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涟涟  高莹 《室内设计》2019,(5):100-108
我国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交 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儿童在城市 户外空间的游戏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创建具 有吸引力的城市户外公共儿童游乐场,保障孩 子自由游戏的权利是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的 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儿童游戏空间相关定 义、游乐场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解读 与回顾;进而,以德国为例,详述了德国儿童 户外游乐场的规划过程、建设标准和设计特 征;最后,概述了德国儿童户外游乐场的服务 与管理措施。借鉴德国城市户外儿童游乐场 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经验,将为我国城市推进 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建设,实现儿童友好型城 市与社区,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罗雨雁  王霞 《风景园林》2017,24(3):73-78
儿童喜爱在自然中游戏,户外亲自然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缺失及与自然隔离等问题,以景观感知理论为基础,设计问卷并统计分析,从而定量得出成人群体和儿童群体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偏好及差异,以及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在功能性和审美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再结合对成都市主城区户外儿童游戏场实地调研,提出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该研究能为国内儿童游戏空间发展提供依据,促进城市儿童游戏场自然化更新,满足儿童游戏过程中接触自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空间需求日益迫切。我国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社区游戏场建设也相应滞后,主要是在商品房浪潮中逐渐推广发展起来的,并由私营企业建设与维护。这种市场导向的营建模式,与商品房市场中占比较大的门禁社区相叠加,对社区儿童游戏场的建设标准、空间布局和使用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城市尺度类似但营建模式不同的中美城市社区游戏场营建的比较研究,围绕可达性、可共享性、多样性、安全性和趣味性等5个要素,探讨和揭示当前我国社区儿童游戏场的营建模式对其建设标准、空间格局以及实际使用效果的社会空间影响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小型绿地及公园儿童游戏场空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莉英 《四川建筑》2011,31(1):42-45
儿童游戏场是儿童游戏活动的空间,由于目前全社会越来越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游戏场也日益受到关注。论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小型绿地及公园的范围内,结合儿童心理及行为模式,探讨城市公共空间中儿童游戏场的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国际上,城市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可以分为正式游戏空间研究和非正式游戏空间研究两部分。正式的儿童游戏空间,即特别为儿童使用设置的游戏空间,包括运动场、公园等。非正式游戏空间指正式游戏空间外的其他空间。城市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偏好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城市儿童户外游戏场所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正式的儿童活游戏空间。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开始关注非正式的儿童游戏空间。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希望,儿童自然式体验游戏场地作为儿童游戏娱乐活动的重要场地,是国家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建优质的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环境,能使儿童娱乐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官感受、健全品质,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而自然界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亦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与自然结合的儿童游戏场建设逐渐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1]。文章旨在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美国ISI的Web of Science两个国内外较权威的网络学术平台,辅以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于相关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文献进行收集统计及归纳,以了解相关学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于现有相关理论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和批判性学习,以期探寻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环境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联合国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 市”倡议和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二胎时代的背 景下,如何在城市住区的郊区化蔓延与高度机 动化的影响下,规划建设儿童友好型的户外 活动空间成为城市住区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之一。本研究以大连某一边缘住区为案例,首 先,基于实证研究获取该住区不同年龄段儿 童的日常游戏场所选择、游戏出行方式、时间 和频率等活动行为特征;然后,对住区内现 有公共空间的布局结构、服务范围和可达性 等进行调研分析;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获取家 长与儿童对其住区公共空间的认知评价;最 后,探讨现有边缘住区的公共空间布局规划 在儿童适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 利于儿童活动的相应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游戏中成长:英国的儿童游戏环境营造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为儿童营造有益于成长的城市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游戏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方式,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创造自由安全的游戏环境是整个社会的必要责任。英国通过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为儿童建设游戏友好的城市环境,充分保护儿童游戏权利,提供多样的游戏空间与丰富的游戏机会。通过回顾英国儿童游戏环境的发展历程,提炼出政策制定、空间营造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经验,包括威尔士、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儿童游戏政策,城市中正式与非正式游戏空间的营造特点,以及由游戏组织、游戏工作者、社区与家庭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广泛社会支持,并从这3个方面为我国儿童健康发展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丽红  王蕊  许增爵 《城市住宅》2021,28(5):130-131
通过了解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的相关理论层面,对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小区及游乐园的利用情况和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各类户外环境空间对儿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阐明儿童友好型城市户外环境对儿童成长具有安全、健康、扩大社交范围等作用,是实现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而总结从自然绿地、植物配置、地面铺装、基础设施等方面利用儿童友好型设计手段进行户外环境空间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冰怡  李鹏波  吴军 《城市建筑》2023,(21):188-191
儿童游戏空间是儿童进行游戏、娱乐、运动和文化科学教育的专门场所,它不仅是综合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生态、景观和美育的功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儿童游戏空间的运作方式和空间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游戏空间的类型单一,缺乏个性,难以满足儿童的需求,其改造与更新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的设计与思考,结合对儿童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征分析,主张把少年儿童的需求放到设计构思的核心地位,突出儿童作为设计空间使用者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在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设计中应把握的几个主要方面,以此探寻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的发展方向,营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儿童游戏空间。  相似文献   

11.
李莎  杨鑫  赵迪斐  曹宗旺 《住区》2022,(3):75-81
在“法规-设计原则-闭环管理”的景观治理模式下,英国儿童户外游戏场重视儿童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促进儿童环境健康发展方面,有大量的成果与经验。挖掘英国儿童户外游戏场起源与发展中的景观治理内涵,研究当前全流程景观治理理论框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创新借鉴,最终得出:1.着眼社会对景观治理的发展需求,在儿童户外游戏场建设与更新中发挥景观治理的落地凝聚力;2.在顶层设计上以安全问题为主导,在落地层面以实际人地问题为目标,系统构建承上启下的儿童户外游戏场景观治理链条,推动儿童户外游戏环境高质量发展;3.重视全流程动态治理,在治理各阶段与公众进行需求交互,增进儿童户外游戏场的教育内涵,在实践中科学论证与完善景观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是城市儿童日常游戏的主要场所,其铺装需从多方面考虑进行设计.从设计原则、设计内容、材料选择三方面探讨了居住区儿童游戏场铺装设计的重点,提出了游戏场铺装设计应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需求,不同游戏区域的合理划分,以及增加地形与美观元素的设计来增加场地吸引力的细节等,为居住区儿童游戏场铺装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儿童游戏场空间构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城市儿童游戏场空间构成三要素,总结出构成游戏场空间的游戏空间和游戏设施的特点,同时提出了游戏景观的特殊意义,以便增强城市儿童游戏场环境设计的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以“儿童友好型”社区为视角,通过对北京小区户外游戏空间的调查研究,就社区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提升各年龄段儿童友好度”“提升社会与儿童友好度”“提升自然与儿童友好度”3个方面提出策略指引。  相似文献   

15.
为儿童营造健康且有益于其成长的环境已成为当下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必要部分。城市中儿童游戏空间的设计多种多样,但国内外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意识到"接触自然"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等各个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这也得到了欧美国家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证实。儿童游戏空间中的自然元素毋庸置疑成为城市公园设计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本文旨在探索中国城市公园内儿童游戏空间中自然元素的应用情况,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中87个城市公园的儿童游戏空间进行调研,尝试弥补国内儿童友好型城市中游戏空间的空白,以期提升未来儿童友好型城市中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质量。研究发现,国内儿童游戏场地具有普遍自然性不足、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采用丰富的自然材料来提高游戏场地的自然性,同时应尽快推出相关设计导则或规范。  相似文献   

16.
儿童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目标。城市街区公共空间作为儿童活动的重要载体,其边界空间是吸引儿童与公共空间环境产生互动的重要过渡空间,建设儿童友好的边界空间对提高街区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分析,探讨了儿童友好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边界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7.
汤湃  董楠楠 《风景园林》2023,(S2):88-92
【目的】从儿童地理学视角探索日常户外游戏体验在当代儿童、父母以及祖父母三代人童年之间的变化。【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区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3种数据收集方式,依据SPAT模型对不同年代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空间、玩伴、内容和时间进行了记录和对比。【结果】发现儿童日常户外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进行户外游戏的伙伴越来越单一、户外游戏的种类越来越少、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短。造成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成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户外公共活动场地锐减让儿童缺乏空间进行户外活动;在城市社会环境中,人口流动改变了传统社区的社交氛围,对儿童的户外活动造成负面影响。【结论】可为改善儿童户外游戏体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中核心家庭模式的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改革,当代儿童人群相比于父母辈、祖父母户外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儿童日益成为城市环境以及公共性风景园林工作领域的重点关注人群之一。针对安全标准在户外儿童游戏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分析了德国户外儿童游戏场安全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实践应用,总结以系统性和全面性为代表的德国安全标准体系特点,并结合"非洲游戏场"进行实践案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户外儿童游戏场的安全标准体系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在“新城发力”的背景下,基于上海松江新城试点实践,分析目前在儿童成长空间友好型社区营建方面存在的不足,诸如实施目标和措施距离卓越全球城市的差距较大、城市规划管理缺少相关技术标准和指引、儿童优先和儿童视角下的城市环境有待加强等问题。进而通过借鉴荷兰鹿特丹、日本流山市和我国深圳景龙社区等案例,对松江的儿童友好新城规划建设提出3个方面对策和建议:一是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健全针对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二是增强规划引领作用,以法定规划落实儿童空间友好布局;三是以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为指向,以“1+X”推进儿童友好空间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20.
儿童在城市空间中的自由出行范围是评判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儿童的自由出行范围通常由儿童的父母严格管控,在此情况下,"户外居家活动范围"(home range)这一概念为描述"在父母允许的情况下、儿童以家为起点可以独自前往活动的范围"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就此课题,世界范围内的研究都指出相似的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入,城市儿童的户外居家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在这样的背景下,该研究于英国英格兰地区的谢菲尔德市进行,主要通过半构建式访谈的形式,辅以不同年代的地图档案,分别对居住在城郊的两个家庭的三代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对比三代人描述的童年经历,结果显示,儿童的户外空间使用体验在以下四个维度均出现了消减:儿童的户外居家活动范围,儿童使用的户外空间类型,户外游戏的种类,以及户外游戏伙伴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