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6-萘二甲酸(NDA)、对苯二甲酸或2,6-萘二甲酸二甲酯(NDC)、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为原料,在2 L聚合反应装置上,采用直接酯化法或酯交换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共聚酯(PETN),探讨了PETN的合成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直接酯化法较酯交换法更加可行易控;直接酯化法反应条件:酸/醇摩尔比为1:(1.3~1.5),NDA摩尔分数(相对于酸的总量)为28%,酯化阶段无需催化剂,酯化反应温度220~250℃,缩聚反应温度280~295℃,合成的PETN特性黏数达0.65~0.85 dL/g;钛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锑系催化剂,且添加比例小,添加量为8~50μg/g时,即可得到高特性黏数的PETN。  相似文献   

2.
高特性粘度聚酯的研究—化学增粘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对聚酯树酯端基具有活性的扩链剂BOZ,研究了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扩链反应过程,扩链反应时间和扩链剂用量等对特性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扩链剂对PET和PBT能起扩链增粘作用,使分子量提高。可得到特性粘度0.98的PET树脂和特性粘度1.62的PBT树脂。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近些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热塑性聚酯合金,如PET与聚烯烃(PO)、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的研究进展。叙述包括PET,PO,PC,PTT,PBT纯树脂和相应合金的性能优缺点以及近期关于此类合金相容性、酯交换反应、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业上用熔融缩聚法生产得到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切片的特性粘度分别为0.7和1左右。要制得高特性粘度树脂必须后加固相缩聚来生产。本工作合成了对聚酯树脂端基具有活性的扩链剂,研究了对PET和PBT的扩链反应过程,扩链反应时间和扩链剂用量等对特性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扩链剂对PET和PBT能起扩链增粘作用,使分子量提高,可得到特性粘度0.98的PET和特性粘度1.62的PBT树脂。  相似文献   

5.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芳香族聚酯类纤维热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和生 《合成纤维》2008,37(3):25-29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600℃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PET)的热裂解反应,分别鉴别到22种、25种和25种主要裂解产物。PBT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苯甲酸丁烯酯、苯甲酸丁酯、1,4-苯二甲酸-3-丁烯酯、1,4-苯二甲酸-双-3-丁烯酯和二苯甲酸-1,4-丁二醇酯;PTT的特征性裂解产物为苯甲酸丙烯酯、苯甲酸丙酯、对苯二甲酸单丙烯酯、1,4-苯二甲酸-双-2-丙烯基酯、二苯甲酸-1,3-丙二醇酯;PET的特征性裂解产物为苯甲酸乙烯酯、苯甲酸乙酯、苯二甲酸双乙烯酯、二苯甲酸-1,2-乙二醇酯。  相似文献   

6.
PET生产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生产工艺的特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物料配比和搅拌速率等生产工艺参数对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影响,找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生产操作的优化和对比,总结出合理的工艺参数,提高了PET的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有装置设施,采用共聚法,将第三单体、乙二醇、钛系催化剂加入浆料罐,与精对苯二甲酸经酯化、缩聚生产熔点为250℃的低熔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探讨了其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第三单体的加入对酯化、缩聚反应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与常规PET切片相比,低熔点PET切片的色度b值升高0.5~1.0,但均控制在指标值(4.6)以下,端羧基含量降低2~3 mol/t,二甘醇质量分数升高0.40%~0.60%;低熔点PET切片用于纺粘针刺无纺布生产时,热轧温度降低4℃,得到的无纺布纵向和横向强力分别由410,395 N提高至500,475 N。  相似文献   

8.
问与答     
一、概述缩聚反应的原理,需用那些主要手段来完成这个反应?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分子彼此间进行缩合,转变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大分子,  相似文献   

9.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酯化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物性计算、动力学常数的整定是实现聚酯工业生产装置模型化的2个重要部分。对聚酯酯化过程的各主副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二甘醇生成反应进行机理分析和参数比较,确定了聚酯生产全流程模拟的动力学常数的合理范围。通过动力学参数对目标产物对苯二甲酸、二甘醇、乙二醇、PET质量流量影响的灵敏度分析,修正了反应动力学常数使之适应特定的工业装置,结合物性计算方程建立了规模化聚酯装置酯化工段的机理型数学模型。利用不同生产负荷的工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0.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属于合成材料,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等手段制成。因为社会上对这一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多,PET生产大量增加,但PET产品很容易形成"白色污染",所以进行回收和环保是极其必要的。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再生利用现状以及展望等多方面进行介绍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苯二甲酸三甲酯(PTT)共混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研究进展。聚酯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通过添加其它聚酯弥补了PBT的一些缺点,从而拓宽了PBT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成核母粒在PBT/PET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合金。向 PBT/PET 合金中添加成核母粒 Nu-2,研究了添加成核母粒后 PBT/PET 合金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BT/PET 和 PBT/PET/Nu-2共混体系中均只能观察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共混体系的 T_g 介于两纯组分的 T_g 之间,随 PBT 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成核母粒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PBT/PET 合金中 PET 结晶速度慢的问题,特别对 PBT/PET合金结晶温度 T_(mc)的改善十分有效。不同比例的合金 T_(mc)从187.10℃上升到189.91℃,与 PBT 的 T_(mc)(191.9℃)相差无几。同时从升温曲线可以看出熔融峰 T_(m1)和 T_(m2)完全分开,这表明 PBT/PET 合金未发生明显的酯交换反应,即酯交换反应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裂解-气质联用仪(Py-GC/MS),分别对两种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裂解规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PET和PBT的裂解温度为620℃。同时,探索了PBT的质量与PBT裂解产物的定量离子峰面积的线性关系,确定了以PBT定量离子的质荷比为203和54的峰面积之和做定量曲线,并最终建立了PBT-PET混纺面料产品中各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增韧聚碳酸酯(PC)/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进行了研究,结合合金的相形貌结果,分别选择PC和聚酯是连续相的合金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比了相同树脂比例下PC/PET和PC/PBT之间性能的差别。增韧剂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或MBS和接枝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增韧剂(X-GM A)复配物。结果表明,使用相同的增韧剂,PC是连续相的情况下,冲击强度更高,相同树脂比例情况下,PC/PET合金冲击强度比PC/PBT的差,拉伸和弯曲强度相差不大,PC/PET合金的熔体稳定性能比PC/PBT的差,PC是连续相合金的熔体稳定性比聚酯是连续相的要好,含有X-GMA的合金熔体稳定性能更好,这些结果和酯基的热分解、PET分子链运动活性比PBT的差以及酯交换程度的差异等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十四烷辅助下聚酯的固相缩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40℃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十四烷辅助下的固相缩聚反应.结果表明,溶剂辅助下的固相缩聚(分散相固相缩聚)的反应速度较传统气相环境中的固相缩聚更快,最佳反应温度为230℃左右.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分散相固相缩聚得到的PET切片的熔点和结晶度也相应提高.分散相固相缩聚前后PET切片的孔隙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用苯酚处理之后的PET孔隙率增加,有利于小分子扩散,使缩聚反应速率加快.聚合物在十四烷中溶胀导致链活动性增强可能是分散相固相缩聚分子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MB(熔喷)生产工艺已普遍用于制造细旦纤维制品,如过滤介质、防护服、吸水产品和其他用品等。尽管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环乙二甲酯(PCT)、共聚酯和聚酰胺是常用的聚合物,但许多其它热塑性材料也可用于MB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陈玉君  侯巩 《聚酯工业》2005,18(2):27-30
用热重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以及黏度降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的热降解性能,并且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ET的热稳定性比PTT及PBT好,而PTT和PBT的热稳定性相近。PTT中加入抗氧剂能提高PTT的热氧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羧酸聚合而成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一般可分为不饱和聚酯和饱和聚酯。目前已大规模生产的工程塑料级饱和聚酯主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二甲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酯(PCT)及共聚聚酯等品种。PBT是由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酯(DMT)与1,4-丁二醇(BDO)聚合而成的饱和聚酯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耐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电瓶壳专用料,通过提高改性增容PET/PBT树脂与ABS树脂的相容性,改善ABS树脂的耐油性,制备高抗冲的ABS树脂。结果表明,ABS/PET/PBT电瓶壳专用料的冲击强度可提高到17kJ/m2以上;耐油性能测试证实,当在ABS/PET/PBT中添加30%(质量分数,下同)的PET/PBT增容树脂后,就可以消除刹车油对ABS/PET/PBT的侵蚀。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次循环扫描方法研究了有机硅磷酸酯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PET)酯交换反应的影响,测定了PBT/PET合金的结晶性能、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和相对黏度,并与常规的抑制剂亚磷酸三苯酯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加入有机硅磷酸酯后PBT/PET合金的结晶温度提高了4.5 ℃,相对黏度提高了0.1 dL/g,热变形温度提高了7.0 ℃。而加入亚磷酸三苯酯后PBT/PET合金的结晶温度降低了1.5 ℃。说明有机硅磷酸酯可有效控制PBT/PET合金中端羟基的含量,从而可有效抑制PBT和PET之间的酯交换反应。亚磷酸三苯酯和有机硅磷酸酯的加入对PBT/PET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