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苯基5(4氟苯基)3羟基吡唑化合物是一种活性药物中间体,经测试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活性。可由1苯基5(4氟苯基)3吡唑烷酮在FeCl3的催化下,由空气中的O2氧化得到,反应进行20h基本完成。利用在线反应红外光谱对该氧化反应进程进行研究,得到一系列特征官能团吸收峰随反应进程变化的谱图。通过分析官能团特征吸收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初步了解了此类反应的机理和进程,并且证明了该产物在溶剂中还存在酮式异构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邻氨基苯腈经重氮化、还原、酸析制得邻氰基苯肼盐酸盐.邻氰基苯肼盐酸盐经碱液中和,在乙醇溶液中与乙酰乙酸甲酯的醇溶液经亲核取代闭环成目标产物1-(2-氰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对邻氰基苯肼盐酸盐和1-(2-氰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总收率约为79.4%  相似文献   

3.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清  高崇 《染料与染色》2004,41(2):114-115
在无水乙醇的存在下,乙酰乙酸乙酯和苯肼为原料合成标题化合物、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到最佳配比为乙酰乙酸乙酯:苯肼=1.05(摩尔比),无水乙醇50m,反应温度70℃,反应2小时,再回流7小时,收率90.9%,产品纯度99.0%以上。  相似文献   

4.
1,4-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基)苯二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介绍通过一步反应合成1,4-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基)苯二酮的方法,通过元素分析、UV光谱为、IR光谱对其组成与结构进行了确认和表征,测定了产物的熔点,考察了产物在几种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5.
标题化合物C27H23FN4O2(C2H5OH)是由2分子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和1分子2-苯甲醛微波辐射4 m in,用乙醇重结晶得到。在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一个结构单元包含1分子4,4′(2-氟苯基)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甲烷和1分子乙醇。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Mr=500.56,a=0.949 6(19)nm,b=2.217 4(4)nm,c=1.285 4(3)nm,β=100.71(3)°,V=2.659 5(10)nm3,dc=1.250 g/cm3,Z=4,F(000)=1 056,μ=0.087 mm-1,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0.059 1,wR=0.149 9,分子之间通过相邻分子间形成的N—H…O和O—H…N氢键相连。  相似文献   

6.
以乙酸乙酯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交叉Claisen酯缩合反应合成2-氧代丁二酸二乙酯钠盐,用此盐与苯肼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加成缩合反应制得苯腙,再经闭环、酸化可制得1-苯基-3-羧酸乙酯-5-吡唑啉酮.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认合格.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乙酯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交叉Claisen酯缩合反应合成2-氧代丁二酸二乙酯钠盐,用此盐与苯肼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加成缩合反应制得苯腙,再经闭环、酸化可制得1-苯基-3-羧酸乙酯-5-吡唑啉酮。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确认合格。  相似文献   

8.
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与苯甲酰氯进行酰化反应生成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然后以PMBP为本体分别与正丁基胺、对碘苯胺、N,N-二甲基乙二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的PMBP缩正丁胺、PMBP缩对碘苯胺、PMBP缩N,N-二甲基乙二胺三种物质,并且对于得到的三种目标产物进行红外、...  相似文献   

9.
合成新型酰基吡唑啉酮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其热稳定性。在非水溶剂中,对硝基苯肼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制得酰基吡唑啉酮。通过回流新配体和金属醋酸盐合成了配合物。合成了新β-双酮试剂,1-对硝基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L)及其锌和镍的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NiL2]·2C2H5OH·[ZnL2]·2C2H5OH。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均为4配位。它们加热至185℃分解。  相似文献   

10.
无水乙醇作溶剂的条件下,采取传统加热和微波辐射两种方法,利用标题化合物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若干双吡唑环类衍生物,并且所得产物均经过1HNMR和13CNMR表征.  相似文献   

11.
胡国强  侯莉莉  黄文龙 《化学试剂》2006,28(5):296-297,312
3-(5-取代苯基-1,3,4-噁二唑-2-亚甲硫基)-5-吡啶-3-基-1,2,4-三唑-4-胺与水杨醛缩合制得相应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MS、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用试管稀释试验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多数化合物在体外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丁二酸酐和取代的苯甲醛为原料,用氯化锌一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各种2-(取代)苯基-3-羧基-5-氧代四氢呋喃衍生物,并对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安方 《塑料助剂》2007,(2):24-27
采用三聚氯氰与间二甲苯在三氯化铝存在下于50℃反应36h合成中间体Ⅰ,将其与间苯二酚于110℃反应4h,合成了中间体Ⅱ。将中间体Ⅱ与NaOH及溴辛烷在DMF中于70℃反应1h,经冷却、抽滤,用二氯甲烷重结晶,得到淡黄色的紫外线吸收剂2,4-二(3’,5’-二甲苯基)-6-(2’-羟基-4’-辛氧基)苯基-1,3,5三嗪各步骤的收率依次为93%,94%,88%。讨论了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各步反应的影响。与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326的应用对比结果表明,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Cyasorb UV-1164具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咪唑酮戊菊酰胺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拟除虫菊酯类似物的合成以及杀虫活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将2-咪唑啉酮引入到拟除虫菊酯结构中,其拟除虫菊酯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5.
刘展鹏  林原斌 《化学试剂》2002,24(3):165-166
以间溴三氟甲基苯,N-苄基-4-哌啶酮为原料,经格氏反应、催化脱苄等步骤合成了医药中间体4-(3-三氟甲基)苯基-4-哌啶醇。总收率达87.9%,纯度达99.0%,并得到元素分析、红外及核磁共振的确证。  相似文献   

16.
13-cis-维A酸-5-氟尿嘧啶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小强  赵娜  龙伯华  李漪  向建南 《化学试剂》2006,28(3):139-140,174
在比较DCC-DMAP和HMPA两种不同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在室温下顺利地将在通常反应条件下极易异构化的13-cis-维A酸合成了其衍生物13-cis-维A酸-N1-(2-四氢呋喃烷基)-N3-乙基-5-氟尿嘧啶酯(5,RAFU),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和MS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对肝癌细胞、舌癌细胞等癌细胞都具有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用3-(4-硝基吡咯)-2-基-4-芳基-1,2,4-三唑-5-硫醇与5-芳基-2-氯甲基-1,3,4-二唑缩合,得到10个新型多杂环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MS及~1HNMR确证。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IC_(50))。结果显示,化合物3-(5-对氯苯基-[1,3,4]二唑-2-亚甲硫基)-5-(4-硝基吡咯)-2-基-4-苯基-[1,2,4]三唑和3-(5-对氯苯基-[1,3,4]二唑-2-亚甲硫基)-5-(4-硝基吡咯)-2-基-4-对甲基苯基-[1,2,4]三唑表现出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含硝基吡咯环的二唑多杂环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以2,6-二氯苯甲醛为原料,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2,6-二氯苯甲醛肟,经氯代得到氯代2,6-二氯苯甲醛肟,再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3-(2,6-二氯苯基)-5-(1-吡咯烷酮基)-2,3-异唑啉。其结构经1 HNMR、13 CNMR及高分辨质谱表征。初步的离体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异唑啉化合物对供试菌种普遍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到了95.8%。  相似文献   

19.
陈川  肖新荣  梁俊  夏岳韬  贾小鹏  陶源 《应用化工》2012,41(2):227-228,236
1-(3-氟苯)-2-溴-1-丙酮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经胺化、环合反应,最后酸化,得到3-甲基-5-苯基-2-(3-氟基苯基)吗啉盐酸盐,总收率为70.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MS测试技术确证。参照Porsolt法,使用小鼠强迫游泳药理实验模型,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实验性抑郁药理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此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方法]脲嘧啶类化合物和苯氧羧酸类化合物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除草活性化合物,以2,4-二氯苯胺和3-氨基-4,4,4-三氟甲基丁烯酸乙酯为原料,经关环、氮甲基化、硝化、还原得到中间体3-(5-胺基-2,4-二氯苯基)-6-(三氟甲基)-1-甲基嘧啶-2,4(1H,3H)-二酮,其与芳氧乙(丙)酰氯反应,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4氯-2-取代-5(3-甲基-2,6-二氧-4-三氟甲基-2,3-二氢嘧啶-1(6H)-基)苯基]-N-取代苯氧乙(丙)酰胺类化合物(31,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 NMR、IR、LC/MS确认.[结果]在75 g a.i./hm2剂量下芽后茎叶处理,化合物3d、3f、3i化合物对刺苋、藜双子叶杂草的抑制率达9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3d、3f对苘麻的抑制率分别达80%、90%,但是大部分化合物无活性.[结论]将具有不同除草机理除草活性的脲嘧啶结构与苯氧羧酸结构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生物活性来看,初步设计的化合物不是很成功,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优化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