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环境和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乡村建筑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地域文化特征消失、资源能源消耗高、传统营造技艺的延续以及新建筑技术的推广限制等问题,坚持乡村建筑的在地建造特性,尝试提出乡村建筑的更新策略、适应性技术研究,并运用于建筑工程改造实践,以期为乡村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鼓励政策的出台及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我国的乡村度假村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现行的乡村度假村的风貌营造却参差不齐。文章通过分析在地性理念及乡村度假村的发展现状,提出将在地性理念植入乡村度假村风貌营造中,围绕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三个设计原则展开,通过场地环境营造、建筑风貌确立、人文精神烘托三个环节,探析在地性视角下的营造策略,并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香炉沟村某乡村度假村为例,探索乡村度假村风貌的在地营造。  相似文献   

3.
以在地性设计理念作为乡村民宿设计模式研究的指导方法,避免民宿的同质化设计,利于形成符合场地环境特征的民宿设计。通过对在地性设计要素的分析,从外部选址指标、内部营造指标两个维度构建了在地性民宿设计体系,分别从区位条件、景观资源、空间布局、建筑外观、景观序列、植物造景、室内界面等具体指标进行了分析说明,得出在地性民宿设计依据与方法。以湖南省常德市太阳山片区民宿为例,对片区内现有民宿进行调研与分析后,利用在地性民宿设计体系,从民宿选址布局切合场地条件、民宿建筑延续传统建筑语汇、民宿景观融合自然环境三个方面对太阳山片区民宿设计提出策略性建议,可为当下乡村民宿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中的建筑改造和设计与城市中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乡村建筑设计是基于本土思考的设计,更是思考本土乡情重塑的设计。应在乡村传统文化环境、传统文脉语境,以及传统建筑营建技艺中思考乡村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在本土设计的思想下实现乡村建设的"在地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复兴,另一方面也是本土乡情的一次重塑。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前洋村"抱山楹居"改造设计的分析与研究,为今后的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尝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节能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目前乡村建筑能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技术措施等,以使乡村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实现乡村建筑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帮金  杨毅 《住宅科技》2023,(12):46-52+68
文章从分析当代乡村民居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着手,探讨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结合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和建筑风貌三方面探讨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措施,指出当代乡村民居建设应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通过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造技术的结合运用,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重构当下乡村民居在地性。  相似文献   

7.
《住区》2015,(5)
<正>在当代中国建筑学话语图景中,"建筑实践在乡村"正作为一个社会性事件或一股"潮流"被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学专业媒体或社会媒体蜂拥地将视线聚焦乡村、城乡建成环境中以强调中国语境下的"公民性"、"社会性"、"伦理"和"人道主义"等指向人文社会学科向度的实践。在建筑学专业媒体的叙述中,乡村实践的社会学维度空前高涨,而对于其作为建筑学科中乡村实践本质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性探索则相对缺席。  相似文献   

8.
人类和谐生活在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中,建筑便是人与环境的整合。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在历史的轨迹上留下不同的痕迹。文章阐释了乡村建设和社会的自然营造法则。在乡村的实践过程中,朴素的自然观应渗透于设计理念之中。重建农业生产是乡村建设的基础,而场所营造要求乡村社会整体参与,利用在地的材料与方式设计建造,并坚持塑造建筑可持续的自持性。此外,当下新时代和新技术正为乡村带来新一轮发展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9.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的老龄化、空心化趋势明显、乡村空间环境与民生服务设施条件较差、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建筑空间与使用功能失调以及建筑空间内环境舒适度较差等问题突出;以绿色更新理论作为改善乡村空间衰败化的聚落环境的重要途径,从乡村空间节点、乡村生态环境以及乡村建筑层面对乡村绿色更新的途径进行研究,试图提出乡村空间绿色更新的策略方法,以实现美丽乡村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地设计     
<正>在地性本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环境关联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基于场地的设计令建筑成为此时此地无可复制的存在,场地也因此成为具有意义的场所。本期关注在地性的设计策略和扎根当地的建造逻辑,即根植于此时此地真实的城市/乡村生活,基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特征、历史文脉、场地条件,而进行的契入场地并形成场所意义的建筑营造活动。这其中包含了建造与地域条件的关系及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既包括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倡导和组织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和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共同完成了四川省彭州市大坪村灾后低碳重建——生态民居聚落的建筑创作研究和实践。遵循灾后重建必须考虑乡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课题组除解决好地震多发区乡村建筑的抗震安全性外,也关注了新建民居功能便利性、空间适宜性、环境舒适性问题、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建造技术的适宜性和地域建筑风貌与文化的传承问题,尤其对能源与资源利用的节约性、低碳排放问题等给予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用段义孚提出的"恋地情结",指出"恋地"借助对过去熟悉地点的回忆和情感,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确认自身的存在。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恋地情结"转化为群体想象,成为对乡村"贫困的、单一的想象",进而转变为国家政策和物质实践。建筑师的乡村实践是其中构成。文章以"武陵山现代农业科技园科研楼"为例,讨论一种乡村建筑实践的状况;进而提出两种乡村建筑实践类型的不同策略,认为在乡村中不需要表面言说的"恋地情结"。乡村建筑实践不需要怀旧式的感慨和模样,需要回应乡村环境、得体和现代,需要"土得现代"。  相似文献   

13.
针对乡村建筑能耗不断攀升,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乡村风貌地域特色面临消弭的现状,结合广州 从化南平村民居改造的具体案例,运用文化地域性格理论工具,阐释地域文化的内涵与表征,从地域特色营造、室 外环境整治、围护结构性能优化、室内环境品质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乡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适 宜性关键技术,探讨地域文化与现代绿建技术的融合路径,为乡村建筑保护改造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耿虹  赵东昊  朱霞 《华中建筑》2020,(5):130-134
为指导乡村的生态宜居建设,该文期望从中国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中汲取智慧,并以武汉市罗家岗村为例,探索地处夏热冬冷、潮湿多雨地区的"木兰石砌"民居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而在建筑选址、建筑组合和建筑单体方面采取的营建策略,通过Ecotect、Phoenics软件模拟分析其气候适应性,并指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可持续性在于"低成本"、"低技术"下的"在地建构"与"自然融合",启发未来乡村民居采用因地制宜的传统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建设更具地域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我国广大乡村缺乏职业设计师参与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系,日渐火热的乡村建设亟需一个包含前期策划、规划、建筑及后期运营的整体设计策略。"在地生长"的乡村设计策略中,建筑的"在地性"是基本准则,实现乡村的有机"生长"是核心,乡村建设在科学的整体规划下进行,以乡村持续发展为目标,找到乡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激发乡村内驱力,实现个体与村寨相互依存,村寨与产业彼此促进,最后实现乡村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建筑》2020,(4)
2000年以来,建筑师以三种介入模式广泛参与乡村的建造实践,乡村建筑创作图景日渐多元。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创作推动了现代技术与美学范式在乡村的传播,同时也滋生出新的矛盾与困惑,如何系统地、专业地认知乡村、研究乡村、建设乡村成为建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当代乡村建筑教育的科学性、思政性、综合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等五个方面,对建筑师介入乡村创作过程中的困惑以及当代建筑教育所需的相关应答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展览——"我们的乡村",该展览呈现了近十多年来中国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实践作品。文章指出,建筑师或艺术家的建造实践,已经不再停留于在乡村环境中一次性地做出一个富有个性的好作品,而是尝试延伸为一系列多角度、多层次的建造行动和社会活动来持续性地参与乡村环境的改造、乡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乃至文化的复兴;不仅完成空间环境的重建,某种程度上,更包含了对"乡土建造"观念的"重建",激发了对乡村问题的反思。这是一个既向乡村输出、又向乡村学习的过程,绝非仅是一波建设热潮,而是早已成为一种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王燕贞  寇俊涛 《城市建筑》2022,(5):45-47+57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近年来“在地性”建筑观念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山东沂南朱家林聚落更新为实例,分析其在解决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中出现的问题时所用到的策略:延续聚落肌理风貌、植入现代功能空间、活化聚落空间、因地制宜地在地营建。通过这一系列策略,朱家林做到了聚落空间的活力激活,从而实现了乡村聚落中的生态人文共生。本文希望能够借鉴其经验,探索一种基于“在地性”建筑观念的乡村聚落更新思路,以此为基础,其他地区乡村聚落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建筑提升目的在于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让乡村建筑得到新的生命活力。本文借闽北乡村建筑提升为研究背景,以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筑、共生思想为理论研究基础,分析乡村建筑的整体规划、基础整治、乡村文化和环境景观融合改造提升方法及改造后的效果,最后总结出乡村建筑提升是人与自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合谐共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乡村建筑是近些年来基于乡村振兴以及艺术赋能乡村的重要建筑载体,在更新以及改造的过程中不破坏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用建筑艺术的设计方式充分的利用景观环境.同时,艺术赋能乡村中将乡村建筑的文化进行传承并且适应化的创新与更改,是为了创造一种宜居的生活环境,将乡土建筑的文化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营造出乡村宜居建筑的文化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