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梅  金维兴  张文琪 《工业建筑》2006,36(Z1):941-944
计算机模拟技术是运作管理的有力工具,虽然在其他很多工程领域,特别是生产领域,计算机模拟已得到了大量应用,可是运用模拟来分析和改进建筑施工操作过程还不常用。简要介绍了模拟的概念和建模过程,重点研究了计算机模拟在建筑施工操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流程图的目标导向型的施工操作过程模拟,并介绍了模拟中的基本模拟元素和模拟机理。  相似文献   

2.
弦支穹顶是由上部单层网壳和下部张拉索杆体系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杂交空间结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弦支穹顶结构施工分析研究现状的同时,指出施工全过程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是结构模型的几何确定和施加预应力的控制,并对模型试验进行研究,根据张拉单元、同时张拉点数、预应力施加水平等具体情况提出了2种张拉方案,并对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此研究可为弦支穹顶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已有的混凝土拱坝浇筑仿真软件的特点,利用.NET平台对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将AutoCAD软件三维建模便利性与离散事件仿真过程结合,构造与施工信息相结合的三维模型,将AutoCAD三维模型作为仿真系统的大坝形体模型,从而实现拱坝仿真计算形体模型与AutoCAD三维模型的统一,同时实现仿真结果三维可视化.最后利用某工程模拟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广州琶洲PZB1301塔楼(6~19层)东西方向悬挑区域采用钢结构,累计悬挑22m,钢结构施工方案的确定及设计均需要考虑真实过程的施工模拟,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形成结构空间刚度要求先制定施工顺序,用有限元MIDAS CIVIL软件进行6~19层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分析结果反映出关键桁架杆件比原设计时内力增加,从而需增加关键杆件截面,以确保结构安全;说明此类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论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意义,并结合现实问题展望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UG三维可视化仿真的建筑施工全程虚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红波  王晓鸣 《建筑技术》2004,35(11):808-810
通过探讨UG三维可视化仿真软件对建筑施工全程进行“预演仿真”和“反演仿真”的决策优化实现路径,可建立三维可视化仿真施工全程虚拟技术流程。该技术可加速提升VR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应用及其程度,实现建筑施工全程虚拟和决策优化。  相似文献   

7.
施工期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力体系是由低龄期的混凝土构件和模板支撑系统组成。由于施工期间的结构是一个时变结构,其材料属性、边界条件、荷载都随时间变化,所以很难确定其竖向荷载的传递规律。通过对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楼层浇筑、支撑拆除等关键工况的模拟,得到施工期间竖向荷载的传递规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模层数和拆模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行动学习的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观点分析知识管理的概念,基于社会系统中软系统方法的行动学习观点,初步建立了建筑企业知识管理的行动学习框架,为建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赵平  孙善星  周文胜 《工业建筑》2013,43(4):127-130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索穹顶施工过程进行了逆向模拟分析,通过改变索长实现结构的整体提升,索长改变通过施加温度荷载实现。在ANSYS中建立了索穹顶的索杆梁有限元模型,主动索和辅助索为2节点索单元即link10单元,被动索采用多段的link10单元来模拟,撑杆为link8单元,内环梁为beam4单元。利用ANSYS中强大的APDL编程功能开发了索穹顶结构施工过程逆向模拟分析程序,为整体提升技术在大跨度索穹顶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在建的张家港市一干河人行景观桥为背景,通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此特殊结构形式的钢箱梁系杆拱桥进行施工仿真分析,验证了所选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将施工监测位移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为此后本桥的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周江 《低温建筑技术》2011,33(12):44-46
根据钢管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引入合理的计算假定,运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管内混凝土在未结硬前对空钢管的影响,为今后开展钢管混凝土施工分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曹振华 《低温建筑技术》2012,34(10):105-107
针对变风量(VAV)中央空调系统控制系统较复杂、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干扰多,并且数学模型很难精确确定等特点.本文采用将两种控制方法相结合用于该空调控制系统中,即模糊控制与PID控制,并通过MATLAB仿真工具进行动态仿真,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比单纯的PID控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更小的超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其送风量的大小更接近于实际负荷所需的送风量,节能和舒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某大跨度复杂钢网架结构进行施工过程跟踪监测,包括钢构件吊装过程中的敏感及重要构件的应力变化监测,临时支承点拆除时结构支承点的变形监测及大型焊接球整体提升焊接时焊接环的变形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应力及变形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并最终稳定于某一值,监测效果良好。对结构在施工中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将实测应力值和变形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基本吻合,表明有限元分析较好地模拟了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盾构隧道施工力学性态模拟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针对盾构隧道的施工阶段、注浆材料及管片接头的特性提出了有限元模拟方法.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了盾构衬砌接头的转动效应和盾尾部位注浆材料在施工中由液态向固态转化的凝固过程,并采用作者提出的梁-接头不连续模型与注浆材料的变刚度等效法来模拟其力学变化.将建立的施工模拟有限元软件应用于大阪地铁7号线盾构隧道施工的力学分析中,并对在均布和非均布注浆压力下,土压力及衬砌内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作了比较分析,发现非均布条件下的计算值较均布条件下的计算值接近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15.
李勇  管昌生  程骥  王辉 《工业建筑》2013,43(5):9-13
考虑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竖向变形及结构应力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结合武汉中心工程实例,对巨柱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施工过程进行力学模拟和受力性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重力与施工荷载作用下,楼层的标高位置与设计位置存在变形差异,最大变形差异发生在塔楼中间部分;核心筒超前施工对塔楼的竖向变形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对整体变形影响较小,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找平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大桥主塔起扳法竖转施工技术及其工艺的虚拟样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德镇白鹭大桥和常州龙城大桥采用"卧式拼装,整体竖转"实现主塔竖转到位,并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桥梁施工。通过建模仿真得到桥梁主塔在扳起过程中的荷载时间历程及主塔施工中关键位置的受力情况,从而优化了施工方案,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文献归纳和实地调研,应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构筑了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框架模型,并在此框架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领域模型,同时举例说明了这些模型的应用方法.这些模型覆盖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可直接应用于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主体视角的乡村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祖泉 《城市规划》2015,(11):85-91
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相关媒体资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对安徽黟县碧山乡村建设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乡村建设历程。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乡村衰败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国家权力依旧占据主导的乡村建设中,包括第三方、地方精英以及市场的非正规主体正在兴起;而非正规主体由于其具备更好的知识、技能等,能够在乡村建设中取得更好的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参与的乡村建设平台,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是应对当前乡村不断衰退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海燕  石开荣 《建筑技术》2010,41(7):614-616
广州亚运城体操馆钢结构屋盖施工难度大,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屋盖钢结构体系的安装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使用精密仪器设备对屋盖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通过有限元计算值和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找出了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规律,并查找了实测数据与计算值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评估体操馆的施工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冻结法隧道施工数值仿真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型非线性计算软件FLAC^3D对于某冻结法施工的隧道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综合考虑了分步开挖、分段浇注衬砌以及周围地下连续墙、桩基础对冻结帷幕和衬砌的变形与应力的影响,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