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统风貌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拓展。但相关价值评价框架与既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法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传统风貌区。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格局与风貌""建筑与场所""历史文化"三大保护层次下的七类价值构成要素为基础的传统风貌区价值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基于保护层次和价值构成要素分类的不同保护与更新取向的规划策略组合,并以重庆大田湾传统风貌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大连重要的文化载体和城市记忆承载地,保护规划作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的法定文件目前在大连已启动。文章聚焦国家城市更新背景,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出发,分析传统保护与更新整治规划的不足,进行再思考。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编制的《大连化物所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从关注风貌区总体格局保护、风貌区展示利用两个维度出发,对保护体系的构建、相关内容的补充、与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的结合、实施机制体制的配套完善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力求探索一个更加优化、完善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方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钱锋  张辉 《城市规划》2019,43(10):94-101
2016年,上海市启动了风貌保护街坊管理工作。本文梳理厘清了风貌保护街坊的概念,提出风貌保护街坊既是历史环境,也是行政管理的特定空间单元,应与历史文化风貌区具有相同的法定地位;分析了第一批119个风貌保护街坊的整体特征;以徐汇区3个风貌保护街坊的保护要素评估为案例,总结了其精细化和服务化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解析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品牌特征,倡导依托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来建设和发展成功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并从文化价值提升的角度,尝试提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和更新的品牌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已形成了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河道)以及历史建筑组成的"点-线-面"保护体系,侧重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但风貌区间要素类型差异较大,保护与发展呈现出"碎片化"和"一刀切"等诸多问题,亟需风貌区规划精细化管控.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的街景分析技术,对上海主城区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共"一大"会址保护规划为例,以中国共产党精神为根本、以历史文化风貌为核心,强化中共"一大"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价值与政治地位,通过全面的规划研究,凸显和强化中共"一大"会址历史遗存的重要意义及影响力.文章通过搜集梳理相关历史资料、实地调研测绘,以及与相关人员访谈等方式,对中共"一大"会址的现状概况、周边资源、文化资本、文物建筑、配套设施、街坊风貌、城市肌理等要素进行深度剖析和系统评估,从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全方位分析中共"一大"会址的保护价值,并结合其使用现状和周边情况,为中共"一大"会址提出相应的专项评估报告、规划原则与目标、保护区划与措施等;结合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编制要求,进一步提升、强化中共"一大"会址的社会意义及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戴利华  朱阳  张维功 《规划师》2005,21(10):50-52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规划将其定位为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我国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重要的建筑史学素材,并采用对局部环境、建筑单体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和对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整体保护的点、面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是对"近代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地段"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王富强  周旭丹 《山西建筑》2010,36(13):30-31
以国内外对风貌建筑保护区与城市意象元素的相关研究为依据,从城市意象元素方面对风貌建筑保护区改造更新做了一些探索,指出风貌建筑保护区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对风貌建筑保护区进行必要的保护、改造与更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20世纪建筑遗产的典型代表——福州华侨新村为例,通过梳理历史沿革及基本现状,从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建筑类型完整性价值、城市风貌多样性价值等角度进行剖析,充分展示了福州华侨新村建筑遗产所具有的多重保护价值。分析现有建筑在自主更新及使用上所出现的问题,对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海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例,从加强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实现保护与更新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对风貌区的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肖勇  李朝芬 《中外建筑》2009,(11):70-73
历史文化街区赋存的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延续和发展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骨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科学可行的保护体系,同时通过合理的产业置换和功能更新,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结合邵阳市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特征分析,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两大规划体系和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同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库门里弄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形式,形成上海城市风貌的重要基底。在存量规划,保护更新的大背景下,本着尊重历史要素、传承历史精神、协调整体风貌的原则,本文以东斯文里地块为例,从历史建筑、风貌道路、风貌街坊三方面出发,探索里弄更新策略,完善"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风貌保护体系,旨在对后续风貌保护街坊的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营造方式,是传承古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如何传承历史建筑风貌与地域特色,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规划建设面临的难题。该文以琼库什台历史文化名村的建筑营造与保护为主线,分析建筑现状、建构方式、建筑评价等,并总结传统建筑风貌特征、营造方式与风貌整治策略,为今后的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正在编制"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自1999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11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后,根据2003年出台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先后于2003年重新划定了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5年增加了32片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于2007年公布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于2015年又确定了119个风貌保护街坊和23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然而,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与国家现行的保护体系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如何从理论上评价上海的这种保护方法,从城市遗产的概念切入,对正在编制中的"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一些研究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涵江旧城西区整体风貌极具江南地方特色,其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再生策略包括:延续城市文脉,以居住、休闲文化为主导功能,体现水文化特色;尊重原有空间格局,凸显街坊特色;保护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挖掘其厚重内涵;对新建建筑进行体量控制和色彩引导。  相似文献   

16.
里弄是上海市特有的民居形式,形成上海城市风貌的重要基底,其风貌延续与保护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上海市通过风貌保护街坊的形式保护了一批亟需抢救性保护的里弄住宅,但如何对风貌保护街坊这一新增保护对象进行规划控制与引导也是近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安康苑风貌保护街坊为例,从里弄类风貌保护街坊的保护价值分析入手,针对里弄保护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里弄类风貌保护街坊的规划管控原则及研究方法,希望对后续风貌保护街坊的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参考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代文明的结晶和共同的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革命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该文综合分析了排埠镇的保护现状及其存在问题,通过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评估以及历史建筑的质量评定,阐述了城镇历史遗存分级保护的规划思想,并根据保护框架,系统探讨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的规划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风貌保护体系。但在风貌保护体系以外,上海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风貌特色和历史价值较佳的历史街坊、历史建筑亟需保护。为了进一步完善上海风貌保护体系,上海于2013年组织开展"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对象扩大深化研究",目标是将中心城浦西风貌区之外具有风貌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尽可能纳入风貌保护体系,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研究系统介绍了该项工作开展的研究基础和范围对象,分析了相关工作开展的方法框架和标准原则,最终得出了134条推荐风貌保护街坊、20条推荐风貌保护道路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定设想。  相似文献   

19.
历史风貌建筑的评估、改造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特别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历史风貌建筑现状进行调研,对我国历史风貌建筑的评估、改造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提出历史风貌建筑评估改造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建设角度而言,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的建筑,除了大部分的保护、修缮、再利用等工作,还有少部分是在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范围内进行的新建建筑,上海外滩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街区内进行开发建设应该谨慎而为。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在解决工程设计过程中困难的同时,探索历史街区中新建建筑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