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住建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可持续城市综合方式试点项目"中国子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处于准备阶段,拟开展"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发展平台的设计与能力建设"技术援助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通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的试点与推广,以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目标主要是设计城市TOD平台,使之成为协助城市评估现有交通环境,分析不同交通情况,监控影响因素,促进城市间经验交流与共享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地下接驳空间是TOD一体化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地下空间中重要的"联系核"。文章通过剖析人群在接驳空间中的活动特性,从交通组织、标识引导等五方面探讨接驳空间中的人性化设计要点,力求有效促进地上、地下功能的融合,提升城市空间活力,实现TOD项目建设初衷。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昆明首期轨道交通沿线站点TOD城市设计方案为例,对比分析香港同类型站点周边地区城市建设现状,通过实证研究,聚焦交通衔接、开发容量和空间形态三方面内容;学习借鉴香港成熟轨道建设地区的经验,结合昆明实际,尝试得出适应昆明地区的TOD城市设计原则和模型,希望为昆明及其他城市TOD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福州滨海新区CAZ(central activities zone)核心区为实践案例,探讨TOD一体化开发下的城市中央活动区地下空间设计策略。首先对CBD与CAZ进行概念辨析,进而阐述了该项目设计的总体理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滨海新区CAZ核心区地下基盘系统、交通换乘枢纽、低碳地下空间三个设计要点,总结相关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经验。总结了该项目利用片区统筹地下空间的方式,以及地上地下多层级、多尺度协同考虑的策略,为实现立体城市提供空间,以期为我国TOD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朴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0):24-25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交通组织是指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该种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其主要特点是以轨道交通为中心进行城市组团围绕式协调发展.TOD交通组织的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中心展开周围土地的设计,促进土地混合开发,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商业空间体系,对于缓解由于城市发展而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和土地空间有限等矛盾有积极的意义.介绍了TOD的定义、特征、构成和功能,并分析了TOD交通组织对商业空间创新设计的影响,对以TOD为基础的商业空间设计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陆续提出强化城市空间管控、依托交通促进城市效率、以轨道交通作为新基建主体之一的当下,公交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逐渐受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开发主体的重视.由于这一模式的终极目标是通过集约用地,减少小汽车出行,因此也是城市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从2018年开始,在世界银行的赠款资助下,我国有7个城市开展了旨在推行TOD模式,助力城市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咨询项目,每个城市根据轨道TOD的实施重点,分为宏观城市层面、中观线路层面和微观站点层面三个项目包.石家庄作为7个试点城市之一,其城市层面的TOD研究项目系统梳理了现状轨道与城市发展的问题,借鉴了东京、新加坡、成都等城市TOD发展的先进经验,在TOD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明确了石家庄未来站城一体的城市结构、并结合平原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轨道加慢行均衡发展的绿色交通组织模式,为未来石家庄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指导与支撑.  相似文献   

7.
2019年9月,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世纪80年代末期"新城市主义"作为一种恢复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在美国兴起,"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即TOD模式也随之产生.文章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主要内容和TOD概念内容及在我国TOD管理的现实问题出发,对《纲要》与我...  相似文献   

8.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模式为城市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依托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新的交通与土地利用藕合的模式。TOD有3个主要特征。第一,TOD项目是指在公共交通节点和主要商业区的步行范围内进行适宜步行、混合功用的上地开发。第二,TOD项目既能促进轨道交通的发展,也能提供公交站点本身带来的开发机会。第三,注意结合站点开发公共设施和公共集散广场。  相似文献   

9.
运用TOD理念进行城市综合体开发,是实现城市发展、项目盈利和公众利益三方共赢的良好契机。为衡量TOD在城市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效益,在提取科研文献、政策文本和实践经验要点的基础上,从项目开发水平、交通系统水平、公共品质水平和社会文化效益4个方面建立了TOD模式在城市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效益评价体系。选取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功能多样性、业态配比等指标得分较高,而步行/骑行环境等指标得分较低;深入访谈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从前期规划、物业规划、公共空间与配套、交通组织4个方面提出对于应用TOD模式进行综合体开发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围绕新一代TOD开发模型的五个原则,重庆沙坪坝高铁站综合开发利用城市双核缝合城市肌理,梳理交通流线,并营造区域视觉中心。同时,通过站城的一体规划与一体设计将纵长的基地特点转化为优势,在沙坪坝的老城中塑造一个新的形象标志。沙坪坝高铁站TOD的开发和设计策略,也将为之后的高铁上盖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TOD"模式的解读及其在我国推行状况的分析,提出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的理想模式——"CL—TOD"模式,并进一步提出"CL—TOD"模式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应为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确定用地开发强度、实现土地"有效混合"、划分适合行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  相似文献   

12.
袁红  姚强  徐娜  何媛 《工业建筑》2022,(4):209-218
为了应对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由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等因素多维复合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研究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TOD)模式。以美日典型城市中心型TOD片区为研究案例,对其交通特征、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特征展开对比分析。首先,分析美日TOD模式的一般特征,提出城市中心型TOD片区的划分依据,阐明研究案例的选取原则和基础信息;其次,以美国阿灵顿郡B-R廊道片区、日本横滨市港未来线片区为例,从交通特征、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美日城市中心型TOD片区的特征,从交通体系、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视角分析差异成因,以期为当前国内同类TOD片区的设计和实践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栗继华 《建筑》2021,(12):42-45
近年来,以轨道引领城市建设为发展特征的城市再生更新模式—TOD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逐渐成为国内主要城市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选择.TOD的中文意思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共享、高效、集约的城市发展方向,在日本东京、大阪,菲律宾和中国香港等地获得了实践的成功和认知的发展,逐渐为城市营建主政者熟知和接受,成为引领行业发展、塑造城市未来、改变发展形态的共识备受推崇.跨入新时代,因其符合国家发展理念,几乎所有在建和规划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全都大力推进TOD实施,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城市已达29个城市,土地综合开发的规模增长了近9倍,综合开发的收入增长了5倍以上.全国TOD综合开发已经从理论探索阶段迈入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成都首批全域14个示范TOD综合开发项目破土动工,其中3个成熟项目已于2020年上市呈现给市民,市场反响良好,成都成为全国首个一年内一次性呈现多个TOD项目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践行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以立体都市巨型建筑为抓手,探讨站城融合的全流程全要素设计方法,通过交通核这一特殊的室内公共空间,将轨道、规划、建筑三个专业融合,并连接交通衔接设施及一站式公共设施等关键要素,最终实现从"交通疏解"走向"站城融合"的规划目标。金融城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广州十三五首个站城融合示范性项目,从创新行政许可到创新设计报批的全流程管理闭环,为全国热议的TOD话题贡献了广州经验。  相似文献   

15.
吴尧  肖艳阳 《山西建筑》2008,34(11):50-51
从土地利用和交通一体化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基于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在城市微观地区开发中的规划结构、密度特征、设计特征等,并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及措施,从而为城市微观层面土地开发如社区、城市中心区等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世界建筑导报》2012,27(1):52-53
在国际竞赛中为厦门市集美区西客站核心区(175公顷)进行城市设计及开发策划.设计目标围绕交通导向发展( TOD),以高速客运火车,长途火车,城际火车,轻轨以及长途巴士服务作为主题交通模式,旨在为西客站核心区创造一个宜于生活,工作及娱乐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小区.  相似文献   

17.
完整的TOD理论适用于城市新开发区,而对土地开发早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的城市成熟区,特别是居住型轨道交通站区,TOD理论的借鉴意义主要是基于"交通与土地使用整合"、"公交优先"的两大内涵,从站区空间整合和优化交通换乘环境两个方面实施"后补",提高轨道站点运营效益、激发站点周边活力,形成良好的社区中心。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9,(9)
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环境有直接关系,在城市大规模发展中,交通拥堵成了主要的困境与难题,城市用地与交通规划更是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基于TOD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结合城市交通与城市用地间关系,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进行综合治理的有效模式。将TOD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能够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有效策略,但同时也需要关注TOD的应用规划合理性与科学性。本文以基于TOD的地铁沿线实施规划为切入点,探讨TOD应用于地铁规划中的重点内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即"交通引导型城市开发",是近年来引起广泛讨论的一种城市开发模式。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和开发行业的高度关注。笔者结合大量工作实践以及对国内外TOD开发现状的观察思考对其做简要解读。TOD兴起和应用的国内外视角TOD概念最初来自于城市规划领域。20世纪,面对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从美国开始,规划界逐渐兴起了所谓的"新城市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20.
袁红  何媛  姚强 《南方建筑》2021,(1):42-49
当前我国大城市呈现高度集聚性及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TOD 理论不能完整诠释中国大城市的TOD 发展模式。在 智慧城市及城市高度集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研究城市立体化发展理论基础及实际项目,提出城市中心型轨道站点核心区立体 TOD(3D TOD)城市设计模式,根据站点核心区土地利用及城市功能特征,总结出“商务+商业、商业+公共枢纽、商务+ 公共枢纽、会展+商务、商业+教育、商业+历史街区”六种中心型站点立体TOD 模式的发展类型,构建站点核心区智能化 立体TOD 城市设计方法技术框架,研究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核心区立体集聚发展的机制,优化TOD 理论,为智能化城市设计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