的要求,必须提供效能相应提高的喷油系统。本文对常规的直列泵供油系统、单体泵喷油系统和泵喷嘴喷油系统进行了比较,并对单体泵喷油系统作了分析。采用电磁阀控制的单体泵喷油系统可获得更高的使用灵活性和结构上的众多优点。文中亦指出了这种系统的一些缺点和限制。研究表明,最佳的喷油系统是共轨式喷油系统。共轨式喷油系统在喷油率成形方面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并  相似文献   

4.
喷油定时控制是电控蓄压式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的关键。研讨了电控蓄压式喷油系统喷油定时的测试方案及其相关问题。然后根据电控蓄压式喷油系统的工作特点,确定了喷油定时的电控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共轨式喷油系统的开发过程及零部件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介绍了柴油机的发展对喷油系统性能的要求、柴油机喷油系统的开发和研制过程、共轨式喷油系统的突出优点和不足、共轨式喷油系统的组成;通过分析对比阐述了共轨式喷油系统零部件的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电控组合泵柴油机喷油系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控组合泵是集机械、液力和电磁于一体的产品,是一种满足柴油机排放和经济性的新型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通过对其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对比,得出建立的AMESim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系统各工况的喷射特性参数。对不同工况泵端压力、嘴端压力和喷油量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电控组合泵喷油系统的性能机理:包括喷油定时特性MAP、喷油量特性MAP、喷射压力特性MAP。并且在玉柴4110车用柴油发动机上匹配欧Ⅲ十三点工况排放结果:NOx为4.74 g/(kW.h),PM为0.085 g/(kW.h),使之通过欧Ⅲ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转子发动机的电控喷油系统进行开发研究,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电控单元的电源、信号处理和喷油驱动等模块的硬件电路,采用程序模块化思想设计电控单元的软件程序,并对电控单元的功能进行半物理试验调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控喷油系统能够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实时测量和计算,并能够根据相应的控制策略输出正确的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8.
电控单体泵式(EUP)柴油机喷油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是一种能够自由灵活调整喷油量和喷油正时、具有高喷射压力的新型燃油喷射系统。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电控单体泵柴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研究了电磁阀以及电控单元的设计,试验结果提供了电控单体泵的供油特性及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9.
共轨式喷油系统——柴油机喷油技术的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imler—Benz公司在A及C级轿车上采用了新型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并向世界首次介绍了用于轿车的新型共轨式喷油系统,从而写下了柴油机喷油技术的新篇章。早在1993年Daimler—Benz公司就已经对当时已有的诸喷油系统进行广泛比较评定后,决定开发共轨式喷油系统系列。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先进高压喷油系统中的峰值压力已达到约2000bar。为了掌握这种高强化喷油系统,迫使人们除了采用传统的喷油液力学模拟方法外,还利用热力学方法来彻底分析燃油特性和能量总体转换。本文介绍如何利用普遍关系式来描述燃油和试验油的状态特性。从而可以计算燃油压缩时的温升及喷油过程或停止喷油时的节流。利用一种模式来推导液力系统的能量平衡,以此计算喷油系统中燃油温度的分布。文中以VP44型分配式喷油泵为例,说明如何借助于模拟计算方法来分析该喷油泵的热力状况,从而改善其效率。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油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油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最为典型的共轨式电控高压喷油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并瞻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蔡遂生 《柴油机》2002,(2):33-36
介绍了共轨蓄压式电控喷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喷油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实验的方法就共轨油压、调压弹簧预紧力和大、小增压柱塞和滑阀的回位速度对喷油持续时间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增大针阀调压弹簧预紧力和大、小增压柱塞的回位速度可以缩短喷油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3.
共轨式喷油系统——柴油机喷油技术的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imler-Benz公司在A及C级轿车上采用了新型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并向世界首次介绍了用于轿车的新型共轨式喷油系统,从而写下了柴油机喷油技术的新篇章。早在1993年Daimler-Benz公司就已经对当时已有的诸喷油系统进行广泛比较评定后,决定开发其轨式喷油系统系列。  相似文献   

14.
根据泵-管-嘴式喷油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的特征,编写了系统各部分的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建立了泵-管-嘴喷油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喷油泵和喷油嘴端参数作为其相应的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运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进行编程模拟计算,程序运行后得到不同负荷、不同转速下的泵端与嘴端的压力曲线,并对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控共轨喷油系统在柴油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直喷柴油机与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匹配试验;研究了共轨压力、喷油提前角及转速、负荷等工作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的共轨压力和喷油提前角,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最高爆发压力,改善排放,达到对柴油机性能的综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前言 P7泵用S4型喷油提前器是采用滑块式结构,如图1所示。其设计合理、结构可靠,可满足柴油机配试的要求。由于P7泵的泵端压力不断提高,提前器所需克服的平均驱动扭矩也随之提高。为此我们对S4型提前器进行了工作能力计算,提出了满足强化要求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电控柴油机喷油系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原因及优点,介绍了电控柴油机喷油系故障诊断类型及方法,综述了电控柴油机喷油系故障诊断技术在系统模型、软硬件及多功能开发、诊断理论、仿真及实验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电控柴油机喷油系故障诊断技术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针对全工况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研究;应用现代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诊断性能,减少有害排放;关键部件的研究;多功能软硬件开发。  相似文献   

18.
电控单体泵柴油机喷油正时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峰  于世涛  汪兴  杨林  卓斌 《柴油机》2006,28(4):10-12,24
基于电控单体泵的燃油喷射系统,提出了一种喷油正时的计算方法,设计了喷油正时的控制策略,可根据柴油机的运行参数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式。实机试验表明,应用此控制策略能有效保证柴油机的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初期喷油速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各类喷油速率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柱塞泄流与电磁阀控制相结合调节初期喷油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控制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喷油速率控制的匹配试验,研究了潜流槽尺寸、转速和喷油定时等对喷油速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时间控制式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中对初期喷油速率以及高速小油量的控制方面具有实际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泵-管-嘴式喷油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的特征,编写系统各部分的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建立泵-管-嘴喷油系统的数学模型。喷油泵和喷油嘴端作为其相应的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运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进行编程模拟计算,程序运行后得到不同负荷、不同转速下的燃油压力参数曲线,并对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